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081714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使用LED的发光装置-CN02802477.X有效
  • 杉本胜;山口昌男;桥本拓磨;西冈浩二;横谷良二;木村秀吉;村上忠史;盐滨英二 -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 2002-07-26 - 2003-12-31 - H01L33/00
  • 发光装置(10)具有:安装基板(1)、面朝下安装在安装基板(1)上的发光元件(2)、不与发光元件(2)接触而面对发光元件(2)的光输出面(S)的荧光部件(3)以及来自发光元件(2)的光经荧光部件(3)入射并向装置外部配光的光学部件从发光元件(2)发出的光向荧光部件(3)入射,激发荧光体,荧光体射出波长不同于入射光的光。荧光部件(3)不吸收而透过荧光部件(3)的来自发光元件(2)的光和由荧光体发出的光入射到光学部件(4)上并被配光。荧光部件(3)不接合在发光元件(2)上,因此,不会因热传导而受接收发光元件(2)的热,从而抑制由发热引起的劣化。面朝下安装能够在不接触发光元件(2)的范围内使荧光部件(3)及光学部件(4)靠近发光元件(2)。结果,能延长易劣化的荧光体或包含荧光体的树脂的寿命,并能有效取出光,同时,可向规定方向配光。
  • 使用led发光装置
  • [发明专利]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CN201710628512.6有效
  • 岩仓大典 - 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2017-07-28 - 2021-11-05 - H01L33/50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元件及其制造方法,该发光装置能够提高光的输出与显色性。发光装置(100)具有:作为基座的封装(2)、配置于封装(2)的发光元件(1)、覆盖发光元件(1)的侧面并含有将发光元件(1)发出的光转换为发光峰值波长比发光元件(1)的发光峰值波长长的光的第一荧光体的第一波长转换部件(3)、以及覆盖发光元件(1)的上表面及封装(2)并含有将发光元件(1)发出的光转换为发光峰值波长比发光元件(1)的发光峰值波长长且比第一荧光体的发光峰值波长短的光的第二荧光体的第二波长转换部件(4)。第二波长转换部件(4)的、覆盖封装(2)的部分上,发光元件(1)的上表面的高度上的第二荧光体的浓度小于发光元件(1)的下表面的高度上的第二荧光体的浓度,第二荧光体将第一荧光体的发光峰值波长的光进行反射。
  • 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发光模块及照明装置-CN201410112745.7无效
  • 近藤和也 - 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
  • 2014-03-24 - 2015-03-18 - H01L33/50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模块以及照明装置。所述该发光模块包括第一发光元件、第一荧光体、第二荧光体、及第二发光元件。第一荧光体将第一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转换为与该第一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不同的颜色的光。第二荧光体将第一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转换为与该第一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及第一荧光体所转换的光不同的颜色的光。第二发光元件发出与第一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及第一荧光体所转换的光不同的颜色的光。另外,第二发光元件的光量为将第一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第一荧光体所转换的光、第二荧光体所转换的光、及第二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混合而成的光的相对于温度变化的色温的变化量成为400开尔文以内的光量。
  • 发光模块照明装置
  • [发明专利]检查装置及检查方法-CN202080025039.2在审
  • 中村共则 - 浜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 2020-01-29 - 2021-11-12 - H01L21/66
  • 检查装置是对形成有多个发光元件的样品进行检查的检查装置,该多个发光元件包含第1发光元件及配置于该第1发光元件的周边的第2发光元件,且上述检查装置具备:激发光源,其产生照射至样品的激发光;相机,其对来自样品的荧光进行摄像;及控制装置的判定部,其基于由相机摄像的来自第1发光元件荧光及来自第2发光元件荧光,计算来自第1发光元件荧光的相对亮度,通过将基于来自第1发光元件荧光的绝对亮度及相对亮度的计算值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而进行第1发光元件的好坏判定。
  • 检查装置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白光二极管-CN200510090308.0无效
  • 许波;张军平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2005-08-12 - 2007-02-14 - H01L33/00
  • 一种白光二极管,该白光二极管包括发光元件、光致发光荧光体,其中,在发光元件和光致发光荧光体之间还包括透明物质层。由于采用了在发光元件和光致发光荧光体之间涂覆一层透明物质,使发光元件和光致发光荧光体不直接接触,有效改善了发光元件外所包覆的荧光粉的稳定性,减缓了荧光粉的光衰减,所以这种白光二极管具有使用寿命长、稳定性好的特点
  • 一种白光二极管
  • [发明专利]显示面板及操作显示面板-CN202180047104.6在审
  • 佐藤宗彦 - 无为研究所株式会社
