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200766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团形绿茶制备方法及其制品-CN201310428571.0有效
  • 林志宾 - 林志宾
  • 2013-09-18 - 2014-01-08 - A23F3/0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团形”绿茶制备方法,该方法以成品绿茶散茶作为原料茶,具体步骤为:1)将原料茶加湿软化,并将软化好的原料茶模压成“团形”;2)通过真空抽湿,并辅以微波加热和冷却手段,将所述“团形”干燥至预定含水率,得到所需的“团形”绿茶。本发明为将绿茶散茶制成“团形”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技术途径,而“团形”绿茶则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绿茶冲品饮方式,并为人们品饮绿茶提供了便利。
  • 绿茶制备方法及其制品
  • [其他]风味绿茶冷饮料的制造方法-CN86105293无效
  • 汪锦邦 -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 1986-08-13 - 1988-03-02 - A23L2/38
  • 本发明为用绿茶或者鲜绿茶叶为主要原料制造风味绿茶冷饮料的生产技术。自古茶叶热沏饮用,优点很多,至今仍深受人们欢迎,但不适室外及旅游等场合饮用,更不能长期保存。为了克服这种情况。本发明研究了以绿茶或者鲜绿茶叶为主要原料,采用专有配方和特定操作制造风味绿茶冷饮料的方法。本品长期存放,色、香、味不变,风味不减。
  • 风味绿茶饮料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保健绿茶及其加工方法-CN201510236678.4有效
  • 陈光明;陈恩学 - 贵州夜郎古畔茶业有限公司
  • 2015-05-11 - 2018-04-27 - A23F3/14
  • 本发明涉及绿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保健绿茶及其加工方法,通过将奇雅子、甘草、海藻等加入到绿茶制备中,再将柿子叶、马黛茶、绿茶混合一起精加工获得绿茶产品,并通过原料配比过程的配比控制,使得相互组分之间的主要成分发生协同作用,进而增强了绿茶的保健功效,提高了绿茶的品质;再者,结合对绿茶制备工艺中的技术参数以及采用的工艺操作步骤,使得各原料之间的组分能够相互融洽,并在制备过程中发生复杂的微观生化反应,进而丰富绿茶的营养价值,提高绿茶的品质。
  • 一种保健绿茶及其加工方法
  • [发明专利]风味绿茶冷饮料的制造方法-CN86105293.5无效
  • 汪锦邦 -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 1986-08-13 - 1990-05-09 - A23F3/16
  • 本发明为用绿茶或者鲜绿茶叶为主要原料制造风味绿茶冷饮料的生产技术。其古茶叶热沏饮用,优点很多,至今仍深受人们欢迎,但不适室外及旅游等场合饮用,更不能长期保存。为了克服这种情况,本发明研究了以绿茶或者鲜绿茶叶为主要原料,采用专有配方和特定操作制造风味绿茶冷饮料的方法。本品长期存放,色、香、味不变,风味不减。
  • 风味绿茶饮料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青稞绿茶饮品-CN201010554892.1无效
  • 熊晓倩 - 熊晓倩
  • 2010-11-10 - 2012-07-04 - A23F3/16
  •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以青稞和绿茶水为主要原料,而制成的青稞绿茶饮品,原料包括青稞水提取物、绿茶叶水提取物,青稞水提时青稞与水的重量份配比是青稞∶水=1∶10-20,绿茶叶水提时绿茶叶与水的重量份配比是绿茶叶∶水=1∶20-40,青稞水提取物与绿茶水提取物的重量份配比为:1∶0.5-50。本发明既有青稞的营养,又有绿茶的口感,克服单纯青稞茶口味单一的问题。
  • 青稞绿茶饮品
  • [发明专利]一种绿茶饮料及其制备工艺-CN202011203318.1在审
  • 左光丽 - 左光丽
  • 2020-11-02 - 2021-01-01 - A23F3/16
  • 本发明涉及饮料制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绿茶饮料及其制备工艺,绿茶饮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固体原料和液体加入到制备腔内;S2:使的固体原料在制备腔内进行上下方向的移动和自身的转动;S3:对制备腔进行加热;S4:将制备好的绿茶饮料放出,清洁使用过的固体原料,准备下一次绿茶饮料的制备;该绿茶饮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绿茶茶叶5份、枸杞子2份、蜂蜜2份、党参1份、红枣2份、余量为水。
