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8593303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异构单体双模电介质滤波及耦合控制结构-CN202011390668.3有效
  • 吴克利;陈雨良;张妍 - 香港中文大学
  • 2020-12-02 - 2022-02-25 - H01P1/20
  • 本公开涉及异构双模单体电介质滤波和模式耦合控制结构。描述了使用两种异构基模的双模电介质谐振,两个异构模式由单个金属涂覆电介质块内的脊波导谐振和1/2波长或1/4波长金属化柱形谐振支持。每个脊波导谐振和柱形谐振形成双模谐振对。在脊波导谐振和柱形谐振之间设置的耦合控制柱体可调整其耦合量。在同一电介质块中制造多对脊波导/柱形谐振以形成耦合谐振带通滤波,包括用于5G或其它应用的8阶或10阶电介质单体谐振滤波。传输零点可通过馈电探头沿柱形谐振的位置定位和/或通过在两个脊波导谐振间垂直延伸的金属化盲孔或在其间不存在部分宽度或全宽度电介质窗口的两个双模谐振对之间延伸的微带传输线引入。
  • 单体双模电介质滤波器耦合控制结构
  • [实用新型]一种三频微带滤波-CN201220422144.2有效
  • 彭亚涛;张立军;冷永清;官劲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2012-08-23 - 2013-02-13 - H01P1/203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频微带滤波,该滤波包括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所述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呈镜面对称;所述左半部分由第一馈电端口、一第一谐振、一第二谐振和一第三谐振组成;所述右半部分由第二馈电端口、另一第一谐振、另一第二谐振和另一第三谐振组成;所述一第一谐振和所述一第二谐振相互嵌套,所述另一第一谐振和所述另一第二谐振相互嵌套,产生第一通带和第三通带;所述一第三谐振连接于所述第一谐振的中间位置,所述另一第三谐振连接于所述另一第一谐振的中间位置,产生第二通带;该滤波为平面结构,具有体积小、易于制造等特点,可用于不同场合的微波信号选择和传输。
  • 一种微带滤波器
  • [发明专利]梯子型滤波-CN201580032663.4有效
  • 横山仁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2015-04-24 - 2019-03-29 - H03H9/64
  •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不导致大型化的情况下能够减少横模脉动的影响的梯子型滤波。梯子型滤波(1)具有串联臂谐振和多个并联臂谐振,多个并联臂谐振具有与串联臂谐振共同构成通带的第1并联臂谐振、和第2并联臂谐振,第2并联臂谐振中的交叉宽度区域(C)与第1、第2汇流条(11、12)之间的间隙区域(D1、D2)的交叉宽度方向尺寸被设为比第1并联臂谐振中的间隙区域的交叉宽度方向尺寸大,并且第2并联臂谐振谐振频率位于串联臂谐振谐振频率以上的频带。
  • 梯子滤波器
  • [发明专利]弹性波设备及具备该弹性波设备的梯型滤波-CN202180010904.0在审
  • 中村健太郎;冈田真一;木户俊介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2021-01-29 - 2022-09-02 - H03H9/145
  • 弹性波设备(100)具备基板(105)、第一谐振(101)及第二谐振(102)、以及共用反射(REF12)。第二谐振与第一谐振相邻地配置,频率特性与第一谐振不同。第一谐振包括第一IDT电极(IDT1)。第二谐振包括第二IDT电极(IDT2)。共用反射器具有与第一谐振及第二谐振相同或者第一谐振与第二谐振之间的频率特性。第一谐振的高阶模式频率与第二谐振的高阶模式频率之间的差一致。在共用反射的电极指为偶数的情况下,第一IDT电极及第二IDT电极的与共用反射对置的电极指是相同的极性。在共用反射的电极指为奇数的情况下,第一IDT电极及第二IDT电极的与共用反射对置的电极指是相反的极性。
  • 弹性设备具备滤波器
  • [发明专利]一种直排腔电容耦合结构及耦合方法-CN202111487127.7有效
  • 周伟;梁国春;江文权 - 江苏贝孚德通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21-12-08 - 2022-12-30 - H01P1/208
