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碳纳米管的白光源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0107813.5 | 申请日: | 200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280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1-17 |
发明(设计)人: | 李铁真;赵荣相;柳在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铁真;赵荣相;株式会社日进纳米技术 |
主分类号: | H01J61/06 | 分类号: | H01J61/06;H01J1/304;H01J9/0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杜娟 |
地址: | 韩国全***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纳米 白光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白光源,包括:
用作阴极的一金属薄膜,该金属膜形成在一下部基片上;
形成在金属薄膜上的一导电聚合物薄膜图案;
用于发射电子的碳纳米管,该碳纳米管与导电聚合物薄膜图案基本上垂直地固结,从而其一端露出导电聚合物薄膜图案的表面;
安装于金属薄膜上的定距件;和
透明上部基片,连接荧光体的透明电极在其上形成,该透明上部基片安装于定距件上,从而荧光体正对碳纳米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光源,其中下部基片由玻璃、石英、氧化铝或硅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光源,其中金属薄膜由铬、钛、氮化钛、铝或钨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光源,其中荧光体由(3Ca3(PO4)2CaFCl/Sb,Mn)制成,以产生白光,或由Y2O3∶Eu,CeMaA11O19∶Tb和BaMg2Al16O7∶Eu制成,以产生基于三种混合发射光谱的白光。
5、一种白光源,包括:
用作阴极的一金属薄膜,该金属薄膜在一下部基片上形成;
设置在金属薄膜上的一绝缘薄膜图案,该绝缘薄膜图案具有有选择地露出金属薄膜的多个孔;
在孔中形成的导电聚合物薄膜图案;
用于发射电子的碳纳米管,该碳纳米管与导电聚合物薄膜图案基本上垂直地固结,从而其一端露出导电聚合物薄膜图案的表面;
安装于绝缘薄膜图案上的定距件;和
透明上部基片,连接荧光体的透明电极在其上形成,该透明上部基片安装于定距件上,从而荧光体正对碳纳米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白光源,其中下部基片由玻璃、石英、氧化铝或硅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白光源,其中金属薄膜由铬、钛、氮化钛、铝或钨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白光源,其中导电聚合物薄膜图案的表面低于绝缘薄膜图案的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白光源,其中孔是直径大约1~10μm的洞,并且其间隔距离为大约3~15μm。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白光源,其中荧光体由(3Ca3(PO4)2CaFCl/Sb,Mn)制成,以产生白光,或由Y2O3∶Eu,CeMaA11O19∶Tb和BaMg2Al16O7∶Eu制成,以产生基于三种混合发射光谱的白光。
11、一种制造白光源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一下部基片上形成用作阴极的金属薄膜;
在金属薄膜上形成绝缘薄膜图案,该绝缘薄膜图案具有有选择地露出金属薄膜的多个孔;
使用导电聚合物薄膜图案填充该孔;
在该孔中散布碳纳米管,并将碳纳米管沉入导电聚合物薄膜图案中,以便碳纳米管直立,并露出一端;
固化导电聚合物薄膜图案,以固结沉入的碳纳米管和导电聚合物薄膜图案;
在绝缘薄膜图案上安装定距件;以及
在定距件上安装一透明上部基片,连接荧光体的透明电极形成在透明上部基片上,从而荧光体正对碳纳米管,并将下部基片与上部基片封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下部基片由玻璃、石英、氧化铝或硅制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金属薄膜由铬、钛、氮化钛铝或钨制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孔的直径大约1~10μm,并且其间隔距离为大约3~15μm。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碳纳米管通过在下部基片上施加偏置直流或超声波来散布到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铁真;赵荣相;株式会社日进纳米技术,未经李铁真;赵荣相;株式会社日进纳米技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0781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