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781020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闪速炼铁与煤制气的一体化装置及方法-CN201610487514.3有效
  • 曲迎霞;邢力勇;张立;邹宗树 - 东北大学
  • 2016-06-29 - 2018-02-16 - C21B13/14
  • 一种闪速炼铁与煤制气的一体化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炉体及上、中、下层喷枪;炉体内的自由空间设有炉料入口和煤气出口;上层喷枪、中层喷枪和下层喷枪的出口分别位于自由空间、层空间和层空间与铁水层空间的交界处;层空间设有出口,铁水层空间连通出铁口。方法为正常生产时,加入粉矿和熔剂;排出熔和铁水;上层喷枪向自由空间吹氧;中层喷枪向层同时喷吹粉煤和氧气;下层喷枪向炉内界面处同时喷吹粉煤和氧气,炉顶煤气从煤气出口排出并进入除尘净化系统。
  • 一种炼铁煤制气一体化装置方法
  • [实用新型]高炉储-CN202023108305.4有效
  • 赵金秋;邓乐锐;秦颖;王丽丽;董战春;王司言 - 北京联合荣大工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2020-12-22 - 2021-09-21 - C21B7/14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炉储沟,包括:沟本体,沟本体的底部内侧壁为阶梯式结构,且阶梯式结构的高度由上游向下游逐渐降低,沟本体内部的流道宽度由上游向下游逐渐增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炉储沟,通过对沟本体的渐扩式改造,有利于促进铁水和熔快速流至后段区域,避免冲击能量在落点周围区域过于集中,能够减轻对沟落点部位耐材的冲击,延长沟使用寿命;通过对沟本体底部的阶梯式改造替换现有技术中的光滑平面和连续坡度设计,由于阶梯式结构的存在,可以有效阻止沟本体内的铁水及熔的回流,减少涡流的产生,减轻铁水及熔对沟底及侧壁耐火材料的冲刷,有效地延长储沟的使用寿命。
  • 高炉储铁式铁沟
  • [发明专利]综合利用铜尾的方法和系统-CN201610203115.X有效
  • 刘占华;王欣;曹志成;薛逊;吴道洪 - 江苏省冶金设计院有限公司
  • 2016-03-31 - 2018-01-02 - C22B15/00
  • 本发明提出了综合利用铜尾的方法和系统,其中,综合利用铜尾的方法包括将铜尾、还原剂、添加剂和粘结剂进行混合和预处理,以便得到物料球团;将物料球团进行高温焙烧,以便得到焙烧产物和氧化锌粉尘;将焙烧产物进行磨矿和磁选处理,以便得到含铜铁粉;使含铜铁粉和一氧化碳发生反应,以便得到气态五羰基和固态;将合成气反应装置进行减压冷却,使气态五羰基转化为液态五羰基,以便得到固液混合物;将固液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液态五羰基和固态尾;将液态五羰基进行气化和分解,以便得到金属铁粉和一氧化碳;以及将固态尾进行细磨和浮选处理,得到铜精矿和尾矿。利用该方法可以实现铜尾中锌、铜和的有效分离。
  • 综合利用铜尾渣方法系统
  • [发明专利]一种黄钠的综合利用方法-CN201210385922.X无效
  • 邓洪民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012-10-12 - 2013-01-23 - C22B7/00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黄钠的综合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用1~10g/L的硫酸溶液按3~10:1的液固质量比,将黄钠中的有价金属浸出,获得浸出和含有有价金属的浸出液;(2)将浸出在400~700℃焙烧5~10h;(3)将焙烧后的用水洗涤至洗涤后水pH=5~7,即得氧化铁产品。本发明提出浸出、焙烧新工艺,回收中的镍钴铜,同时将转化为应用领域广,市场需求巨大的氧化铁产品;工艺流程短,加工成本低,适宜大规模应用;提高了镍钴铜冶炼的有价金属回收率;实现开路,有望彻底解决黄钠大量堆存的问题
  • 一种黄钠铁矾渣综合利用方法
  • [发明专利]处理的方法和系统-CN201610622745.0在审
  • 吴佩佩;古明远;王敏;曹志成;薛逊;吴道洪 - 江苏省冶金设计院有限公司
  • 2016-08-01 - 2016-11-09 - C22B7/04
  • 本发明公开了处理的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1)将进行烘干处理;(2)将干料与煤粉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物料;(3)将混合物料供给至转底炉的进料区,使得混合物料依次经过转底炉的预热区、中温区和高温区进行分解还原并且中温区和高温区分别设置烧嘴,得到含有氧化银、氧化铅和氧化锌的烟尘以及熔融状态的金属化物料,熔融状态的金属化物料经出料区设置的水冷装置后被螺旋刮料机排出;(4)将金属化物料进行磨矿磁选处理,得到金属铁粉和尾。该方法不仅解决了大量堆积污染环境的问题,而且实现了中的铅锌银等有价金属的有效回收利用,并且铅锌银的脱出率在95%以上,的回收率达85%以上。
