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创伤测量血压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00105998.X | 申请日: | 2000-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320411A | 公开(公告)日: | 2001-11-07 |
发明(设计)人: | 陆渭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渭明 |
主分类号: | A61B5/0225 | 分类号: | A61B5/022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娅佳 |
地址: | 750004 宁***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创伤 测量 血压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无创伤测量血压的测量定位方法,至少采用一动脉脉搏传感器压置于手腕部桡动脉处的皮肤表面上检测桡动脉脉搏信号,其特征在于至少将手根部相对于手腕部的夹角固定在最适合测量桡动脉血压的角度上;该角度能降低肌腱的位置和使桡动脉接近于桡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创伤测量血压的测量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测量桡动脉血压时,所述的手根部的背侧面与手腕部的背侧面最好形成100~175°的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创伤测量血压的测量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测量桡动脉血压时,将手腕部相对于前臂的转角固定在最适合测量桡动脉血压的角度上;该角度能使桡动脉进一步接近于桡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创伤测量血压的测量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测量桡动脉血压时,所述的手腕部相对于前臂的转角为手腕部的掌侧面相对于前臂靠近肘关节部分的掌侧面形成的向内的转角最好为30~100°
5.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的测量定位方法的无创伤测量血压的方法,包括有如下步骤:
A、至少在手腕部桡骨末端朝向掌侧的最高凸起点处的皮肤表面上设置一个动脉脉搏传感器阵列和一个加压囊体,并保持动脉脉搏传感器阵列以及加压囊体相对于该点的位置不变;
B、此时控制加压囊体压力在下限低于被测者可能的平均压、上限高于被测者可能的收缩压的范围内进行变化;
C、在囊体压力变化的同时,由脉搏传感器阵列从手腕部多个位置上测量出整个压力变化过程中的桡动脉搏信号,并送到最佳脉搏信号选择电路;由于离桡动脉近的传感器测得的脉搏信号振幅大,而压力传递好的位置测得的脉搏信号平均压和收缩压低,为了在桡动脉上方找到压力传递最好的点,从阵列里平行于桡动脉排列的所有列传感器测得的所有列脉搏信号中振幅最大点时的振幅与其它列相比为最大的一列脉搏信号中,选出一路在囊体加压过程中具有振幅最大点、以及在囊体压力高于振幅最大点所对应的压力后具有振幅开始基本上消失并且振幅开始基本不变的点,并且其振幅最大点以及基本消失点所对应的囊体压力与其它路的相比为最低的脉搏信号作为最佳脉搏信号;
D、将选出的最佳脉搏信号用于无创伤地测量桡动脉血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创伤测量血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动脉脉搏传感器阵列最好位于加压囊体的加压面积中心,使得当测得最佳脉搏信号的传感器位于传感器阵列中心时,压力传递深度最大的加压囊体的面积中心正好能对准这个传感器所对应的压力传递最好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无创伤测量血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选出最佳脉搏信号后,用最直观的方式显示出测得最佳脉搏信号的传感器位于传感器阵列的哪个位置上;在固定囊体时,根据这个显示来调节囊体的固定位置,使得最佳传感器位置正好位于阵列的中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无创伤测量血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长时间血压测量时,可自动地检查最佳传感器位置是否位于阵列的中心,当偏离中心过大时,发出须重新调整加压囊体固定位置的警告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创伤测量血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最好将动脉脉搏传感器阵列固定在囊体的朝向手腕的壁的内侧面,使其不影响囊体内侧壁均匀地压迫手腕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创伤测量血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测量桡动脉血压时,最好还应将手根部略向小拇指侧转动,使手根部的中心线相对于手腕部掌侧面的中心线形成10~40°的转角,大拇指下方的手根凸起部不妨碍囊体的固定绑带贴紧手腕。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创伤测量血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消除手根部与手腕部相接的部分与靠近前臂部分的直径差,同时将这部分的由于手根部向背侧弯曲而内陷的复杂形状添补成一个规则的圆柱面,防止囊体加压时发生的囊体整体沿手腕长轴方向向手根部移动,便于囊体的稳固。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创伤测量血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囊体的固定装置以及手腕的固定装置与手腕部有尽可能大的接触面积,尽可能减小囊体加压时囊体固定装置对手腕部其它部分的压力。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创伤测量血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选出的最佳脉搏信号用于容积振动法无创伤测量平均压和收缩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渭明,未经陆渭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0599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源线开关的抗拉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消除面部雀斑的美容方法及其专用美容滚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