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尾气再燃净化器无效
申请号: | 00202340.7 | 申请日: | 2000-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408244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1-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应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应玲 |
主分类号: | F01N3/38 | 分类号: | F01N3/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3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尾气 再燃 净化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广泛应用于机动车辆尾气净化的尾气再燃净化器。
现有的机动车辆,其后部排放的尾气,对大气造成了严重污染,破坏了生态平衡,人们的身心健康也受到了严重损害,已成为人类的公害之一,直接危胁到人类的生命健康和生存环境。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充分燃烧,消灭黑烟,净化空气,保护环境的尾气再燃净化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尾气再燃净化器,包括风机,调整空气流量的调节阀,炉身,安装在下室炉身上的空气管道,位于下室和燃烧室之间的多孔喷气隔板,安装在燃烧室炉身上的点火器,一端安装到尾气排气孔上、另一端安装在炉底部上、尾气直接通入燃烧室的进气管;所说的燃烧室在炉顶部设置再燃气体排气孔。
本发明尾气再燃净化器,其工作原理是:在风机的作用下,空气通过空气管道,进入炉下室,然后通过多孔喷气隔板进入上部的燃烧室,同时,尾气直接由进气管也不断排入燃烧室。通过点火器点燃,尾气中的可燃气体与助燃空气中的氧气混合燃烧,从而使在尾气中的不完全燃烧的可燃物质在燃烧室中进一步充分燃烧,燃烧后的净化气体由排气孔排入大气。
本发明尾气再燃净化器,为了达到充分燃烧的要求,利用空气喷注与燃烧室形状相配合,来使尾气和空气混合均匀。利用孔径很小的多孔喷气隔板,提高喷射压力,使注气达到高度均匀状态,从而达到完全燃烧的目的。实践表明:在尾气与空气混合不均匀的情况下,将造成在燃烧过程中混合气浓(尾气多)的地方,尾气因缺氧,燃烧迟缓,使燃烧不完全而出现排气冒少量黑烟;与此相反,在混合气稀(空气多)的地方,空气却得不到充分利用。这就需要在过量空气尽可能少的情况下,使可燃尾气尽可能早地获得充足的氧气,而及时完全燃烧。这也就是说,要求尾气与空气尽可能迅速地混合均匀,并及时完全燃烧。
本发明尾气再燃烧净化器,在燃烧时,考虑到所供空气不可能正好百分之百地与可燃尾气发生反应,总会有一部分空气是走了过场,为了使可燃尾气尽可能充分燃烧,送风时要加上适当的裕量。空气量过大时,对燃烧已无所裨益,增大了通风负荷,增加电耗。通过调节阀自动改变空气量,使尾气和空气互成一个最佳比值,达到最佳匹配。
本发明尾气再燃净化器,采用机械通风的方式,因为自然通风的空气流量太小,通常情况下,很难提供充足的氧气,用于尾气燃烧。
本发明尾气再燃净化器,通过点火器点燃可燃混合气,使其着火燃烧。燃料的着火和燃烧,必须有充足的氧气和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才能实现。
本发明尾气再燃净化器,由于尾气中含有可燃性的污染物,尤其是可燃碳黑。直接表现出尾气冒黑烟。碳黑是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在燃烧室中是可以燃烧的,燃烧时产生明亮的火焰。当可燃碳黑与氧气混合较差时,燃烧放慢,火焰拉的很长。通常所说的消烟,并非是讲要消灭烟气,因为燃烧产物是不可消灭的,消烟是指消灭黑烟,即消灭碳黑。通过空气流量调整,如果做到维持较高的炉膛温度,尾气可燃物与空气良好混合,是可以实现不冒黑烟的。
本发明尾气再燃净化器,构成零件小,工艺简单,易于制造,便于安装。能充分燃烧,可有效消灭黑烟,从而净化空气,保护环境。经样机试验证明:效果良好。
以下结合附图及其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尾气再燃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尾气再燃净化器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在图1、图2中,本实施例尾气再燃净化器,包括风机1,调节阀2,炉身3,空气管道4,在圆周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小孔的喷气隔板5,点火器6,尾气进气管7;所说的空气管道4安装在下室8炉身上,所说的燃烧室9,在炉底部设置的尾气进气孔a、顶部设置的排气孔b。
在图2中,本实施例尾气再燃净化器,所说的炉身,孔腔内注有冷却水介质10这是因为可燃混合气体在燃烧室燃烧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导致受热面温度过高,通过加入冷却水介质,可有效降低受热面温度。
本实施例尾气再燃净化器,不限于图示的立式安装形式,根据机动车辆上尾气管的结构和车辆本身的结构,灵活安装,既可以是立式、卧式安装形式,又可以是其他方向的安装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应玲,未经王应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23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向开启门
- 下一篇:一种用贴皮包边的新型装饰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