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3631787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半导体性单壁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CN201210075759.7有效
  • 李杰;姜开利;范守善 - 清华大学;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2012-03-21 - 2013-09-25 - H01L21/02
  • 一种半导体性单壁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基体,该基体具有一第一表面;提供一单壁碳纳米管薄膜结构,将该单壁碳纳米管薄膜结构设置于所述基体的第一表面,所述单壁碳纳米管薄膜结构包括多个金属性单壁碳纳米管和半导体性单壁碳纳米管;将一高分子材料层设置于所述单壁碳纳米管薄膜结构上,形成一复合结构,所述高分子材料层包覆单壁碳纳米管中的每一个金属性单壁碳纳米管和每一个半导体性单壁碳纳米管;将所述复合结构放置于一电磁波环境中,除去包覆金属性单壁碳纳米管的高分子材料层,使金属性单壁碳纳米管暴露;除去所述金属性单壁碳纳米管;除去包覆半导体性单壁碳纳米管的高分子材料层,得到半导体性单壁碳纳米管
  • 半导体性单壁碳纳米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电子器件及其制造方法-CN200380103349.8无效
  • 丸山竜一郎;阿多诚文;白石诚司 - 索尼株式会社
  • 2003-11-05 - 2005-12-21 - H01L29/786
  • 绝缘栅极场效应晶体包括多壁碳纳米管(10),其中,多壁碳纳米管(10)具有外部半导体碳纳米管层(1)以及部分被外部半导体碳纳米管层(1)所覆盖的内部金属化碳纳米管层(2)。金属源电极(3)和金属漏电极(5)与半导体碳纳米管层(1)的两端相接触,而金属栅极电极(4)与金属化碳纳米管层(2)相接触。在半导体碳纳米管层(1)和金属化碳纳米管层(2)之间的空间作为栅极绝缘层使用。包括外部半导体碳纳米管层(1)和内部金属化碳纳米管层(2)的两层选自多壁碳纳米管碳纳米管层。这些层都处理成适用于用于作为多壁碳纳米管(10)使用的形式。
  • 电子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场发射电子源的制备方法-CN200810066127.8有效
  • 魏洋;刘亮;范守善 - 清华大学;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2008-03-19 - 2009-09-23 - H01J9/02
  • 一种场发射电子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碳纳米管薄膜,该碳纳米管薄膜中的碳纳米管沿同一方向延伸排列;提供一第一电极和一第二电极,将碳纳米管薄膜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上,该碳纳米管薄膜中碳纳米管从第一电极向第二电极延伸;通过使用有机溶剂处理该碳纳米管薄膜,形成多个碳纳米管线;将该碳纳米管线通电流加热熔断,得到多个碳纳米管针尖;提供一导电基体,将一碳纳米管针尖设置于该导电基体上,形成一场发射电子源。
  • 发射电子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多取向碳纳米管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CN202110858072.X在审
  • 冯红丽;张玲;辛培培;邓飞;李雪松 - 深圳烯湾科技有限公司
  • 2021-07-28 - 2021-11-12 - B32B9/00
  • 本申请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取向碳纳米管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本申请提供的多取向碳纳米管复合膜包括两层以上层叠的碳纳米管取向薄膜,且相邻两层碳纳米管取向薄膜的取向交叉,制备方法具体步骤:S1:获取碳纳米管取向薄膜;S2:将两张以上的碳纳米管取向薄膜层叠处理,且相邻两层碳纳米管取向薄膜之间的取向交叉形成夹角θ;S3:将上述层叠后的碳纳米管取向薄膜致密后得到多取向碳纳米管复合膜;本方法将碳纳米管取向薄膜沿不同方向层叠致密,从而解决单张碳纳米管取向薄膜在垂直轴向方向的电磁屏蔽效能弱的问题,使得多取向碳纳米管复合膜在各个方向的电磁屏蔽效能一致,增大多取向碳纳米管复合膜的总屏蔽效能。
  • 一种取向纳米复合及其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碳纳米管扁丝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备装置-CN201610807889.3在审
