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材固定装置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00201337.1 申请日: 2000-01-26
公开(公告)号: CN2408578Y 公开(公告)日: 2000-11-29
发明(设计)人: 黄丞邦 申请(专利权)人: 共明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H01R4/26 分类号: H01R4/26
代理公司: 隆天国际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潘培坤,郑特强
地址: 台湾省台*** 国省代码: 台湾;7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线材 固定 装置
【说明书】: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材固定装置,它包括一第一固定部位,一第二固定部位,以及一第三固定部位。借由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即能达到实质固定线材以与端子连接。

绝大部分电源供应器的开关(SW)或插座(Socket)在使用上,均必须与线材相结合,此称为线材加工(Wire Harness)作业。另外有少部分则直接将端子插入PC板(即个人电脑的主机外壳板)上,此称为插板式作业(PC Board Mounted)。而本实用新型的构想,主要是针对前述的线材加工作业方面的缺点提出改进方案。

就目前的现状而言,所有线材的加工只有两种作业方式,请参阅图1,显示出一焊接型式(Solder Type)的公插座10,是指将线材11的裸线12部分插入端子13的开孔14内,再利用焊锡(Solder)进行焊接以固定裸线12。另一种作业为图2中所示的快速端子15型式(Fasten Terminal Type),该领域十分广泛的应用方式是将线材11先行加工固定于一连结器15(connector)上,即利用图3中的第一固定部位151来固定线材11的绝缘体111,而第二固定部位152则固定线材11的导电体112,再将连结器15插入而同时夹住端子13,即完成连接的程序。

然而,焊接式的缺点不少,首先是如图5所示的翘版(Rocker)开关16或图4中的插座10的热变形问题:原因是一般规定使用烙铁焊接(Iron Soldering)加工时,操作时间为3-0.5秒,但实际上很难防范每一位作业员都能做到。而一旦焊接时间过长,开关16的固定端子部位17,以及插座10的塑料本体101的固定端子13的突出部位102即很容易过热变形,轻者造成作业损失,,重者甚至会造成短路而引发危险。

况且在焊接的过程中,需添加高分子助焊剂,就经常会闻到刺鼻的怪味,另外电烙铁会发出350℃以上的高温,并且会产生含铅的有毒气体,此重金属会累积在人体器官中,并无法排出体外,故而对人体健康有极不良的影响。虽然大部分的工厂都设有排风管的设备,但仍有些工厂在密闭场所作业,此对作业员健康有极大的威协,更何况就算能将有毒气体排出,结果仍然是逸散在空气中,造成了环境的污染。

另外,国际的知名大厂如英特尔(Intel)或韩国之三星电子等,均要求在焊接线材11的裸线12时,必须先点焊固定裸线12本身的数根股线(图中未示出),然后才穿入端子13的开孔14并且回转到裸线12上,再进行焊接于端子13,如此虽可确保线材11不会脱落,但却增加了人工作业的负担,所以是非属理想的衔接方式。

至于快速端子15的缺点,首先是夹住端子13的强度不够,虽然没有因焊线加工所造成的问题,但因作业方式为插入式,既然可用手插入,当然也可用手拔出,如此低的夹紧强度将令制造厂与消费者都要冒万一线材脱落的风险,或因长期使用就容易造成弹性疲劳。再者,此快速端子15易产生瞬间断电(Intermittence)现象,因快速端子15是将两种金属物(即快速端子15与插座10的端子13)用插入的方式来结合,故无法避免的是,有可能金属与金属无法紧密结合,除了造成阻抗的增加,并可能因两片金属间的轻微分离于是产生了一空隙(Gap),一旦有此空隙,则通上电流后,就会产生了瞬间断电的现象,而使此成品亦变为一不良品。

因此,如何改善上述线材与端子相衔接的问题,经设计人进行一番研究改良后,终于获得一种线材固定装置,除了有效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外,亦能更紧密的将两种金属的结合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材固定装置,其中使用一铆接式(Crimp style)连结器,来稳固的结合线材与开关或插座的端子。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材固定装置,其中利用具有一中空圆柱的以固定于端子上,实现线材与端子之间的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材固定装置,其中运用挤压金属片的固定方式,使线材与端子得到结合,具有环保的价值。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材固定装置,其中固定装置上设有突出板片以与插座端子上的一对凹槽相衔接。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线材固定装置,用于固定一线材以与一端子进行一电连接,该端子上并具有一开孔,其包括一第一固定部位,用以固定该线材之一绝缘体,一第二固定部位,装设于该第一固定部位附近,用以固定该线材之一导电体,以及一第三固定部位,装设于该第二固定部位附近,用以穿过该开孔,并经过挤压而将该装置固定于该端子上,以达到该线材与该端子的电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共明有限公司,未经共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13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