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3677646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防脱滑齿喷涂模块及防脱滑胶圈加工系统-CN201621319511.0有效
  • 魏嘉成 - 魏嘉成
  • 2016-12-02 - 2017-06-30 - B05B13/02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脱滑齿喷涂模块及防脱滑胶圈加工系统,包括防脱滑齿支架、防脱滑齿和防脱滑齿支撑本体,防脱滑齿支架上沿长度方向上设置有防脱滑齿支撑本体,防脱滑齿支撑本体上设置有第一接触、第二接触、第三接触和第四接触,防脱滑齿上设置有第五接触、第六接触、第七接触和第八接触,第五接触与第一接触面相配合,第六接触与第二接触面相配合,第七接触与第三接触面相配合,第八接触与第四接触面相配合,当对防脱滑齿进行喷涂时,防脱滑齿与防脱滑齿支撑本体相扣合,遮挡住防脱滑齿的非涂刷,提高了防脱滑齿的合格率和工厂的自动化程度,使防脱滑齿的涂层厚度均匀,同时也减少了对工人的伤害。
  • 防脱滑齿喷涂模块防脱滑胶圈加工系统
  • [发明专利]一种弧齿锥齿轮载荷弹性接触变形数值计算方法-CN201811340350.7有效
  • 唐进元;丁撼 - 中南大学
  • 2018-11-12 - 2023-04-18 - G06F30/2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弧齿锥齿轮载荷弹性接触变形数值计算方法,在齿接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并分别考虑了单齿啮合和双齿啮合状态下的齿接触变形,完成了整个啮合周期的齿接触变形计算。本发明提出的齿变形解析计算中,载荷是对齿变形影响较大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双齿啮合条件下,齿面上所受的接触力要小于单齿啮合条件下的齿接触力;双齿啮合条件下的齿变形要小于单齿啮合条件下的齿变形。因为在双齿啮合时,由于有两对齿同时参与啮合,共同分担齿轮所受的载荷,齿面上的接触力会小于单齿啮合时齿面的接触力,导致双齿啮合条件下的齿变形小于单齿啮合条件下的齿变形。
  • 一种弧齿锥齿轮载荷弹性接触变形数值计算方法
  • [实用新型]铜管散热降温装置-CN202220843900.2有效
  • 宋进凯;陈长青;李文明;郭清茂 - 河北东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2022-04-12 - 2022-11-01 - H05K7/20
  •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管散热降温装置,包括:散热齿,所述散热齿包含与发热元件接触的散热齿基座及与冷却风接触的散热齿齿,所述散热齿齿形成有数个风道,所述散热齿基座与具散热齿齿相对的为与高温元件接触接触;铜管散热系统,是由数个铜管嵌设于所述接触面的沟槽内,其是由高温点向周边成延伸均匀的覆盖于所述散热齿基座表面,且所述铜管的外露表面与其所在散热齿基座的接触平齐,以使热预算内通过散热齿基座的接触导入散热齿基座上,再通过散热齿基座,均匀的分布到散热齿齿,最后由风扇形成的风将热量带走。
  • 铜管散热降温装置
  • [发明专利]准双曲面齿轮-CN201180012421.0无效
  • 宫村宏美;沟口典弘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11-02-18 - 2012-11-14 - F16H55/08
  • 准双曲面齿轮的多个啮合齿以特定的螺旋角被切出。在齿圈(12)的凸齿(16a)和小齿轮(14)的与凸齿(16a)接触的凹齿(18b)上,压力角从小径端朝大径端增大。因此,可增大凸齿(16a)和凹齿(18b)之间的接触比率。此外,在齿圈(12)的凹齿(16b)和小齿轮(14)的与凹齿(16b)接触的凸齿(18a)上,压力角从小径端朝大径端连续地减小。因此,能增大凹齿(16b)和凸齿(18a)之间的接触比率。
  • 双曲面齿轮
  • [发明专利]一种线接触齿锥齿轮修形方法-CN202110769068.6有效
  • 孙月海;李舒文 - 天津大学
  • 2021-07-07 - 2022-06-07 - G06F30/17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接触齿锥齿轮修形方法,主要包括:建立线接触齿锥齿轮数学模型;确定大小轮加工方法,确定弧齿锥齿轮几何参数,基于微分几何和齿轮啮合原理,得到大轮加工齿和小轮加工齿方程;建立安装误差下线接触齿锥齿轮有限元模型,提取齿接触应力、弹性变形;采用四阶传动误差齿修正方法对小轮齿沿接触迹线修形;小轮齿在沿接触迹线修形的基础上进行全齿修形,包括对特征点修形,对特征点拟合、插值进行齿其余点修形。本发明的齿轮修形方法可缓解边缘效应,降低齿接触应力及其对安装误差的敏感度,提高运算效率。
  • 一种接触弧齿锥齿轮方法
  • [实用新型]一种捡拾弹齿压板-CN202122259692.X有效
  • 谷庆利;彭亚志;陈丽刚 - 吉林省冠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2021-09-17 - 2022-07-19 - A01D89/00
  • 一种捡拾弹齿压板,包括捡拾弹齿压板本体,所述捡拾弹齿压板本体中部开设通孔,所述捡拾弹齿压板本体两端开设接触,所述捡拾弹齿压板本体侧面开设定位,所述接触与安装机构螺栓法兰面相配合的斜面,保证捡拾弹齿压板本体的接触分别与弹齿和外六角螺栓法兰充分接触,从而改善捡拾弹齿和螺栓法兰接触条件,由原来的U型线接触,改接触,从而使螺栓不受工作振动影响,不在松动降低了故障率,提高了捡拾弹齿的使用寿命。
