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光学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图像处理电路及电子机器无效
申请号: | 00135260.1 | 申请日: | 200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300047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6-20 |
发明(设计)人: | 青木透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宗杰,叶恺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装置 及其 驱动 方法 图像 处理 电路 电子 机器 | ||
本发明涉及例如适合作为液晶显示装置等电光学装置使用的电光学装置、其驱动方法、其图像处理电路、以及将该电光学装置用于显示部的电子机器。
参照图15及图16说明现有的电光学装置,例如有源矩阵型的液晶显示装置。
首先,如图16所示,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由液晶显示面板100、时序电路200、以及图像信号处理电路300构成。其中,时序电路200用来输出各部分使用的时序信号(根据需要,将在后面说明)。另外,图像信号处理电路300内部的相展开电路301如果输入了一系统的图像信号VID,便将它展开成N相(图中N=6)的图像信号后输出。这里,将图像信号展开成N相的理由在于为了在后面所述的取样电路中,增加供给IFT的图像信号的输出时间,充分地确保TFT面板的数据信号的取样时间及充放电时间。
另一方面,放大·反相电路302在下述的条件下使图像信号的极性反相,适当地放大后,作为相展开后的图像信号VID1~VID6供给液晶显示面板100。这里所谓极性反相是指将图像信号的振幅中心电位作为基准电位,使其电压电平交替地反相而言。另外,关于是否进行反相,要根据数据信号的施加方式决定,即①扫描线单位的极性是否反相,②数据信号线单位的极性是否反相,③像素单位的极性是否反相,其反相周期设定为1水平扫描期间或点时钟周期。但是,在现有例中为了说明的方便,以①扫描线单位的极性反相为例进行说明。
另外,由时序电路200生成的预充电信号NRS是极性反相信号,被供给液晶显示面板100。
其次,说明液晶显示面板100。元件基板和相对基板两者相对并保持一定间隙,将液晶封入该间隙中,构成该液晶显示面板100。这里,元件基板和相对基板由石英基板或硬化玻璃等构成。
其中,在元件基板上形成沿图16中的X方向平行排列的多条扫描线112,另外,还沿与其正交的Y方向平行地形成多条数据线114。这里,各数据线114以6条为单位构成块,假定这些块为块B1~Bm。为了以下说明的方便,在指一般的数据线而言的情况下,将114作为其符号表示,可是在指特别的数据线而言的情况下,将114a~114f作为其符号表示。
而且,在这些扫描线112和数据线114的各交点处,作为开关元件、例如各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以下称“TFT”)116的栅极连接在扫描线112上,另一方面,TFT116的源极连接在数据线114上,同时TFT116的漏极连接在像素电极118上。而且,各像素由像素电极118、在相对基板上形成的共用电极、以及被夹持在这两个电极之间的液晶构成,呈矩阵状地排列在扫描线112和数据线114各交点上。除此之外,还在被连接在各像素电极118上的状态下形成保持电容(图中未示出)。
其次,在元件基板上形成扫描线驱动电路120,它根据来自时序电路200的时钟信号CLY、或其反相时钟信号CLYINV、传输开始脉冲DY等,将脉冲式扫描信号依次输出给各扫描线112。详细地说,扫描线驱动电路120根据时钟信号CLY及其反相时钟信号CLYINV,使垂直扫描期间最初供给的传输开始脉冲DY依次移位,作为扫描线信号输出,从而依次选择各扫描线112。
另一方面,取样电路130在每条数据线114上、且在各数据线114的一端备有取样用的开关131。该开关131由在同样的元件基板上形成的n沟道型TFT构成,图像信号VID1~VID6被输入该开关131的源极。而且,连接在块B1的数据线114a~114f上的6个开关131的栅极被连接在供给取样信号S1的信号线上,连接在块B2的数据线114a~114f上的6个开关131的栅极被连接在供给取样信号S2的信号线上,以下同样,连接在块Bm的数据线114a~114f上的6个开关131的栅极被连接在供给取样信号Sm的信号线上。这里,取样信号S1~Sm分别是在水平有效显示期间内对每个块进行图像信号VID1~VID6的取样用的信号。
另外,同样在元件基板上形成移位寄存电路140,它根据来自计时电路200的时钟信号CLX、或其反相时钟信号CLXINV、传输开始脉冲DX等,依次输出取样信号S1~Sm。详细地说,移位寄存电路140根据时钟信号CLX及其反相时钟信号CLXINV,使水平扫描期间最初供给的传输开始脉冲DX依次移位,同时使这些移位后的信号的脉宽狭窄,以便相邻的信号之间不重叠,将其作为取样信号S1~Sm依次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352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