  • 一种绿茶饮料及其制备工艺
  • [发明专利]绿茶紧压茶制备方法及其制品-CN201310533401.9有效
  • 林志宾 - 林志宾
  • 2013-11-01 - 2014-01-22 - A23F3/0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茶紧压茶制备方法,该方法以成品绿茶散茶作为原料茶,具体步骤为:1)将原料茶加湿软化,并将软化好的原料茶模压成预定形状;2)通过真空抽湿,并辅以光波加热和/或微波加热和冷却手段,将模压成预定形状的原料茶干燥至预定含水率,得到所需的绿茶紧压茶。本发明绿茶紧压茶打破了以往成品绿茶只能是散茶的传统,提高了茶叶的耐压性,方便了茶叶的运输、携带,降低了茶叶的存放条件。
  • 绿茶紧压茶制备方法及其制品
  • [发明专利]一种绿茶及其加工方法-CN201510236667.6有效
  • 陈光明;陈恩学 - 贵州夜郎古畔茶业有限公司
  • 2015-05-11 - 2018-04-27 - A23F3/14
  • 本发明涉及绿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绿茶及其加工方法,通过将奇雅子、甘草、海藻等加入到绿茶制备中,再将红茶、薄荷叶、茶叶混合一起制备绿茶,并通过原料配比过程的配比控制,使得相互组分之间的主要成分发生协同作用,进而增强了绿茶的保健功效,提高了绿茶的品质;再者,结合对绿茶制备工艺中的技术参数以及采用的工艺操作步骤,使得各原料之间的组分能够相互融洽,并在制备过程中发生复杂的微观生化反应,进而丰富绿茶的营养价值,提高绿茶的品质。
  • 一种绿茶及其加工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绿茶加工工艺-CN201310159169.7在审
  • 蔡邦红;曹泳;蔡佳杰 - 贵州都云毛尖茶叶有限公司
  • 2013-04-20 - 2014-10-22 - A23F3/06
  • 本发明涉及一种绿茶加工工艺,属于茶叶加工工艺。所述的绿茶加工工艺,是将采摘后的新鲜茶叶摊晾后,在-20℃~6℃温度条件下冷冻6~24小时;冷冻后的茶叶原料先进行萎凋6小时;萎凋完成后,测算茶叶原料中的含水量,并计算干燥茶叶原料所需的时间;在真空微波设备中对茶叶原料进行干燥,干燥至茶叶原料中的含水量为3%-6%,即制得绿茶成品。采用本发明所述工艺制得的绿茶制得的绿茶条索紧细,白毫显露,色泽翠绿,汤色绿黄明亮清澈,营养丰富,冷、热纯净水都可冲泡,茶香持久。
  • 一种绿茶加工工艺
  • [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绿茶碾碎机-CN202020873908.4有效
  • 邱勤勤;邱新华;方翔 - 安徽宁清茶业有限公司
  • 2020-05-22 - 2021-04-16 - A23F3/1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绿茶碾碎机,包括碾碎箱,所述碾碎箱顶端安装有进料斗,所述碾碎箱内侧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撑管,且两个所述支撑管固定连接有同一内箱,所述碾碎箱顶端内箱壁上固定安装有导板,且导板底侧端正对内箱箱腔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由进料斗导入的绿茶原料预先导入内箱中,在烘干机输送热风,且配合搅拌作用,可对内箱中绿茶原料预先烘干,这样利于提高烘干效率,利于节约时间,且利于后续对绿茶研磨效率,此外内箱上连通安装有吸尘器的导尘管,绿茶原料中粉尘杂质通过升降网板过滤出后输送走,经过烘干除尘后绿茶再充分碾碎,这样可对输入的茶叶原料预先进行除尘除杂,不容易将杂质混入绿茶粉中,保证绿茶粉品质。
  • 一种高效绿茶碾碎
  • [发明专利]红花绿茶低糖饮料-CN200810168542.4无效
  • 赫广才 - 赫广才
  • 2008-09-28 - 2009-03-04 - A23F3/14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花绿茶低糖饮料,与普通绿茶低糖饮料相比,本发明是在普通绿茶低糖饮料基础上进行加工生产而成的。普通绿茶低糖饮料是将绿茶经过纯净水浸提,调和天然蜂蜜、白砂糖、维生素C等制成的饮料。所运用的原料是为纯净水、绿茶、天然蜂蜜、白砂糖、维生素C、食用香精等。生成的绿茶低糖饮料是一种普通绿茶低糖饮料。而红花绿茶低糖饮料是在普通绿茶低糖饮料的浸提原料中增加了红花绒而新生成的一种红花绿茶低糖饮料。它不但是一种绿茶低糖饮料,还是红花绿茶低糖饮料,它的优点是这种饮料通过浸提红花绒,使该饮料含有红花浸提液,它对人体有预防心脑血管病、提高免疫力、抗癌、美容等功效。
  • 红花绿茶低糖饮料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