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894314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高效节能火花塞-CN201110428231.9无效
  • 金兴明 - 苏州科赫节能火花塞有限公司
  • 2011-12-19 - 2013-06-19 - H01T13/20
  • 一种高效节能火花塞,电极与铜芯的间隙距离采用0.25mm间隙,放电面积配置在0.1-0.92mm之间,电极采用镍镉合金金属材料,绝缘磁芯采用高硬度碳化硅材质,金属壳体带有螺纹,用于拧入气缸,壳体内装有绝缘体,中心电极贯通在绝缘体内,中心电极上端的接线螺母连接从分电盘过来的高压电线,壳体的下端面焊有接地电极,中心电极与接地电极之间有0.6-1.0毫米的间隙,高压电经过这个间隙入地就会进发出火花点燃混合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间隙电极火花塞在电压恒定的条件下可保持持续点火,能够使燃料发挥95%以上的能效。
  • 一种高效节能火花塞
  • [发明专利]具有容器接口的用于覆盖流体间隙的盖-CN201680067338.6有效
  • T·帕劳德;D·霍夫梅耶;A·R·克普夫-西尔;A·萨格 - 帝肯贸易股份公司
  • 2016-02-10 - 2022-01-07 - B01L3/00
  • 提供了一种在用于操纵液体部分或液滴中的样本的数字流体系统(16)中使用的盖(10)。该数字流体系统(16)包括具有电极阵列(24)的第一基板(18)和用于控制选择并用于向数个所述电极提供用于通过电浸润操纵液体部分或液滴的电压的中央控制单元(20)。具有间隙高度的工作间隙(30)被定位成平行于电极阵列(24)并且在第一和第二疏水表面(26,28)之间,这两个疏水表面(26,28)至少在数字流体系统(16)的操作期间彼此面对。盖(10)在一侧包括所述第二疏水表面(28)而在另一侧包括至少一个容器接口(32),该至少一个容器接口(32)包括至少一个锥体(34)。锥体(34)的内表面被形成以提供与所插入的容器喷嘴(36)的外表面的密封形式配合接触,液体能借助该喷嘴穿过在盖(10)中形成且与每一锥体(34)和间隙(30)互连的流体入口孔(38)来转移。
  • 具有容器接口用于覆盖流体间隙
  • [发明专利]用于间隙热光电装置的通道散热器-CN201480022594.4有效
  • E·布朗 - MTPV动力公司
  • 2014-03-14 - 2019-06-04 - H01L31/052
  • 用于保持冷侧发射极的低温以提高亚微米间隙热光电电池单元结构的效率的方法和装置。热光电电池单元结构可以包括由动力机构压缩在一起的多个层以使得亚微米间隙尺寸是相对恒定的,尽管与相对恒定的亚微米尺寸相比层边界未必是基本平坦的。分层结构包括热侧热发射极,其具有被由间隔物保持尺寸的亚微米间隙与光电电池表面间隔开的表面。相对亚微米间隙的光电电池的表面被压缩地抵靠通道散热器的表面,相对光电电池的通道散热器的表面被压缩地抵靠平坦金属板层和压缩层。
  • 用于间隙光电装置通道散热器
  • [实用新型]一种平面针及针贴-CN202220877520.0有效
  • 李成国;冷钢;马永浩;陈锦永;陈莲华;李燕芬 - 优微(珠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2022-04-15 - 2022-09-13 - A61M37/00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面针,包括基底层和针,针设在基底层上。针包括尖部、中部和根部,尖部朝向根部的方向平行于基底层。针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第一侧壁平行于基底层,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的连接处和基底层之间存在间隙,第三侧壁连接基底层。针能够绕第三侧壁与基底层的连接处翻转并穿过间隙,以使第三侧壁翻转至与基底层平行。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针贴。其有益效果是,尖部朝向根部的方向与基底层基底层延伸方向相同,成型槽中的尖部槽朝向根部槽的方向为水平方向,减小成型槽的深度,并减小成型槽的最大深度和最大长度的比值,便于向尖部槽内灌注载药液,并减小针成型后与成型槽间的脱模阻力
  • 一种平面微针贴
  • [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碳氢燃料的双喷口平板式微燃烧室-CN201120163413.3无效
  • 潘剑锋;周俊;邵霞;范宝伟 - 江苏大学
  • 2011-05-20 - 2012-01-18 - F23C6/0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尺度燃烧新能源利用领域中基于碳氢燃料的双喷口平板式微燃烧室,有两个相同的正方体结构的燃烧室,每个燃烧室的上壁面正中间设有出口,每个燃烧室的相对的两侧壁面正中间各设有一个左、右进口,两个燃烧室沿高度方向间隙叠放且各自的出口相面对面,两个燃烧室之间的间隙形成尾气排放空腔,燃料入口速度方向与左、右进口的中心轴线方向形成的进口入射角θ为18~22°;充分利用了燃烧室空间,在微小尺度容腔内实现大流量的高效燃烧,更好地实现了燃烧的扩散性,且在较低的流量下就可燃烧,提高了尺度燃烧的极限范围,利于燃烧室装置的进一步微小化。
