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543300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层叠体-CN201980048410.4在审
  • 中村健二;今野喜彦;松山浩幸;田井诚;藤田秀一 - 株式会社有泽制作所
  • 2019-09-04 - 2021-03-02 - B32B27/18
  • 层叠体,其包含基材和形成,所述形成配置在所述基材的两面的至少一个面上且含有热塑性树脂及催化剂,所述形成还满足下述条件(1)及/或条件(2)。(1)所述形成含有使所述催化剂分散的分散剂。(2)所述形成的表面侧的所述催化剂的存在量比所述形成的所述基材侧的所述催化剂的存在量大。
  • 层叠
  • [发明专利]MI元件的制造方法及MI元件-CN201880079165.9在审
  • 山本正美;北野一彦;太田宪宏;坂井滋树;沼田清 - 日本电产理德股份有限公司
  • 2018-11-26 - 2020-07-24 - H01L43/00
  • MI元件1的制造方法包括:绝缘步骤,在非晶线2的外周形成绝缘体3;无电解步骤,在绝缘体3的外周面形成无电解4;电解步骤,在无电解4的外周面形成电解5;抗蚀剂步骤,在电解5的外周面形成抗蚀剂R;曝光步骤,以激光对抗蚀剂R进行曝光,而在抗蚀剂R的外周面形成螺旋状的沟道部GR;以及蚀刻步骤,将抗蚀剂R作为遮盖材而进行蚀刻,去除沟道部GR中的无电解4及电解5,从而由残存的无电解4及电解5形成线圈6。
  • mi元件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构件及其制造方法-CN200780036767.8无效
  • 野村隆史;坂野充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07-12-28 - 2009-09-02 - C25D21/12
  • 本发明可以获得如下的构件,其能够在采用无铅的材料的同时,抑制在(16)中产生晶须的情况,并且焊接性良好。为此,在基材(15)的表面具有由无铅的材料(Sn-Cu合金等)构成的(16)的构件中,将所述(16)设为2以上的结构(a1~a3),使形成各层的粒子(P1~P3)的平均粒径在各层各不相同,并且在假定用最大平均粒径的粒子(P3)填充单位体积(20)时,将此时的粒子在单位体积中所占的比例定义为粒子体积率100%时,所述(16)的粒子体积率设为80~90%。
  • 构件及其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层叠陶瓷电子部件-CN202310270683.1在审
  • 村松谕;富永健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2021-04-16 - 2023-05-23 - H01G4/30
  • 在层叠陶瓷电容器中,外部电极具有基底电极、配置在基底电极上且配置在第1端面上以及第2端面上的下层、以及配置在下层上的上层。基底电极是包含从Ni、Cr、Cu、Ti选择的至少一种的薄膜电极。下层由Cu构成,下层具有位于层叠体侧的下层区域和位于下层区域与上层之间的上层区域,位于下层区域的Cu的金属粒径比位于上层区域的Cu的金属粒径小。
  • 层叠陶瓷电子部件
  • [发明专利]层叠陶瓷电子部件-CN202110415758.1有效
  • 村松谕;富永健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2021-04-16 - 2023-03-28 - H01G4/30
  • 在层叠陶瓷电容器中,外部电极具有基底电极、配置在基底电极上且配置在第1端面上以及第2端面上的下层、以及配置在下层上的上层。基底电极是包含从Ni、Cr、Cu、Ti选择的至少一种的薄膜电极。下层由Cu构成,下层具有位于层叠体侧的下层区域和位于下层区域与上层之间的上层区域,位于下层区域的Cu的金属粒径比位于上层区域的Cu的金属粒径小。
  • 层叠陶瓷电子部件
  • [发明专利]层叠型陶瓷电子元件-CN201410125949.4有效
  • 笹林武久;元木章博;小川诚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2014-03-31 - 2017-04-12 - H01G4/12
  • 在通过在元件主体的规定的面上直接实施来形成层叠陶瓷电容器的外部电极时,存在成为外部电极的膜对元件主体的粘着力低的情况。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层叠型陶瓷电子元件,其中外部电极(16)包括按照覆盖由多个内部电极(4)的露出部形成的露出部分布区域(18)的方式,通过无电解直接形成在元件主体(2)上的第1(20);和通过电解,按照覆盖第1(20)的方式而形成的第2(21)。在从露出部分布区域(18)的边缘到第1(20)的边缘的距离、即第1伸展量E1,与从第1(20)的边缘到第2(21)的边缘的距离、即第2伸展量E2之间,E1/(E1+E2)≤20
  • 层叠陶瓷电子元件
  • [发明专利]电路基板及其制造方法-CN200880114840.3有效
  • 中原阳一郎;池川直人;上村恭平;内野野良幸 -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 2008-11-04 - 2010-09-29 - H05K3/24
  • 电路基板具备绝缘性基板(1)和形成在该绝缘性基板(1)上的电路(3),该电路具有基底层(4)、镀铜(5)、(6)及镀金(7),所述基底层(4)是通过沿电路(3)的轮廓对覆盖在该绝缘性基板(1)表面上的金属薄膜(2)照射激光(L)而按电路(3)的轮廓局部除去金属薄膜(2),从而形成电路图案而成的,所述镀铜(5)、(6)及镀金(7)是在基底层(4)表面上从基底层侧开始依次利用金属而形成的在(6)与镀金(7)之间,具有标准电极电位比Au低的金属的第一中间(8)与镀金相接形成,具有标准电极电位比第一中间的金属高的金属的第二中间(9)与第一中间相接(8)而形成
  • 路基及其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布线电路板的制造方法-CN200410038771.6无效
  • 内藤俊树;山崎博司;大和岳史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2004-05-08 - 2005-04-27 - H05K3/22
  • 一种制造布线电路板的方法,能够提高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同时防止通过形成导体时因材料渗透到保护之下、或者保护被剥离而导致的布线电路板的形成失败。在本方法中,在绝缘底层1上形成导体薄膜2之后,对导体薄膜2施加光致抗蚀剂的液态溶液然后干燥,从而在导体薄膜2上形成第一保护3。然后,对第一保护3粘合地接合光致抗蚀剂薄膜,从而形成第二保护4。之后,通过光刻工艺,使第一和第二保护3、4形成为布线电路图形的反转图形。然后,在暴露的导体薄膜2上,按布线电路图形的形式通过电解形成导体5。然后在第一和第二保护3、4被去除的部位去除第一和第二保护3、4以及导体薄膜2。
  • 布线电路板制造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