  • 处理铁矾渣方法系统
  • [发明专利]一种含钒刚玉冶炼钒铁合金的方法-CN202111423365.1在审
  • 景涵;陈海军;尹丹凤;高雷章 -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 2021-11-26 - 2022-04-15 - C22B7/04
  • 本发明涉及冶金技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含钒刚玉冶炼钒铁合金的方法。该方法包括:(1)将含钒刚玉、硅和石灰混合后加入冶炼炉中,通电冶炼,当炉渣中钒含量降至0.1%以下时除去80%炉渣,硅的加入量为配硅系数理论值的1.5‑1.7倍;(2)加入含钒刚玉、硅和石灰,通电冶炼,当炉渣中钒含量降至0.1%以下时除去80%炉渣,硅的加入量为配硅系数理论值的1.1‑1.3倍;(3)重复步骤(2)分期冶炼N次;(4)加入五氧化二钒、石灰和进行精炼,当钒铁合金液中钒含量为48‑52%时,同出,浇铸、冷却,得到钒和含钒。该方法能够充分回收刚玉中的钒,同时得到的钒铁合金中钒的含量高,杂质含量低。
  • 一种刚玉冶炼铁合金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低碳钢冶炼终点高效利用方法-CN202310221070.9在审
  • 汪晛;金海兵;夏金魁;韦泽洪 - 宝武集团鄂城钢铁有限公司
  • 2023-03-09 - 2023-06-06 - C21C5/35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碳钢冶炼终点高效利用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低碳钢冶炼终点造高FeO炉渣,至终FeO达到35‑40%,R为2.8‑4.0;(2)留及不溅操作,留量为50‑58Kg/t,冶炼终点停止顶吹氧,转炉底弱吹氩气;(3)延长兑时间,兑前不加废钢;(4)兑过程高效脱磷,兑开始后,将气体流量调整为400‑500L/min,将底吹气体切换为CO,整个兑过程持续底吹CO;(5)兑结束后,底吹气体切换为氩气,氩气流量提高至850‑950L/min,持续搅拌2‑3min完成持续脱磷,总脱磷率可达到35‑45%;本发明方法刻意提高低碳钢冶炼终点炉渣中FeO含量至35‑40%,利用冶炼流程特点,通过合理的留操作及调整兑模式
  • 一种低碳钢冶炼终点高效利用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附炭粉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工程化应用-CN202210727633.7在审
  • 童裳慧;李莲 - 中晶城康资源再生利用技术有限公司
  • 2022-06-22 - 2023-08-08 - C02F3/28
  • 本申请涉及餐厨和厨余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附炭粉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工程化应用,包括以下步骤:(1)取沼,将沼进行加热烘干处理,将烘干后的沼进行研磨,得到沼颗粒;(2)将所述沼颗粒进行加热炭化得到原生炭材料;(3)将所述原生炭材料进行冷却,然后将铁盐附着到原生炭材料上,得到混合物;(4)将混合物加热活化,待冷却后研磨成粉,得到附炭粉剂。本申请附炭粉剂的制备方法能够降提高沼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降低附炭材料制备成本,同时制备的附炭能够用于提高餐厨、厨余厌氧消化产沼效率,解决附炭材料难以工程化应用的难题。
  • 一种附铁炭粉剂及其制备方法工程应用
  • [发明专利]一种电磁约束高炉出铁装置-CN202310477313.5在审
  • 洪建国;张玉文;耿淑华;鲁雄刚 - 上海大学
  • 2023-04-28 - 2023-09-15 - C21B7/1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约束高炉出铁装置,包括耐火孔道,作为熔融的出铁通道;耐火孔道的外周布置有电磁约束系统,电磁约束系统具有线圈、并通过高频交变电流产生电磁力,将熔融悬浮约束在耐火孔道内部、并控制熔融的流动本发明的高炉出铁通道里的受电磁力的约束,悬浮在耐火孔道内部,不与耐火孔道的内壁直接接触,不会受到出铁过程中的机械冲刷侵蚀,孔道能长期维持;通过电磁力部分代替传统堵铁口作业和开铁口作业中炮泥的作用,减少了辅材的消耗,减低了运行成本;减少了人机的接触,消除了人身安全风险;通过调节电磁力大小,实现堵铁口或开铁口操作,及熔融的排出速度的调节与控制。
  • 一种电磁约束高炉出铁装置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