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36811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电磁继电器-CN200510051751.7有效
  • 川原邦昭;松尾慎也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2005-03-01 - 2005-09-21 - H01H50/04
  • 23)而向固定触点(48)侧移动,使接触片(34)的可动触点(35)完全吸着到固定触点(48)上,导杆(21)上设置平面突起部(33),并装设有在两侧形成截面“コ”形的板簧片部(37)的弹簧用辅助部件(36),该弹簧用辅助部件(36)固定在接触片(34)上,通过导杆的移动而使板簧片部被推碰到平面突起部,从而使该板簧片部弯曲、在可动触点即将完全吸着到固定触点之前产生板簧片部的负荷(F3),将触点弹簧(39)的触点弹簧载荷(F2)和负荷(F3)作为使可动触点完全吸着到固定触点上的触点压力而作用于接触片上。
  • 电磁继电器
  • [实用新型]电磁继电器-CN200520004140.2无效
  • 川原邦昭;松尾慎也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2005-03-01 - 2006-11-22 - H01H50/04
  • 对抗复位弹簧(23)而向固定触点(48)侧移动,使接触片(34)的可动触点(35)完全吸着到固定触点(48)上,导杆(21)上设置平面突起部(33),并装设有在两侧形成板簧片部(37)的弹簧用辅助部件(36),该弹簧用辅助部件(36)固定在接触片(34)上,通过导杆的移动而使板簧片部被推碰到平面突起部,从而使该板簧片部(37)弯曲、在可动触点即将完全吸着到固定触点(48)之前产生负荷(F3),将触点弹簧(39)的载荷(F2)和所述负荷(F3)作为使可动触点完全吸着到固定触点上的触点压力而作用于接触片(34)上。
  • 电磁继电器
  • [发明专利]一种改良型涤纶纤维腈纶功能性运动面料-CN202211739195.2在审
  • 周道海;周靖;秦明会 - 江苏圣海服饰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30 - 2023-04-18 - D04B1/1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良型涤纶纤维腈纶功能性运动面料,由50D/72F的改性涤纶纤维、40D腈纶纤维经混纺制成涤纶纤维腈纶线;用针距16G‑36G、筒径30”‑34”的针织大圆机纺织涤纶纤维腈纶线而成;50D/72F的改性涤纶纤维、40D腈纶纤维经混纺的配料按重量比例为:50D/72F的改性涤纶纤维90‑91%,40D腈纶纤维9‑10%;50D/72F的改性涤纶纤维的配料按重量比例为:涤纶纤维80‑85%、本发明中,采用针距16G‑36G、筒径30”‑34”的针织大圆机纺织,面料的弹性和回复性更好;由于采用石墨烯,配合涤纶纤维和腈纶纤维,便于产生静电,且配合石墨烯使得染料更好的着色,使得染色温度降低,染色时间变短
  • 一种改良涤纶纤维腈纶功能运动面料
  • [发明专利]车辆-CN201580056720.2有效
  • 竹泽哲也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15-06-09 - 2019-05-03 - B60K11/06
  • 与冷却风扇(36)连接的排气流道(80F)具有:第1排气流道(81F),其与左侧饰板(15L)和右侧饰板(15R)中的至少一个侧饰板连接;以及第2排气流道(82F),其从第1排气流道(81F)分支并与该侧饰板连接连接第1排气流道(81F)和该侧饰板的第1连接部在前后方向上与连接第2排气流道(82F)和该侧饰板的第2连接部分离地配置。第1排气流道(81F)和第2排气流道(82F)经由该侧饰板向车厢(87)内排气。
  • 车辆
  • [发明专利]座椅靠背框架-CN201210449388.4有效
  • 沟端洋志 -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 2012-11-12 - 2013-05-15 - B60N2/68
  • 用于安装头枕(40)的金属支撑托架(36)布置成在座椅靠背框架的上框架(32)和平行于上框架(32)并且在其下面设置的加强部件(35)的前侧上与上框架(32)和加强部件(35)两者重叠。支撑托架(36)具有管形主体,头枕(40)的撑杆(41)插过管形主体并且管形主体支撑头枕(40)的撑杆(41)。主体下部(36b)固定到加强部件(35)的前表面,但是主体上部(36a)不被固定到上框架(32)。以此方式减弱头枕(40)的支撑刚度抑制了与地板的共振,同时当在碰撞发生时向后作用力(F2)作用于头枕(40)上时,利用围绕主体下部(36b)向后倾斜并且抵靠朝后的上框架(32)的支撑托架(36),确保了用于支撑乘员的刚度
  • 座椅靠背框架
  • [发明专利]热处理钢构件的方法-CN201280025483.X有效
  • T.伦德 - SKF公司
  • 2012-05-22 - 2016-10-12 - C21D1/20
  • 一种热处理钢构件(28,36)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a)在930~970℃的温度对钢构件(28,36)进行碳氮共渗,b)冷却钢构件(28,36),c)重新加热钢构件(28,36)至780~820℃的温度,并且d)对钢构件(28,36)进行淬火。该方法包括以下两步骤之一:步骤e)在略高于马氏体形成温度的温度下进行贝氏体转化,在该温度将25~99%的奥氏体转化为贝氏体,并且然后提高温度以加速剩余的奥氏体向贝氏体的转化,或者步骤f)保持钢构件(28,36
  • 热处理构件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