[实用新型]16路MPEG-1实时视频/音频播放卡无效
申请号: | 00220597.1 | 申请日: | 2000-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428817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5-02 |
发明(设计)人: | 李锋;彭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瑞启通信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00 | 分类号: | G06F1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陆群 |
地址: | 21001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16 mpeg 实时 视频 音频 播放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领域,尤其为多路实时视频/音频播放技术。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实时音、视频点播技术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该技术主要应用于教学、医疗、娱乐等领域,如:卡拉OK厅点歌自动播放系统;VOD(Video-On-Demand)视频点播系统;多媒体视频演示和教学系统;智能化小区管理系统;多路视频远程监控系统;任何需要同时播放多路MPEG-1数据,并且显示到TV的应用系统或场合。实现多路实时音视频播放主要通过两种技术:硬件技术与软件技术。其中较为实用且稳定性较高的是通过硬件技术实现的多路实时音视频播放。目前市场上用于实现多路音视频播放技术的产品中,性能较好、技术领先的多来自日本、美国等地,产品造价高,价格昂贵;而国内生产的产品,大部分存在功能单一、与服务器的其他硬件设备兼容性较差以及二次开发困难等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度集成的即插即用型半长PCI Plug&Play(即插即用)卡,它通过插入视频服务器的PCI插槽与服务器相连,利用配套软件或用户自行开发的软件对其进行输出控制,实现16路MPEG-1实时视频/音频播放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此卡为即插即用型半长PCI卡,此卡电路由PCI接口、中央处理控制器、码流识别分配器、MPEG数据编码器、矩阵变换、输出缓冲、驱动器、高速存储器构成,PCI接口一端口与PCI总线相连接,另一端口则与中央处理控制器相连接,中央处理控制器、码流识别分配器、MPEG数据编码器、矩阵变换结构成一体化单元,该单元中各部分均与高速存储器相连接,在该单元中,由PCI总线来的视频信号依次经中央处理控制器、码流识别分配器、MPEG数据编码器、矩阵变换电路的信号通道传输,矩阵变换电路的输出端接至输出缓冲电路的输入端,输出缓冲电路的输出端接至驱动器输入端。
此卡PCI接口与计算机PCI总线相连,完成数据、命令、状态的交换,中央处理控制器是整个专用控制芯片的核心,控制内部数据的流向以及其他子模块的工作状态,码流识别分配器用于识别计算机传来的数据类型,是属于VCD、MPEG、BMP中的哪一种,并分配到相应的MPEG编码通道,MPEG编码器将计算机送来的数据控制MPEG-1的标准进行编码,矩阵变换将MPEG-1编码变换为多路通用VCD标准信号,输出缓冲进行卡内信号驱动并输出。
本实用新型最突出的有别于其他同类产品的优点主要是:1、采用硬件进行MPEG数据流播放,实时性好,码流平滑稳定,图像质量高;2、一块播放卡可同时播放16路MPEG数据流,并可以在一台服务器上多卡并用,同时播放32路、48路以上的MPEG数据流;3、每一路数据流可以是VCD、MPEG-1或BMP格式的文件,不仅可以显示动态图像还可显示静态的图片或图表,满足了各种交互式节目点播的应用需求。
附图1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组成及功能性框图。
附图2本实用新型电原理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接口信号定义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信号格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播放卡接入局域网中的应用示意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播放卡接入有线电视网的应用示意图。
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播放卡接入校园局域网的应用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实施例。在下述实施例中,服务器均采用CPU,PIII500/内存:128M SDRAM/硬盘:10.2G/操作系统:Windows98的基本配置,16路MPEG-1实时视频/音频播放卡通过PCI插槽与服务器连接。
实施例一:本例是配备了16路MPEG-1实时视频/音频播放卡的服务器在卡拉OK厅的应用实例来介绍本实用新型输出的模拟信号通过机顶盒接收输出的应用形式(见附图5)。该应用实例中首先通过客户端遥控制器及点歌器对播放控制器发出请求命令,接着控制视频服务器中的播放卡输出数字格式的视频信号,数字视频信号通过解码设备的处理转化为模拟信号由客户端点歌器接收转化为视频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瑞启通信产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瑞启通信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205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