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148510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功率分配器的控制方法以及功率分配器-CN201310300868.9在审
  • 王婷婷;柯瑞华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2013-07-17 - 2015-01-21 - H02J7/00
  • 本发明是关于功率分配器的控制方法和功率分配器,功率分配器包括用于输入电流的输入端子,以及输出电流的第一输出端子和第二输出端子,控制方法包括:实时检测输入端子输入的电流;根据输入端子输入的电流和输入端子输入的电压确定功率分配器的当前输入功率,并将当前输入功率与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在当前输入功率低于阈值时,导通第二输出端子的电流输出;在当前输入功率高于阈值时,切断第二输出端子的电流输出。通过本发明,不需要增加功率分配器的额定功率和结构,即可同时为多个充电电流较高的设备进行充电,并且可以防充电功率过高对自身或外部设备造成损坏。
  • 功率分配器控制方法以及
  • [发明专利]一种功率半导体模块封装结构-CN202210771211.X在审
  • 钟华;刘志强;赵慧超;王斯博;王宇;文彦东;于继成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2022-06-30 - 2022-10-04 - H01L23/498
  • 本发明公开一种功率半导体模块封装结构。该结构包括:第一散热板、第一芯片模组及第二芯片模组;第一芯片模组及第二芯片模组对称设置于第一散热板两侧;第一芯片模组包括第一基板、第一功率芯片、第二功率芯片、第一正功率输入端子、第一负功率输入端子及第一相功率输出端子;第二芯片模组包括第二基板、第三功率芯片、第四功率芯片、第二正功率输入端子、第二负功率输入端子及第二相功率输出端子;第一基板、第一功率芯片、第二功率芯片、第一正功率输入端子、第一负功率输出端子及第一相功率输出端子分别与第二基板、第四功率芯片、第三功率芯片、第二负功率输入端子、第二正功率输出端子及第二相功率输出端子对称设置,使得换流路径完全重叠。
  • 一种功率半导体模块封装结构
  • [发明专利]一种功率转换模块及应用其的车载充电机-CN202310831972.4在审
  • 冯颖盈;罗耀文;汪广;何瑶 - 深圳威迈斯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2023-07-07 - 2023-10-13 - H02M7/02
  • 本发明提出一种功率转换模块及应用其的车载充电机,功率转换模块包括壳体、设于壳体的立体水道、主功率板、输入端子、信号端子、LVDC端子、输出端子输入端子、信号端子、LVDC端子、输出端子设于壳体同一侧,输入端子、输出端子分别位于壳体同一侧相对两端;功率转换模块还包括输入滤波板和输出滤波板,输入滤波板、输出滤波板分别设于壳体设有输入端子、输出端子一侧相邻两侧,并分别与输入端子、输出端子电连接;主功率板设于壳体顶端并分别与输入滤波板和输出滤波板电连接本发明提供的功率转换模块将主滤波板拆分为集成度高、尺寸小的输入滤波板和输出滤波板,各端子、水嘴设于壳体同一侧,提高整机功率密度,优化散热、配电布局。
  • 一种功率转换模块应用车载充电机
  • [发明专利]功率放大模块-CN201510090710.2有效
  • 筒井孝幸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2015-02-28 - 2019-01-22 - H03F3/20
  • 本发明的功率放大模块使应对多频带的功率放大模块的制造成本降低。该功率放大模块具有:第1信号输入端子,向该第1信号输入端子输入第1频带的第1无线频率信号;第2信号输入端子,向该第2信号输入端子输入第2频带的第2无线频率信号;第1~第3功率放大器;以及偏置控制电路,第1信号输入端子与第1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子进行电连接,第2信号输入端子与第2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子进行电连接,第1以及第2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子与第3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子进行电连接,偏置控制电路对应于第1以及第2频带中所选择的频带,进行控制以向第1以及第2功率放大器的一方提供偏置电流。
  • 功率放大模块
  • [发明专利]碳化硅功率模块-CN202310678251.4在审
