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正压式碰撞触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207985.2 | 申请日: | 2000-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425417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3-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和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煤矿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H01H1/14 | 分类号: | H01H1/14;H01H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正压 碰撞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正压式碰撞触头涉及到煤矿井下矿用隔爆型馈电开关,磁力起动器和地面通用型馈电开关,磁力起动器中的主回路碰撞连接装置。
目前,国内馈电开关和磁力起动器中主回路的连接一般采用螺拴紧固的方式,即用螺栓和导线将馈电开关中的断路器或磁力起动器中的接触器与接线端子连接起来。这种连接方式维修性很差,因为,当设备出现故障时,用户常常需要将断路器或接触器从壳体内拆卸下来进行维修或更换。这样,就必须将紧固螺栓一个个地拆卸下来,维修后再将螺栓一个个旋紧。由于馈电开关和磁力起动器的腔体内操作空间有限,常常使得拆卸和安装工作非常困难,所以用户非常欢迎省时省力的碰撞式连接。目前,国内碰撞式触头连接基本上有两种形式,插销式和卡口式,虽然这两种形式。基本上能满足用户需要,但是也存在以下一些不足:1,要求插头与插孔或插头与卡口有较高的对中性,否则,就会造成插头无法插入插孔(对插销式而言),或插头在卡口中受力不匀(对卡口式而言)。2,插头与插孔或插头与卡口相互摩擦,造成磨损。3,连接时用力,分离时亦不省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靠动静触头端面碰撞连接的装置。它能避免碰撞连接时动静触头的磨损,降低了对动静触头的对中性的要求,并降低了动静触头在分离时的力度。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动触头中部与导线的接线头连接,碰撞时动触头带动接线头一道运动。由于导线具有柔性,所以它不影响动触头的运动,也不影响动触头与静触头的连接。在动触头的尾部安装一压缩弹簧,保证动静触头间的压力。在动静触头分离时,释放势能降低操作人员操作力度。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由于动静触头靠端面连接,即使动静触头存在一些尺寸偏差和位置偏差,只要动静触头直径足够太,动静触头间的压力足够太就能满足电流密度对接触电阻的要求,从而降低了加工成本和调整的难度。2.由于动静触头靠端面连接,彼此不产生磨擦,因而避免了磨损。3.动静触头分离时,可借用储存在弹簧中的势能,降低了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给出。
图1是正压式碰撞触头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正压式碰撞触头装置的分触图
图中1.动触头 2.衬套 3.导线 4.螺母5.弹簧垫圈 6.平垫圈 7.弹簧 8.底 9.静触头
在图1中动触头一端车有螺纹,一端为圆柱体。圆柱体上铣有两个互相平行的平面以便旋紧螺母。导线主要由软编织线或铜电刷线在两端套上铜管压制而成。铜管压平后钻孔可作导线的接线头。装配时将导线的接线头套在动触头的螺纹上,旋紧螺母垫圈后将动触头插入衬套上,最后加上弹簧即可。当该正压式碰撞触头同与之相碰撞的静触头9作相对运动时,动触头即受到静触头的正压力,在克服弹簧的压力后带动导线的接线头作回缩运动。随着行程加大,两触头之间的压力不断增加,直到接触电阻小到一定程度为止,这样动静触头及导线就形成了通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煤矿机械厂,未经徐州煤矿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79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