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模特儿掌臂部关节无效
申请号: | 00202157.9 | 申请日: | 2000-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401095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0-18 |
发明(设计)人: | 蒋荣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荣昌 |
主分类号: | A47F8/00 | 分类号: | A47F8/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应森,陈永秀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模特儿 臂部 关节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体模型。
模特儿掌臂部关节包括掌部、臂部以及臂掌连接装置。已有的模特儿臂掌连接装置包括掌卡合座和臂组合座,两座分别设于掌部和臂部的接合界面,卡合座是依据掌部的凹槽而嵌合定位。通常,模特儿的掌部和臂部均采用PVC材料成形,由于在模制过程中,为使PVC成品得以顺利脱模,特别是如上述形成凹槽的模具,必须在模温尚未冷却前加以脱模,形成凹槽的模具在强制脱模时,将造成掌部接合界面略有突出,因此在掌部与臂部间的接合界面将产生间隙而无法保持吻合。另外,上述掌部相对于臂部的接合角度因模特儿的姿势而有变化,此变化将使掌部与臂部间的外缘无法保持平整,影响模特儿的外观,增加工人整修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改进的模特儿掌臂部关节,其掌部与臂部间的接合界面可保持吻合。
本实用新型包括掌部、臂部和掌臂连接装置。掌臂连接装置分别设掌卡合座、嵌合板以及臂组合座、组合盘。掌卡合座由轴杆、卡合板、弹簧、螺母、卡榫组成,卡榫设于轴杆上部侧面,卡合板的中心孔套于轴杆,中心孔呈偏心状态,由弹簧和螺母从轴杆尾部锁定卡合板,卡合板的中心孔直径比轴杆的卡合板固定段直径大1~3mm,卡合板上设固定用的通孔。掌部的连接界面内缘从外往里设环状斜面和环状凹槽,圆形嵌合板嵌合固定在环状凹槽上,卡合座的卡合板固定在嵌合板和掌部连接界面内缘的环状斜面上。臂组合座的外侧缘呈锥面,与臂部的连接界面内缘的环状斜面和环状凹槽嵌合固定,在组合座的内侧设凹槽,组合盘螺固于组合座的凹槽内,组合盘设中心组合孔,组合孔的一侧延设一缺口,该缺口对应于轴杆上的卡榫,在组合孔缺口的背面呈斜坡状。在组合座的接合面设周边凸起缘。
掌部,臂部,掌卡合板、嵌合板,臂组合座可采用塑胶材料(如工程塑料)制成,轴杆、组合盘可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由于卡合板的中心孔呈偏心状态,即掌卡合座的轴心相对于卡合板形成偏心状态,另外组合座的接合面设有周边突起缘,因此可使掌部与臂部的接合界面保持吻合,弹簧不用紧迫,不易老化,当旋转到定位时,不易移位,且外观平整,不必再人工加工整修。同时在组合孔缺口的背面设斜坡状,使卡榫容易插入组合孔缺口而定位。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图2为掌部与掌卡合座剖面图。
图3为掌部接合面视图。
图4为嵌合板结构图。
图5为卡合板结构图。
图6为臂组合座正视图。
图7为图6的左视图。
图8为组合盘正视图。
图9为图8的后视图。
如图1~5,本实用新型包括掌部A、臂部B、掌卡合座1、嵌合板2、臂组合座3和组合盘4。卡合座1由卡合板11、轴杆12、弹簧13、紧固螺母14、卡榫15组成,卡榫15设于轴杆12上部侧面,卡合板11的中心孔111偏离圆心呈偏心状态,并插套于轴杆12,由弹簧13、紧固螺母14和垫片16在轴杆末端形成一弹性伸缩结构。卡合板11上还设固定用通孔112,以便卡合座紧固在嵌合板2上。嵌合板2设有至少2个等分角配置的螺固孔21,以便卡合板可以不同角度固定于嵌合板上。使得掌部A在接合于臂部B时可获得小幅度位置的修正或调整,又使轴杆的偏心位置可依实际状况加以调整。掌部A的连接界面内缘从外往里设有环状斜面A1和环状凹槽A2,嵌合板2嵌合固定于环状凹槽A2上,卡合板11的背面斜锥面固定于环状斜面A1上,使卡合板11与掌部的接合界面在一个平面上。
如图1,6~9,臂组合座3的外侧缘呈锥面,与臂部B的连接界面内缘的环状斜面和环状凹槽嵌合固定,组合座3的内侧设凹槽31,组合盘4螺固于组合座的凹槽31内,在组合座3的接合面设周边凸起缘32,这样,当臂部B与掌部A接合时,即使掌部A的接合面有不平整的地方,也能保证吻合。组合盘4设组合孔41,并延设与卡榫15对应的缺口42,缺口42的背面设斜坡43。组合孔41也可带内螺纹,起螺母的作用,这时轴杆上部带外螺纹,与组合孔41的内螺纹组合锁紧。采用螺丝组合后,万一零件损坏,即可现场更换,手掌旋转时,阻力可大小调整。
当掌部A与臂部B接合时,掌卡合座的轴杆12经组合孔41插入臂部B中,并使轴杆12的卡榫15通过组合孔41的缺口42。当掌部的接合界面与臂部的接合界面接触时是为接口的定点,此时卡榫是位于上述组合盘的内侧面,因此操作者可转动手掌部使卡榫进入组合孔41的范围,则上述掌部得以为臂部所支持定位。在掌部A和臂部B的环状斜面与环状凹槽之间分别设对称的一对柱子(参见图3的A3),以便脱模时能迅速恢复原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荣昌,未经蒋荣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21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喷头
- 下一篇:电气防误操作闭锁装置的电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