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3047566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多级驱动电渗泵装置-CN201320086065.3有效
  • 桂林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2013-02-26 - 2013-07-31 - B01L3/0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级驱动电渗泵装置,包括集成在控芯片上的流体和电极微,流体连接所泵送流体的进口或出口,或为的一部分;电极微对称分布在流体的两侧,其内部填充液态金属,形成微电极,电极微道具有液态金属注射入口和出口,入口和出口分别连接可控电源模块,以在流体的泵区驱动的两端分别形成高电势和低电势;流体包括一根或两根平行设置的,一根泵区驱动串联组成,两根之间连通相互平行且并联设置的泵区驱动。本装置电极结构简单、可控性好、稳定性高、抗干扰能力强、低电压驱动;并且,驱动增加,能够实现高流量泵。
  • 多级驱动电渗微泵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多结构复合式异型肋液冷散热均温装置-CN202110979664.7在审
  • 郑师晨;徐尚龙;任维泽;徐冲;叶鑫龙 - 电子科技大学
  • 2021-08-24 - 2021-11-26 - H05K7/2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结构复合式异型肋液冷散热均温装置,属于芯片散热领域,包括肋液冷散热器和均温装置,肋液冷散热器包括相互拼合的散热器盖板和散热器基板,均温装置包括相互拼合的芯体和底板,散热器基板与芯体相互拼合,空腔内设置有主流主流共同形成相变回路,内设置有肋结构。通过本发明通过相互拼合的肋液冷散热器和均温装置,整个散热结构紧凑,整体噪声较小,增大了散热性能和均温性能;对整体发热源进行道规划,采用主流串并联结合的方式,本发明适用于任意分布不均匀热源的情形,本发明能够有效解决分布不均、发热不均的热源芯片的散热均温问题。
  • 一种结构复合异型微肋液冷散热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控原理的硬度可调控模型的3D打印装置及方法-CN202110875847.4在审
  • 焦志伟;胡力;丁玉梅;杨卫民 - 北京化工大学
  • 2021-07-30 - 2021-09-24 - B29C64/209
  •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控原理的硬度可调控模型的3D打印装置及方法,装置由流注射泵、入口管道、加热器、滑块、打印头等组成,流注射泵设置S通道和H通道双通道,入口管道连接流注射泵、加热器和打印头,打印头安装在滑块上,滑块可以安装在任一三维导轨上即组成一套完整的3D打印设备。打印头内的分为入口混合,其中入口尺寸为毫米级,混合尺寸为微米级,混合的两个进口交错设计,与出口结合形成Y型结构。本发明打印头内的分为两,口径为毫米级和微米级,能够实现在极短响应时间内切换材料的打印硬度,可以降低非均质材料打印的打印成本,并具有更广的材料适用性。
  • 一种基于微流控原理硬度调控模型打印装置方法
  • [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控原理的硬度可调控模型的3D打印装置-CN202121766012.7有效
  • 焦志伟;胡力;丁玉梅;杨卫民 - 北京化工大学
  • 2021-07-30 - 2022-01-07 - B29C64/209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控原理的硬度可调控模型的3D打印装置,由流注射泵、入口管道、加热器、滑块、打印头等组成,流注射泵设置S通道和H通道双通道,入口管道连接流注射泵、加热器和打印头,打印头安装在滑块上打印头内的分为入口混合,其中入口尺寸为毫米级,混合尺寸为微米级,混合的两个进口交错设计,与出口结合形成Y型结构。本实用新型打印头内的分为两,口径为毫米级和微米级,能够实现在极短的响应时间内切换材料的打印硬度,可以降低非均质材料打印的打印成本,并具有更广的材料适用性。
  • 一种基于微流控原理硬度调控模型打印装置
  • [实用新型]一种空调外机散热装置-CN202022871827.3有效
  • 刘婵 -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 2020-12-01 - 2021-08-24 - F24F1/24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外机散热装置,包括冷却工质流入管、冷却工质流出管、冷却工质循环管、循环泵以及散热板,所述冷却工质循环管设在冷却工质流入管和冷却工质流出管之间,所述散热板内设有若干组,每组包括入口道出口和若干个散热,散热为相互平行的波浪型微管,所述散热设在入口道出口之间,相邻之间的中的入口道出口相反方向位置设置,所述冷却工质流入管分别与入口相连,所述冷却工质流出管分别与道出口相连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中的散热装置采用多条通道结构的通道结构,通过波浪型散热通道以及交替结构设计,受热面积均匀合理,大大增加了热交换面积,散热量大,大大提高冷却效率,能有效迅速降低电控盒中PCB
  • 一种空调散热装置
  • [发明专利]散热结构及方法-CN201510989157.6有效
  • 毕小斌;姚建可;丁庆 - 深圳市华讯方舟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华讯方舟科技有限公司