  •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排腔电容耦合结构,包括:滤波本体、第一谐振、第三谐振、第二谐振、第一耦合件、支撑块和第二耦合件;滤波本体上设有腔体,腔体的底部设有第一固定柱、第二固定柱和第三固定柱;第一谐振且位于第一固定柱的一侧;第三谐振位于第三固定柱的一侧;第二谐振位于第二固定柱的一侧;第一耦合件与第一固定柱、第二固定柱和第三固定柱连接;支撑块固定在腔体的底部,且位于第一谐振与第二谐振之间,或位于第二谐振与第三谐振之间,支撑块为绝缘体;第二耦合件固定在支撑块上,第二耦合件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谐振与第二谐振的一侧,或位于第二谐振与第三谐振的一侧。
  • 一种直排腔电容耦合结构方法
  • [发明专利]谐振系统、可调谐激光谐振系统的控制方法-CN202211565246.4在审
  • 张星宇 - 赛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2022-12-07 - 2023-03-28 - G02B6/293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谐振系统,包括N级级联的谐振,N为大于1的整数,每级谐振包括谐振腔和热移相器,每级谐振中,热移相器集成于所述谐振腔上,N级级联的所述谐振中的所述热移相器依次串联连接,第一级谐振中的热移相器的第一端连接预设电压,第N级谐振中的热移相器的第二端接地,相邻两级谐振中的热移相器之间的连接节点接可调电压,N级谐振中的热移相器的电阻均相等。本发明谐振系统能够使得相邻两个谐振腔的相位差变化跟相邻两级所述谐振中的热移相器之间的连接节点接的控制电压成线性关系,简化了游标微环谐振的控制方法,减少所需控制电压数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调谐激光谐振系统的控制方法。
  • 谐振器系统调谐激光器控制方法
  • [发明专利]滤波、多工和电子设备-CN202110651121.2在审
  • 边子鹏 - 诺思(天津)微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 2021-06-10 - 2022-12-13 - H03H9/56
  • 本发明公开了滤波、多工和通信设备。该滤波由多个串联谐振和多个并联谐振组成梯形结构,其中,多个并联谐振包括至少一个大频差并联谐振和至少一个普通并联谐振,大频差并联谐振的串联谐振频率和并联谐振频率均设置在滤波通带以外,普通并联谐振的串联谐振频率设置在通带外低频端、并联谐振频率设置在通带内部,用于形成滤波通带的谐振为采用第一堆叠结构,大频差谐振采用第二堆叠结构,第一堆叠结构的非对称性参数小于第二堆叠结构的非对称性参数。
  • 滤波器多工器电子设备
  • [发明专利]天线装置以及无线装置-CN201580052834.X有效
  • 佐山稔贵;园田龙太;井川耕司 - AGC株式会社
  • 2015-10-02 - 2020-10-30 - H01Q5/392
  • 一种天线装置,具备:接地平面;第一谐振,其向与所述接地平面分离的方向延伸,并连接于馈电点;以及第二谐振,其与所述第一谐振分离地配置,其中,所述接地平面具有以沿着所述第二谐振的方式形成的缘部,在所述第一谐振和所述接地平面上形成谐振电流,所述第二谐振通过所述第一谐振进行谐振来作为辐射导体发挥功能,所述第一谐振的前端部位于金属部的附近,所述第二谐振具有谐振频率互不相同的多个电长度。
  • 天线装置以及无线
  • [发明专利]滤波、多工及射频前端模组-CN202310785336.2在审
  • 李飞龙;杜波 - 锐石创芯(重庆)科技有限公司
  • 2023-06-29 - 2023-09-19 - H03H9/64
  • 本发明涉及一种滤波、多工及射频前端模组,包括:串联臂谐振,连接在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并联臂谐振,一端连接于所述串联臂谐振,另一端连接于接地端;第一谐振;所述串联臂谐振包括第二谐振,所述第一谐振与所述第二谐振并联;所述第一谐振的反谐振频率小于所述并联臂谐振谐振频率,以在所述滤波通带外的低频阻带上产生传输零点,进而提高滤波对低频侧的带外抑制水平。本发明的设置无需采用提高滤波的阶数或者提高并联臂谐振与串联臂谐振的电容比的方式,即可提高滤波对特定频段的带外抑制水平,从而可以实现在不影响插损以及增大滤波体积的基础上,提高对特定频段的带外抑制水平
  • 滤波器多工器射频前端模组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