  • 一种基于碳氢燃料喷口平板式微燃烧室
  • [发明专利]一种实现零泄漏非接触的多端面组合式机械密封-CN201310563469.1在审
  • 陈汇龙;吴强波;刘志斌;左木子;徐成 - 江苏大学
  • 2013-11-14 - 2014-02-05 - F16J15/34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环与静环之间具有多端面并通过凹腔、间隙通道、泵送槽的组合作用,实现零泄漏、非接触的机械密封。这种机械密封摩擦副的不同端面上分别开设一些微凹腔或泵送槽,利用凹腔和泵送槽的动压效应实现非接触,利用不同端面间的间隙通道(或带有迷宫)降低泄漏介质的压力,利用泵送槽的泵送效应减少泄漏量或达到零泄漏。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利用不同端面的表面造型结构和间隙通道的组合实现零泄漏、非接触,改善运行过程中的润滑性能。同时,通过不同端面的不同密封间隙实现良好的开、停车密封,对减少机械密封的热变形和防颗粒磨损也有一定的效果,适用于一切液体介质的高参数机械密封领域。
  • 一种实现泄漏接触多端组合式机械密封
  • [发明专利]制作棱镜型反光材料的设备及其方法-CN201710140121.X在审
  • 陆亚建;王玉明;陈德荣 - 常州华日升反光材料有限公司
  • 2017-03-10 - 2017-06-20 - B29C41/26
  • 本发明提供制作棱镜型反光材料的设备及其方法,包括模具辊,模具辊表面具有呈凹凸状连续精密棱镜阵列结构的镍板,淋膜装置将光敏树脂涂在模具辊表面,从动压辊将光敏树脂压入其凹凸间隙,橡胶刮刀作用于从动压辊,涂布牵引辊部分浸在容纳有紫外线光敏树脂的盛料槽内并带动薄膜从盛料槽中涂上光敏树脂传递到模具辊,钢制刮刀作用于薄膜上的光敏树脂,从动压辊作用于模具辊上的薄膜表面模压,紫外线光敏树脂填满模具辊的凹凸间隙,紫外线光固化装置固化光敏树脂使其牢固附着在薄膜上本发明助于排除模具辊凹凸间隙的空气,光敏树脂填满棱镜间隙,提高成型速度、产品质量、生产效率。
  • 制作棱镜反光材料设备及其方法
  • [实用新型]制作棱镜型反光材料的设备-CN201720229170.6有效
  • 陆亚建;王玉明;陈德荣 - 常州华日升反光材料有限公司
  • 2017-03-10 - 2017-10-24 - B29C41/26
  • 本实用新型提供制作棱镜型反光材料的设备,包括模具辊,模具辊表面具有呈凹凸状连续精密棱镜阵列结构的镍板,淋膜装置将光敏树脂涂在模具辊表面,从动压辊将光敏树脂压入其凹凸间隙,橡胶刮刀作用于从动压辊,涂布牵引辊部分浸在容纳有紫外线光敏树脂的盛料槽内并带动薄膜从盛料槽中涂上光敏树脂传递到模具辊,钢制刮刀作用于薄膜上的光敏树脂,从动压辊作用于模具辊上的薄膜表面模压,紫外线光敏树脂填满模具辊的凹凸间隙,紫外线光固化装置固化光敏树脂使其牢固附着在薄膜上,剥离辊作用于模具辊右侧面带走固化的光敏树脂。本实用新型助于排除模具辊凹凸间隙的空气,光敏树脂填满棱镜间隙,提高成型速度、产品质量、生产效率。
  • 制作棱镜反光材料设备
  • [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型颅内导管取栓装置-CN202221609270.9有效
  • 单亚丽;宋杰;李真 - 常州凯尼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2022-06-27 - 2022-12-23 - A61B17/22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型颅内导管取栓装置,包括管身、应力缓冲件、导管座以及取栓支架,所述管身包括同轴套设的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和外管的近端分别与所述导管座粘接,所述应力缓冲件套设于所述管身与所述导管座连接的位置处;所述内管和外管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取栓支架预留于所述间隙内;所述取栓支架包括从近端到远端依次连接的支撑杆、编织丝以及导向头,所述支撑杆的近端从所述间隙中穿出并延伸至所述导管座的外侧。本申请通过将取栓支架预留在管身的间隙内,直接将导管送入血栓处后,即可操作取栓支架进行取栓,省略了现有技术中的撤出导丝以及将取栓支架推入微导管的步骤,从而降低了操作难度,缩短了手术耗时。
  • 一种复合型颅内微导管装置
  • [发明专利]微细电化学加工的自适应进给控制系统-CN202211300483.8在审
  • 张建华;高洪;杜欣如;康伟健;杨志远;高世平;李鲁;葛红宇 - 南京工程学院
  • 2022-10-24 - 2023-01-24 - G05B13/04
  • 本发明公开了微细电化学加工的自适应进给控制系统,包括上位控制单元、加工控制单元、宏运动机构、运动机构、纳秒脉冲电源和纳秒脉冲在线检测电路;加工控制单元接收、执行用户指令,执行必要的采集、计算、驱动操作,实现预定算法;由加工控制单元得到监测加工电流和实际间隙;纳秒脉冲在线检测电路包括信号拾取与转换电路和采集与控制电路,用于加工电流的脉冲参数检测与加工间隙的断/短路状况判别,表征加工间隙,形成进给反馈,实现加工进给的闭环控制;利用宏运动机构和运动机构分别实现大行程运动和细微进给;由此实现微细电化学加工间隙的精确控制,达到稳定间隙乃至恒间隙加工,满足微细加工工艺要求。
  • 微细电化学加工自适应进给控制系统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