  • 赵斌;宫成;蔡静;李亦非;陶诗洋;杨亚奇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北京鼎诚鸿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2023-06-08 - 2023-09-12 - H01L23/49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化硅功率模块。其中,该模块包括:第一陶瓷基板,上桥臂子单元,下桥臂子单元,正极输入功率端子,负极输入功率端子,第一输出功率端子和第二输出功率端子,其中,上桥臂子单元,下桥臂子单元,正极输入功率端子,负极输入功率端子,第一输出功率端子和第二输出功率端子置于第一陶瓷基板的上表面;正极输入端子和负极输入功率端子分别通过键合线与上桥臂子单元电连接;第一输出功率端子和第二输出功率端子分别通过键合线与下桥臂子单元电连接;上桥臂子单元和下桥臂子单元相邻置于第一陶瓷基板的中心本发明解决了碳化硅功率模块电流分配不均衡、设计复杂度高的技术问题。
  • 碳化硅功率模块
  • [发明专利]一种混动车用功率模块-CN202111159033.7在审
  • 张根成;姚礼军 - 上海道之科技有限公司
  • 2021-09-30 - 2022-02-08 - H01L25/1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动车用功率模块,包括功率模块本体,所述功率模块本体包括绝缘基板及设置在该绝缘基板顶部导电铜层上的功率端子、信号端子、热敏电阻以及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和二极管的芯片部分,绝缘基板的底部设置有散热基板;所述功率端子包括分别设置在绝缘基板上的若干组输入功率端子和输出端功率端子,每相的输入功率端子与输出端功率端子组成一组,且所述输入功率端子和输出端功率端子均通过分叉的矩形阵脚与对应位置的绝缘基板连接,所述输入功率端子包括配套设置的正功率端子和负功率端子,相邻两正负功率端子之间采用高低错位布置的交错式分布结构进行引出;所述绝缘基板外设置有一层注塑外壳。
  • 一种动车用功模块
  • [实用新型]一种混动车用功率模块-CN202122391910.5有效
  • 张根成;姚礼军 - 上海道之科技有限公司
  • 2021-09-30 - 2022-05-06 - H01L25/18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动车用功率模块,包括功率模块本体,所述功率模块本体包括绝缘基板及设置在该绝缘基板顶部导电铜层上的功率端子、信号端子、热敏电阻以及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和二极管的芯片部分,绝缘基板的底部设置有散热基板;所述功率端子包括分别设置在绝缘基板上的若干组输入功率端子和输出端功率端子,每相的输入功率端子与输出端功率端子组成一组,且所述输入功率端子和输出端功率端子均通过分叉的矩形阵脚与对应位置的绝缘基板连接,所述输入功率端子包括配套设置的正功率端子和负功率端子,相邻两正负功率端子之间采用高低错位布置的交错式分布结构进行引出;所述绝缘基板外设置有一层注塑外壳。
  • 一种动车用功模块
  • [实用新型]一种充电桩排线结构-CN201720125908.4有效
  • 温家鹏;李威;宋修明;路其龙;潘天天;闻达 - 北京科佳同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2017-02-10 - 2017-10-27 - B60L11/18
  • 其包括设置在充电桩箱体上的功率母排,功率母排内设置有若干功率线,功率线之间绝缘隔离且叠层排列,功率母排上还设置有若干母排输入端子和母排输出端子,各母排输入端子和母排输出端子分别与功率线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一一对应连接;交流模块的输出端与功率母排的交流输入端子11连接,功率母排的交流输出端子12与功率单元的输入端连接,功率单元的输出端与功率母排的直流输入端子13连接,功率母排的直流输出端子14与直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功率单元接线易于故障检修,和大规模加工生产的充电桩排线结构。
  • 一种充电排线结构
  • [发明专利]使用DC电源的分布式功率收集系统-CN201210253614.1有效
  • M·阿德斯特;L·汉德尔斯曼;Y·戈林;A·菲谢尔夫;G·塞拉 - 太阳能安吉科技有限公司
  • 2012-07-20 - 2013-03-27 - H02J3/38
