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065443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多层陶瓷电容器及其制作方法-CN200610003511.4无效
  • 李贵钟;全炳镐 -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 2006-02-05 - 2006-09-13 - H01G4/30
  •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多层陶瓷电容器及其制作方法,该电容器包括由具有能够与电介质同时烧结的熔融温度的金属形成的内电极、电介质外电极。根据本发明的多层陶瓷电容器包括多个电介质薄片、多个内电极和外电极,所述内电极的材料为具有能够与电介质同时烧结的熔融温度的金属,所述内电极形成于电介质层之间,以使各个内电极的一端曝露于电介质层的一个端面;所述外电极与内电极曝露的一端电连接,以使外电极厚度小,使内电极与电介质能够同时烧结。
  • 多层陶瓷电容器及其制作方法
  • [实用新型]臭氧发生器-CN202021408724.7有效
  • 唐孟春 - 珠海康易鑫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 2020-07-16 - 2021-05-11 - C01B13/11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臭氧发生器,包括电介质管、外电极及内电极。其中电介质管两端密封,设有进气孔与出气孔。外电极为金属管,套设于所述电介质管外,用于连接低压内电极设置于所述电介质管内部,用于连接高压。其中内电极包括多个电极管,多个电极管间隔设置于电介质管内。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臭氧发生器,以金属管套设于电介质管外作为连接低电压的外电极,可以有效防止电介质管爆裂。
  • 臭氧发生器
  • [发明专利]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CN202111002746.2在审
  • 王景皓 - 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 2021-08-30 - 2023-05-16 - H10B12/00
  • 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所述形成方法,在支撑层和牺牲层中形成若干电容孔后,在电容孔的侧壁表面形成外电极层;在外电极层侧壁表面形成电介质层;去除外电极层之间剩余的牺牲层,在去除剩余的牺牲层的位置形成空腔;在电介质层的表面以及电容孔的底部表面形成内电极层;形成填充满空腔的第一导电层,第一导电层与所述外电极层接触;在内电极层上形成填充满剩余的电容孔的第二导电层。由于先在电容孔的侧壁形成外电极层,然后在外电极层表面形成电介质层,在形成空腔后,在电介质层的表面以及电容孔的底部表面形成内电极层,使得内电极的一侧表面能被电介质层与外电极层的双层结构支撑,因而内电极层也不会或者不容易产生弯曲而发生短路
  • 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 [发明专利]具有多种电容量的电容器-CN201510257394.3在审
  • 杜红炎;陈仁政;孙淑英 - 北京元六鸿远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2015-05-19 - 2015-08-19 - H01G5/011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多种电容量的电容器,包括电介质片、外电极和内电极,所述电介质片上印制有内电极,所述电介质片交互层叠设置,其中奇数层的电介质片为第一电介质片,偶数层的电介质片为第二电介质片,所述第一电介质片上的内电极和/或第二电介质片上的内电极至少分为不导通的两段电极,将所述第一电介质片和所述第二电介质片上的每段电极分别引出形成端电极,将所述端电极封装形成外电极。这便可以根据对电容容值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外电极进行接线,实现了在一个电容器上改变接线,就能提供多种容值,能满足客户对不同容值的需求,通用性好,适用范围广,同时,可以在电路中替代几颗电容器,大大缩小了电路板尺寸和用户的库存压力
  • 具有多种容量电容器
  • [发明专利]多层陶瓷电容器以及用于安装该多层陶瓷电容器的板-CN201310053254.5有效
  • 朴珉哲;朴祥秀;安永圭;李炳华 -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 2013-02-19 - 2016-11-02 - H01G4/30
  • 一种多层陶瓷电容器,包括:陶瓷本体,该陶瓷本体内堆叠有多个电介质层,该多个电介质层的平均厚度为0.2μm到2.0μm;工作层,工作层包括多个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形成为交替地暴露于陶瓷本体的两个端表面并且之间插入有电介质层以形成电容;上覆盖层,上覆盖层形成在工作层的上方;下覆盖层,下覆盖层形成在工作层的下方并且比上覆盖层厚;以及第一外电极和第二外电极,第一外电极和第二外电极形成为覆盖陶瓷本体的两个端表面,其中,电介质层由电介质颗粒构成,以及当电介质层的平均厚度定义为td、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的平均厚度定义为te且电介质颗粒的平均颗粒尺寸定义为Da时,满足Da≤td/3和0.2μm<te<(td)1/2
  • 多层陶瓷电容器以及用于安装
  • [发明专利]多层陶瓷电容器及其制作方法-CN200610003510.X无效
  • 李贵钟;吴龙洙;金镇龙 -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 2006-02-05 - 2006-09-27 - H01G4/30
  •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通过喷墨涂布同时涂布内电极和外电极的多层陶瓷电容器。一种多层陶瓷电容器的制作方法,所述多层陶瓷电容器包括第一外电极、电介质、内电极和第二外电极,该方法包括同时涂布第一外电极、内电极和第二外电极,所述内电极与第一外电极连接且形成于使电介质的一侧的一部分开口的电介质内陷部分、通过喷墨涂布与第一外电极一体形成的。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多层陶瓷电容器的制作方法通过一体涂布内电极和外电极解决了接触问题,并减少了工艺步骤。
  • 多层陶瓷电容器及其制作方法
  • [发明专利]臭氧放电管-CN202110881069.X有效
  • 彭冉;张杰;李佳;龙芳芳 - 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
  • 2021-08-02 - 2022-08-05 - C01B13/11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臭氧放电管,包括:内电极和外电极、及用于对内电极和外电极进行防护以防被臭氧氧化的电介质总管。电介质总管的第一端沿轴向内凹延伸形成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内安装通道,电介质总管的第二端沿轴向内凹延伸形成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反应通道,且内安装通道位于反应通道内并与反应通道隔断,电介质总管第一端的外壁上还设有与反应通道连通的进气口内电极布设于内安装通道中,外电极连接于电介质总管的外壁面上,外电极与内电极配合作用,使由进气口引入反应通道的反应气体反应产生臭氧。本发明的臭氧放电管,内电极和外电极不会被臭氧分子氧化,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 臭氧放电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