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子烙印聚合物手性分离固定相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0122948.6 | 申请日: | 2000-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340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3-20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良;王进防;王俊德;商振华;于亿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F220/56 | 分类号: | C08F220/56;C08F220/06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晨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子 烙印 聚合物 手性 分离 固定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分子烙印技术,特别提供了一种分子烙印聚合物手性分离固定相的制备方法。
根据“锁匙”作用原理而发展起来的分子烙印技术,是一种可以制备对特定化合物(即烙印分子或模板分子)具有预定分子识别能力的高分子材料的新颖方法。合成分子烙印聚合物的操作过程大致为:(1)功能单体和烙印分子首先通过分子间相互作用(如共价作用力/非共价作用力/金属配体交换等)形成可逆的化合物或复合物;(2)在交联剂的作用下,交联聚合成高度交联的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从而将该化合物或复合物固定在高分子聚合物之中;(3)用适当的方法使烙印分子从高分子聚合物中释放出来,形成对烙印分子具有“预定”分子识别能力的“记忆”空穴。由于德国的G.Wulff(G.Wulff,Angew.Chem.Int.Ed.Engl.1995,34:1812)和瑞典的K.Mosbach(K.Mosbach and O.Ramstrom,Biotechnology 1996,Vol.14)分别在共价型分子烙印和非共价型分子烙印方面突出的贡献,分子烙印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在手性分离、模拟抗体、模拟生物传感器、催化及有机合成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在色谱分析中,分子烙印聚合物除了可以用作手性分析中的手性固定相之外,由于分子烙印聚合物特有的预定选择性,它也可以用于手性化合物的制备性分离中。
目前合成的以氨基酸及其衍生物为模板分子的液相色谱分子烙印手性固定相,一般采用甲基丙烯酸或三氟甲基丙烯酸等酸性功能单体或者丙烯酰胺和2-乙烯基吡啶等碱性功能单体;交联剂则采用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但采用上述功能单体-交联剂体系制备的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分子烙印高分子材料对烙印分子的分子识别能力一般都很小,只适合于色谱分析的需要,很难用于手性化合物的制备。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子烙印聚合物手性分离固定相的制备方法,其通过提出新颖的功能单体-交联剂烙印体系,致使所制备的分子烙印高分子材料可以有效地提高对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分子识别能力,从而完成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制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子烙印聚合物手性分离固定相的制备方法,由功能单体与烙印分子形成的缔合物在交联剂作用下聚合而成,其特征在于:采用两种复合功能单体,选自丙烯酰胺+2-乙烯基吡啶,丙烯酰胺+3-乙烯基吡啶,丙烯酰胺+4-乙烯基吡啶,甲基丙烯酰胺+2-乙烯基吡啶,甲基丙烯酰胺+3-乙烯基吡啶,甲基丙烯酰胺+4-乙烯基吡啶之一种;使用双功能基或三功能基交联剂,选自二乙烯基苯(DVB),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三甲氧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RIM),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RA)之一种;丙烯酰胺与乙烯基吡啶的摩尔比为1∶1~3;功能单体与交联剂的摩尔比为1∶5~20。
本发明针对氨基酸及其衍生物,通过同时使用几种功能单体的复合功能单体体系,并采用带有三个以上乙烯基的多元交联剂制备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分子烙印高分子材料,大大提高了制得的分子烙印高分子材料的分子识别能力,所合成的分子烙印聚合物材料可以用于氨基酸的制备。
下面通过实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阐述,但并不局限于此。
附图1.N-Cbz-DL-Trp在N-Cbz-L-Trp为模板分子的分子烙印聚合物手性固定相的手性分离情况。流动相:乙腈/乙酸 99.0/1.0,(v/v);检测波长:280nm;流速:0.5mL/min.峰1.N-Cbz-D-Trp,峰2.N-Cbz-L-Trp
附图2.N-Cbz-DL-Phe在N-Cbz-L-Phe为模板分子的分子烙印聚合物手性固定相的手性分离情况。流动相:乙腈/乙酸 99.5/0.5,(v/v);检测波长:258nm;流速:0.5mL/min.峰1.N-Cbz-D-Phe,峰2.N-Cbz-L-Phe
附图3.N-Cbz-DL-Tyr在N-Cbz-L-Tyr为模板分子的分子烙印聚合物手性固定相的手性分离情况。流动相:乙腈/乙酸 99.5/0.5,(v/v);检测波长:276nm;流速:0.5mL/min.峰1.N-Cbz-D-Tyr,峰2.N-Cbz-L-Tyr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用原料如下:
单体:丙烯酰胺(AM),上海药品采购供应站2-乙烯基吡啶(2-VP),Fluka,瑞士
交联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上海珊瑚化工厂三甲氧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RIM),上海珊瑚化工厂
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北京化工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229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