  • 2015-12-24 - 2017-09-29 - H05K7/20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给基板散热的散热结构及方法,该结构包括散热板,该散热板内设置有第一,该第一划定出第一和第二,所述第一在所述第一道上构成相对低温区,所述第二在所述第一道上构成相对高温区,所述散热结构进一步包括第二,该第二划定出第A和第B,所述第A构成所述第二的相对高温区,所述第B构成所述第二道上的相对低温区,所述第二的第B对应所述第一的第二的位置设置本发明通过采用第二进一步降低第一的相对高温区如出口区所对应的基板的温度,使基板各处温度分布均匀,同时提高了冷却效率。
  • 微流道散热结构方法
  • [实用新型]散热结构-CN201521097443.3有效
  • 毕小斌;姚建可;丁庆 - 深圳市华讯方舟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华讯方舟科技有限公司
  • 2015-12-24 - 2016-05-11 - H05K7/20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给基板散热的散热结构,该结构包括散热板,该散热板内设置有第一,该第一划定出第一和第二,所述第一在所述第一道上构成相对低温区,所述第二在所述第一道上构成相对高温区,所述散热结构进一步包括第二,该第二划定出第A和第B,所述第A构成所述第二的相对高温区,所述第B构成所述第二道上的相对低温区,所述第二的第B对应所述第一的第二的位置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第二进一步降低第一的相对高温区如出口区所对应的基板的温度,使基板各处温度分布均匀,同时提高了冷却效率。
  • 微流道散热结构
  • [发明专利]电渗泵装置-CN201910794995.6有效
  • 桂林;王荣航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2019-08-27 - 2021-10-29 - B01L3/00
  • 本发明涉及控技术领域,提供电渗泵装置,包括多孔介质;第一流体,位于多孔介质的第一侧,且在第一流体的端部形成有第一驱动;第二流体,位于多孔介质的第二侧,且在第二流体的端部形成有第二驱动;电极微,独立于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设置,在第一驱动和第二驱动之间形成电势差。该电渗泵装置通过在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之间设置多孔介质增大了电渗泵装置的背压,扩大了其使用范围,流动稳定性好、填充难度小、体积小且易集成。并且可避免因电极和流体接触所引起的电解、气泡和焦耳热的产生,无需考虑气泡对流堵塞引起的流速减小与流动缓慢。
  • 电渗微泵装置
  • [实用新型]一种电渗泵装置-CN201520307786.1有效
  • 高猛;桂林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2015-05-13 - 2015-11-11 - B01L3/00
  •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渗泵装置,包括集成在控芯片上互不接触的流体和电极微,流体包括用于泵送流体的泵区驱动,电极微设于泵区驱动的两端,且与泵区驱动成角度交错设置;电极微的内部填充有液态金属,电极微道上设有用于液态金属进出的注射入口和注射出口,注射入口或注射出口连接有可控电源模块,可控电源模块用于在泵区驱动的两端形成电势差。本实用新型的电渗泵装置具有电极结构简单、加工制作方便、成本低廉、可控性好、稳定性高、易于集成、抗干扰能力强、低电压驱动等诸多优点。
  • 一种电渗微泵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控检测芯片-CN202010223588.2在审
  • 盛况;关一民 - 上海新微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2020-03-26 - 2021-09-28 - B01L3/00
  • 本发明提供一种控检测芯片,包括板、泵、正面遮盖层、背面遮盖层及多个阀,其中,所述板正面设有检测凹腔、废液凹腔及多个加样凹腔,背面设有泵凹腔,所述加样凹腔底部设有上下贯穿所述板的入液孔,所述泵放置于所述泵凹腔内,所述阀与所述入液孔至少有一形状互补,当所述阀插入所述入液孔中时,所述加样凹腔内的液体无法通过所述入液孔流向所述板背面的。本发明的控检测芯片具有稳定可靠的,并配置有泵及简易可操作的阀,可方便实现通道液路的切换,通过阀与泵的协调工作,可方便控制样本等试剂流过检测凹腔的体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定量测出样本中的待测物质的浓度
  • 一种微流控检测芯片
  • [实用新型]一种控检测芯片-CN202020410437.3有效
  • 盛况;关一民 - 上海新微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2020-03-26 - 2020-10-30 - B01L3/00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控检测芯片,包括板、泵、正面遮盖层、背面遮盖层及多个阀,其中,所述板正面设有检测凹腔、废液凹腔及多个加样凹腔,背面设有泵凹腔,所述加样凹腔底部设有上下贯穿所述板的入液孔,所述泵放置于所述泵凹腔内,所述阀与所述入液孔至少有一形状互补,当所述阀插入所述入液孔中时,所述加样凹腔内的液体无法通过所述入液孔流向所述板背面的。本实用新型的控检测芯片具有稳定可靠的,并配置有泵及简易可操作的阀,可方便实现通道液路的切换,通过阀与泵的协调工作,可方便控制样本等试剂流过检测凹腔的体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定量测出样本中的待测物质的浓度
  • 一种微流控检测芯片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