  • 一种捡拾压板
  • [发明专利]离合器、舵机及机器人-CN201911304712.1有效
  • 赵永进;覃甲林;熊友军 -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9-12-17 - 2021-06-04 - B25J9/10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离合器,包括输出齿轮、转轴,以及设于转轴的至少一个离合齿;输出齿轮开设有容置槽,输出齿轮于容置槽的内侧壁开设有适配于离合齿的多个内齿槽;离合齿远离转轴的一端具有第一接触,内齿槽具有与第一接触弧面相接触的第二接触;离合齿开设有形变孔。在离合齿与输出齿轮接触的位置设置第一接触,也即离合齿的顶部为圆柱结构,相对于渐开线式的齿轮,其接触区域更大,可有效降低传动过程中的振动。同时在输出齿轮的内齿槽内设置第二接触,该接触与离合齿的第一接触弧面相接触,因此发生离合打滑时,由于第一接触及第二接触较为平缓,易于实现跳齿来实现安全离合。
  • 离合器舵机机器人
  • [实用新型]离合器、舵机及机器人-CN201922279710.3有效
  • 赵永进;覃甲林;熊友军 -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9-12-17 - 2020-12-15 - B25J9/10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离合器,包括输出齿轮、转轴,以及设于转轴的至少一个离合齿;输出齿轮开设有容置槽,输出齿轮于容置槽的内侧壁开设有适配于离合齿的多个内齿槽;离合齿远离转轴的一端具有第一接触,内齿槽具有与第一接触弧面相接触的第二接触;离合齿开设有形变孔。在离合齿与输出齿轮接触的位置设置第一接触,也即离合齿的顶部为圆柱结构,相对于渐开线式的齿轮,其接触区域更大,可有效降低传动过程中的振动。同时在输出齿轮的内齿槽内设置第二接触,该接触与离合齿的第一接触弧面相接触,因此发生离合打滑时,由于第一接触及第二接触较为平缓,易于实现跳齿来实现安全离合。
  • 离合器舵机机器人
  • [发明专利]一种弧形接触蜗轮蜗杆传动动力装置-CN201711225732.0在审
  • 吉卫喜;范小斌;马玉娟;李申 - 海安县申菱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江南大学
  • 2017-11-29 - 2018-04-27 - F16H1/16
  • 一种弧形接触蜗轮蜗杆传动动力装置,属于扶梯减速机领域,弧形接触蜗轮蜗杆传动中,蜗杆采用多头弧形圆柱蜗杆;基于进化鱼群算法,建立蜗轮蜗杆优化数学模型,对蜗杆副进行参数优化,以获得齿面的啮合性能;基于磨削加工对蜗杆进行齿曲率修正,使齿啮合为弧形接触,蜗轮蜗杆的瞬时接触线平稳渐变、均匀分布;齿面的瞬时接触线垂直于蜗轮和蜗杆的齿面相对运动的方向。本装置对相互啮合的蜗轮和蜗杆进行优化设计后,对蜗杆进行了齿曲率修正,使齿啮合成为弧形接触,消除安装误差,并使蜗杆副齿法线方向垂直于蜗轮和蜗杆的齿面相对速度方向,以便使相互啮合的蜗轮和蜗杆得到良好的润滑性能
  • 一种弧形接触蜗轮蜗杆传动动力装置
  • [实用新型]一种楔形结构防松螺母组件-CN201921283176.7有效
  • 吴凌平;孙建平;吴思航;周应治 - 孚德逊(苏州)通用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2019-08-09 - 2020-06-02 - F16B37/0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楔形结构防松螺母组件,包括带齿螺母和与单碟环形结构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带齿螺母与联接件接触设计成圆环形,以带齿螺母中心线下设置有螺母与联接面接触的大齿,单个大齿为带有斜角为“α”的斜面;垫圈上大齿面相背面设置有垫圈下小齿,所述垫圈下小齿以环形中心向圆周辐射的多个放射状直齿或圆弧齿组成的小齿,该楔形结构防松螺母组件,当螺母预紧时,螺母与联接面接触的大齿和垫圈上大齿两大齿之间相对,相楔咬合,垫圈下小齿楔入联接件接触,实现自锁防松功能。
  • 一种楔形结构螺母组件
  •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全齿搜索的轮齿接触分析方法-CN202111167325.5有效
  • 郭辉;马成龙;赵宁;吴天鹏;马泰 - 西北工业大学
  • 2021-10-04 - 2022-09-16 - G06F30/17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全齿搜索的轮齿接触分析方法,属于齿轮接触分析技术领域。在建立齿轮真实齿面的基础上,将齿轮真实齿进行网格划分,计算网格点处小齿轮齿面点与大齿轮齿面点的距离。给定小齿轮转角,调整大齿轮转角,找到小齿轮齿和大齿轮齿之间的最小值,将此时的齿面点作为瞬时接触点。给定不同的小齿轮转角,得到不同瞬时接触点,形成接触轨迹。根据齿轮转角和齿间最小距离计算传动误差,两个齿间距离值小于滚检实验涂层厚度的区域即为接触印痕。本方法不受特定齿面的限制,且该方法在进行轮齿接触分析时可考虑到齿误差,及单对齿同时存在多个啮合点的情况,并能求解同一时刻单对齿面的所有啮合点。
  • 一种基于全齿面搜索轮齿接触分析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