  • 2021-07-20 - 2023-04-25 - G09F9/30
  •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操作显示面板,能够在实现装置薄型化的同时,提高发光时的可视性来支持更高精细的显示器,并且能够以低成本制造。其具备:不含荧光体的发光元件二维排列而成的发光元件阵列基板;层叠在该发光元件阵列基板上的荧光体片材或荧光体树脂基材;层叠在荧光体片或荧光体树脂基材,并在发光元件的光轴方向上形成导光路的导光路形成基材;以及覆盖导光路形成基材的出射面侧的不透明薄层或者是具备:不含荧光体的发光元件二维排列的发光元件阵列基板;层叠在发光元件阵列基板上、并在发光元件的光轴方向上形成导光路的导光路形成基材;层叠在导光路形成基材上的荧光体片或荧光体树脂基材;以及覆盖荧光体片或荧光体树脂基材的出射面侧的不透明薄层
  • 显示面板操作
  • [发明专利]白光发光装置-CN200610168308.2有效
  • 周大为;林治民;杨智杰;庄世任 - 亿光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2006-12-18 - 2008-06-25 - H01L33/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光发光装置,至少包括发光元件、第一荧光材料以及第二荧光材料。发光元件可发出具有第一放射波长的光。第一荧光材料覆设在发光元件上,其中此第一荧光材料经由发光元件激发后发出具有第二放射波长的光,且此第一荧光材料系由氮氧化合物所组成。第二荧光材料也覆设在发光元件上,其中此第二荧光材料经由发光元件激发后发出具有第三放射波长的光,此第二荧光材料系由氮氧化合物所组成,且第一放射波长的光、第一放射波长的光、以及第三放射波长的光混成白光。
  • 白光发光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荧光粉的发光二极管的封装方法-CN201110146403.3有效
  • 黄鹏;廖深财;王汉锋;秦娟 - 红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2011-06-01 - 2012-12-05 - H01L33/00
  • 一种基于荧光粉的发光二极管的封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配置荧光粉浆悬浮液;在面发光元件表面涂覆荧光粉浆悬浮液;将涂覆有荧光粉浆悬浮液的面发光元件进行干燥;待荧光粉浆悬浮液干燥后,在干燥的荧光粉浆上再涂覆硅胶;将涂覆有硅胶的面发光元件进行固化。本发明的封装方法,通过在面发光元件表面先涂覆荧光粉浆悬浮液,待其干燥后再涂覆硅胶的方式,使荧光粉直接沉积到面发光元件表面,因此,能够与面发光元件更紧密的结合,有利于面发光元件的出光和散热,在能够控制结温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地控制荧光粉的温度,达到控制荧光粉激发效率的目的。
  • 一种基于荧光粉发光二极管封装方法
  • [发明专利]检查装置及检查方法-CN202080025090.3在审
  • 中村共则 - 浜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 2020-01-29 - 2021-11-09 - H01L21/66
  • 检查装置是对形成有多个发光元件的样品进行检查的检查装置,具备:激发光源,其产生照射至样品的激发光;相机,其对来自发光元件荧光中较基准波长更长的波长的荧光进行摄像;及控制装置,其基于由相机所摄像的荧光判定发光元件的好坏;且基准波长是发光元件的正常荧光光谱的峰波长加上正常荧光光谱的半峰全宽所得的波长。
  • 检查装置方法
  • [发明专利]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以及发光元件的制造装置-CN201280020115.6有效
  • 池内宏树;伊藤知规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2012-03-21 - 2017-05-10 - H01L33/50
  •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示例的白色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利用由含有树脂和荧光体的含荧光体树脂材料(202)所形成的含荧光体树脂构件来覆盖发光二极管芯片(102),该白色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向含荧光体树脂材料(202)照射蓝色激光(201)的照射工序;对由所照射的蓝色激光(201)所激励出的来自荧光体的荧光发光(203)的荧光强度进行测定的测定工序;以及在发光二极管芯片(102)上涂布与所测定到的荧光强度相对应的量的含荧光体树脂材料由此,能够提供一种能避免光导出效率降低、并能减少各个发光元件的色度偏差的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以及发光元件的制造装置。
  • 发光元件制造方法以及装置
  • [实用新型]用于荧光检测的微流控芯片及包含其的荧光检测系统-CN202320161754.X有效
  • 陈建发;郝成龙;谭凤泽;朱健 - 深圳迈塔兰斯科技有限公司
  • 2023-01-18 - 2023-08-29 - G01N21/64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荧光检测的微流控芯片及包含其的荧光检测系统,属于荧光检测的技术领域。所述微流控芯片包括基板、激发光调控元件荧光会聚元件;其中,所述基板内形成有供检测对象通过的微流通道;所述激发光调控元件与所述荧光会聚元件分别位于基板的两个相邻的表面上;所述激发光调控元件包括第一超透镜,用于将激发光的光束直径缩小,以使所述激发光的光斑直径与检测对象的直径相匹配;所述荧光会聚元件用于接收并且会聚所述检测对象包含的荧光物质被激发光激发所产生的荧光;并且,所述激发光调控元件的光轴、所述荧光会聚元件的光轴以及所述微流通道三者相交该微流控芯片集成度高,促进了荧光检测系统的小型化,提高了检测精确度。
  • 用于荧光检测微流控芯片包含系统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