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4499830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描述城市地表景观结构的非线性方法-CN201710115227.4在审
  • 高歆 - 许昌学院
  • 2017-02-28 - 2017-07-07 - G06F19/00
  • 1、温度反演计算辐射能量值、辐射亮温、地面温度;2、本热场格局研究中的测度选择区域温差,假设图像为M×N个像素,使用一组不同尺度ε的正方形盒子对整个图像区域进行覆盖(需要(M/ε×(N/ε)个),计算每个盒子中的温差ΔTε=(Tmax‑Tmm)/ε,把ΔTε想象成图像曲面的高度,然后用ΔTε+1个盒子进行覆盖,就可以用μ(ε)=(ΔTε+1)/∑(ΔTε+1)来求取区域测度;3、取‑10<q<10,计算配分函数χq(ε),在双对数坐标系中求取质量指数τ(q);4、使用公式α(q)=(τ(q+1)‑τ(q‑1))/2计算α(q);5、使用公式f(α)=qα(q)‑α(q)计算f(α);6、对纹理参数进行解释。
  • 一种描述城市地表景观结构非线性方法
  • [发明专利]在水热条件下合成锂-金属磷酸盐-CN200980153067.6无效
  • K·布拉姆尼克;H·希布施特;J·K·拉姆派尔特;S·施勒德勒 - 巴斯夫欧洲公司
  • 2009-12-22 - 2011-12-07 - C01B25/45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通式(I)化合物Lia-bM1bQ1-cM2cPd-eM3eOx(I)的方法,其中Q的氧化态为+2且M1、M2、M3、a、b、c、d、e和x为:Q:Fe、Mn、Co、Ni,M1:Na、K、Rb和/或Cs,M2:Mg、Al、Ca、Ti、Co、Ni、Cr、V、Fe、Mn,其中QM2彼此不同,M3:Si、S、F,a:0.8-1.9,b:0-0.3,c:0-0.9,d:0.8-1.9,e:0-0.5,x:1.0-8,取决于Li、M1、M2、P、M3的量和氧化态,其中通式(I)化合物呈电中性,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提供包含如下化合物的混合物:至少一种含锂化合物,至少一种含Q化合物,其中Q至少部分具有大于+2的氧化态,以及至少一种含M1化合物,若存在的话,和/或至少一种含M2化合物,若存在的话,和/或至少一种含M3化合物,若存在的话,以及至少一种被氧化成至少一种包含至少一个氧化态为+5的磷原子的化合物的还原剂,以及(B)在100-500℃的温度和自生压力下加热在步骤(A)中得到的混合物,以将Q还原至氧化态为+2并得到通式(I)化合物。
  • 条件下合成金属磷酸盐
  • [发明专利]矿用电源切换系统-CN201410444909.6有效
  • 王继有;李峰;郜恩元 - 山西潞安海通工贸有限公司
  • 2014-09-03 - 2017-04-05 - G05B19/05
  • 本发明属于矿用电源切换系统的技术领域;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避免了误操作造成回路短路、主驱动器损坏备用驱动器的矿用电源切换系统;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矿用电源切换系统,包括共同驱动一条皮带的电机M1、电机M2和电机M3,所述电机M1的电源端、电机M2的电源端和电机M3的电源端分别与第一变频器的输出端、第二变频器的输出端和第三变频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一隔离开关Q1、第二隔离开关Q2、第三隔离开关Q3、第一软起动器、第二软起动器、第三软起动器、第四隔离开关Q4、第五隔离开关Q5、第六隔离开关Q6和PLC控制器;适用于煤矿领域。
  • 用电切换系统
  • [实用新型]一种矿用电源切换系统-CN201420504742.3有效
  • 王继有;李峰;郜恩元 - 山西潞安海通工贸有限公司
  • 2014-09-03 - 2014-12-24 - G05B19/05
  •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用电源切换系统的技术领域;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避免了误操作造成回路短路、主驱动器损坏备用驱动器的矿用电源切换系统;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矿用电源切换系统,包括:共同驱动一条皮带的电机M1、电机M2和电机M3,所述电机M1的电源端、电机M2的电源端和电机M3的电源端分别与第一变频器的输出端、第二变频器的输出端和第三变频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一隔离开关Q1、第二隔离开关Q2、第三隔离开关Q3、第一软起动器、第二软起动器、第三软起动器、第四隔离开关Q4、第五隔离开关Q5、第六隔离开关Q6和PLC控制器;适用于煤矿领域。
  • 一种用电切换系统
  • [实用新型]新型上电复位电路-CN201220450769.X有效
  • 代玲玲 - 代玲玲
  • 2012-09-06 - 2013-02-13 - H03K17/22
  • 新型上电复位电路,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M1管、M2管、M3管及若干电阻,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1接电源,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M1管的漏极,M1管的源极连接电源,M1管的栅极通过电阻R3连接电源,M1管的栅极同时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三极管Q3的集电极同时连接M2管和M3管的栅极,M2管的源极接电源,M2管的漏极连接M3管的漏极输出上电复位信号,M3管的源极、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三极管Q3的基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
  • 新型复位电路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