  • 本发明涉及使用DC电源的分布式功率收集系统,公开了一种用于维持分布式电力系统的可靠性的方法,分布式电力系统包括具有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功率变换器。输入功率输入端子处被接收。输入功率变换为在输出端子处的输出功率。温度在功率变换器中或在功率变换器的环境中被测量。温度信号是响应于温度的输入。通过基于温度信号调节输入功率来控制功率变换。输入功率到输出功率功率变换可被控制以根据预定标准通过在输入端子处设置输入电压或输入电流来最大化输入功率。预定标准之一被配置成基于响应于温度的温度信号来减小输入功率输入功率的调节减小输入电压和/或输入电流,从而降低功率变换器的温度。
  • 使用dc电源分布式功率收集系统
  • [发明专利]使用DC电源的分布式功率收集系统-CN201610946835.5有效
  • M·阿德斯特;L·汉德尔斯曼;Y·戈林;A·菲谢尔夫;G·塞拉 - 太阳能安吉科技有限公司
  • 2012-07-20 - 2021-08-27 - H02J3/38
  • 本发明涉及使用DC电源的分布式功率收集系统,公开了一种用于维持分布式电力系统的可靠性的方法,分布式电力系统包括具有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功率变换器。输入功率输入端子处被接收。输入功率变换为在输出端子处的输出功率。温度在功率变换器中或在功率变换器的环境中被测量。温度信号是响应于温度的输入。通过基于温度信号调节输入功率来控制功率变换。输入功率到输出功率功率变换可被控制以根据预定标准通过在输入端子处设置输入电压或输入电流来最大化输入功率。预定标准之一被配置成基于响应于温度的温度信号来减小输入功率输入功率的调节减小输入电压和/或输入电流,从而降低功率变换器的温度。
  • 使用dc电源分布式功率收集系统
  • [实用新型]准谐振反激变换器及并网逆变器-CN201620102571.0有效
  • 相海涛;黎文;吴月强;刘艳丽 - 晶澳(扬州)太阳能光伏工程有限公司
  • 2016-02-01 - 2016-08-31 - H02M3/338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准谐振反激变换器及并网逆变器,变换器由谐振电容、功率开关、功率变压器和整流二极管组成,并设有用于连接输入电压源输出端的正输入端子和负输入端子以及用于连接输出电压源输入端的正输出端子和负输出端子;正输入端子依次通过功率变压器的原边绕组和功率开关连接负输入端子,负输入端子接地,谐振电容与功率变压器的原边绕组并联,正输出端子依次通过整流二极管和功率变压器的副边绕组连接负输出端子,其中,功率变压器的原边绕组同名端连接正输入端子、副边绕组异名端连接整流二极管的阳极,功率开关的控制端接收外部设备发送的第一PWM信号。
  • 谐振激变并网逆变器
  • [发明专利]电子控制装置,阶跃软啮合起动机及其控制方法-CN201410056344.4有效
  • 栗小云;秦建旭 - 北京佩特来电器有限公司
  • 2014-02-19 - 2015-08-19 - F02N11/08
  • 本发明涉及阶跃软啮合起动机,包括依次连接的电子控制装置、电磁开关和电机,电子控制装置包括控制输入端子、第一输出端子、第二输出端子、第一功率管、第二功率管以及逻辑控制模块。控制输入端子与电磁开关的电源端子连接;第一输出端子连接在电磁开关的吸引线圈和保持线圈首端;第二输出端子与电机的输入端子连接;第一功率管设置在控制输入端子与第一输出端子之间;第二功率管设置在控制输入端子与第二输出端子之间;逻辑控制模块根据起动机的通电时间和起动机的端子电压控制第一功率管及/或第二功率管导通/不导通/截至;第二功率管与电机的输入端子之间设置有限流电阻,以使电机在第二功率管导通时产生阶跃性的扭矩。本发明可有效地提高起动机柔性啮合的成功率及降低异常原因造成的故障率。
  • 电子控制装置阶跃啮合起动机及其方法
  • [实用新型]电子控制装置及阶跃软啮合起动机-CN201420071868.6有效
  • 栗小云;秦建旭 - 北京佩特来电器有限公司
  • 2014-02-19 - 2014-07-23 - F02N11/08
  • 本实用新型涉及阶跃软啮合起动机,包括依次连接的电子控制装置、电磁开关和电机,电子控制装置包括控制输入端子、第一输出端子、第二输出端子、第一功率管、第二功率管以及逻辑控制模块。控制输入端子与电磁开关的电源端子连接;第一输出端子连接在电磁开关的吸引线圈和保持线圈首端;第二输出端子与电机的输入端子连接;第一功率管设置在控制输入端子与第一输出端子之间;第二功率管设置在控制输入端子与第二输出端子之间;逻辑控制模块根据起动机的通电时间和起动机的端子电压控制第一功率管及/或第二功率管导通/不导通/截至;第二功率管与电机的输入端子之间设置有限流电阻,以使电机在第二功率管导通时产生阶跃性的扭矩。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地提高起动机柔性啮合的成功率及降低异常原因造成的故障率。
  • 电子控制装置阶跃啮合起动机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