  • 赵静娜;黄玉耀;张骁骅;勇振中;李达;金赫华;李清文 - 苏州捷迪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 2016-09-07 - 2017-02-08 - D02J1/22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碳纳米管扁丝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备装置,所述碳纳米管扁丝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引出碳纳米管原纱束;将碳纳米管原纱束依次半绕包于线速度顺序增大的至少四个滚轴上,以使碳纳米管原纱束被牵伸;其中,碳纳米管原纱束于至少四个滚轴之间呈S形延伸,以使至少两个滚轴可分别抵撑碳纳米管原纱束的相对两侧;得到碳纳米管扁丝。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逐级牵伸的方法,大大提高碳纳米管扁丝的制备速率;碳纳米管扁丝中碳纳米管沿扁丝轴向取向排列,在使用过程中减小了方向性的问题;碳纳米管扁丝呈扁平状,其内部碳纳米管间的结合程度较高且密度增大;在使用过程中碳纳米管扁丝之间、或与树脂的接触面积增大,提高界面结合性能。
  • 纳米管扁丝及其制备方法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碳纳米管催化臭氧化水处理方法-CN201310411413.4无效
  • 高嵩 - 高嵩
  • 2013-09-11 - 2015-03-18 - C02F1/78
  • 碳纳米管催化臭氧化水处理方法:待处理水先进行预处理,再进行碳纳米管催化臭氧化处理,然后经后处理即出水,其特征在于碳纳米管催化臭氧化过程中催化剂碳纳米管与臭氧的摩尔比为0.01~5∶1,臭氧投加量为0.1~1000mg/L,催化臭氧化反应器中水流速度为1~20m/h,臭氧和碳纳米管与水的接触时间为30s~300min;其中碳纳米管为负载活性物的单壁碳纳米管、双壁碳纳米管、多壁碳纳米管、定向生长碳纳米管和/或碳纳米纤维。
  • 一种纳米催化臭氧水处理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高度水溶性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CN200510016888.9无效
  • 陈春海;胡南滔;周宏伟;党国栋 - 吉林大学
  • 2005-06-17 - 2006-02-15 - C01B31/02
  • 本发明属于纳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度水溶性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包括碳纳米管的酸化纯化处理、碳纳米管的酰氯化以及碳纳米管的接枝三个步骤。本发明是在不破坏碳纳米管的高度长径比及其电子价带结构等性质的基础上,通过化学修饰将赖氨酸接枝到碳纳米管管壁和端口上,从而赋予碳纳米管高度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其在水中的溶解度高达30mg/ml。具体是将碳纳米管置于HNO3中回流,除去碳纳米管中存在的杂质金属催化剂颗粒,并且将碳纳米管羧基化,碳纳米管的酰氯化处理是将纯化碳纳米管置于SOCl2中回流,使带有羧基的碳纳米管完全酰氯化,最后再通过碳纳米管上的酰氯基团与接枝物赖氨酸分子中的氨基发生酰胺化反应实现的。
  • 一种高度水溶性纳米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碳纳米管灯丝及其制备方法-CN200310103042.X有效
  • 韦进全;朱宏伟;张先锋;李延辉;丁俊;吴德海;魏秉庆 - 清华大学
  • 2003-10-31 - 2004-10-27 - H01K1/06
  • 一种碳纳米管灯丝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碳纳米材料应用技术领域。为了开发碳纳米管的电学和光学方面的优异性能,推进碳纳米管的实用化进程,解决钨丝发光效率较低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纳米管灯丝,所述灯丝是由单壁或双壁碳纳米管制成的。该灯丝的制备方法,包括前序纯化处理步骤,然后将单壁碳纳米管长丝或双壁碳纳米管膜放入丙酮或者酒精溶液中充分浸润;将单壁碳纳米管长丝或双壁碳纳米管膜从丙酮或者酒精溶液中取出,待丙酮或者酒精挥发后,双壁碳纳米管膜自然形成一束致密的碳纳米管长丝;在外力的作用下使单壁或双壁碳纳米管长丝的粗细沿着长度方向均匀;烘干后即得到灯丝。本发明制备的碳纳米管灯丝的阈值电压低,发光效率高,亮度高。
  • 一种纳米灯丝及其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高导电性单壁碳纳米管纤维的制备方法-CN202010977663.4有效
  • 刘畅;焦新宇;侯鹏翔;成会明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2020-09-17 - 2022-04-05 - D01F9/12
  • 本发明涉及碳纳米管纤维制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高导电性单壁碳纳米管纤维的制备方法。采用浮动催化剂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具有高质量、大长径比的单壁碳纳米管。使用过氧化氢对高质量单壁碳纳米管进行预分散。使用氯磺酸溶解单壁碳纳米管制备出单壁碳纳米管液晶,将单壁碳纳米管液晶注射进入丙酮凝固浴中得到成型的单壁碳纳米管纤维。本发明使用过氧化氢对浮动催化剂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高质量单壁碳纳米管进行预分散,再使用氯磺酸分散单壁碳纳米管获得定向排列的碳纳米管液晶,规避了传统单壁碳纳米管分散工艺中的超声处理对碳纳米管结构的破坏,同时提高了纤维中碳纳米管的定向性和密实化程度
  • 一种具有导电性单壁碳纳米纤维制备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