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113340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体化反应非能动流道系统及应用方法-CN201310322188.7有效
  • 秦忠;宋丹戎;李庆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2013-07-30 - 2013-11-13 - G21C15/18
  • 本发明公开了一体化反应非能动流道系统及应用方法,一体化反应非能动流道系统,包括反应和反应堆堆坑,以及位于反应和反应堆堆坑之间的环形主屏蔽墙,反应堆堆坑位于主屏蔽墙下方,反应位于主屏蔽墙上方;反应和反应堆堆坑通过L型流道连通,流道靠近反应堆堆坑的一端设置有挡风板,反应顶部开有气体释放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非能动流道结构可为一体化反应在LOCA事故后以非能动方式淹没坑,冷却反应压力容器,维持反应压力容器的完整性,防止反应压力容器被芯熔融物熔穿,为反应堆堆芯长期冷却提供注入流量,并可消除一体化反应堆堆超压及氢气集聚爆炸的风险。
  • 一体化反应堆能动堆腔流道系统应用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熔盐及其运行方法-CN202110892885.0在审
  • 朱贵凤;邹杨;严睿;郭威;陈金根;康旭忠;邹春燕;马玉雯;周波 -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 2021-08-04 - 2021-12-03 - G21C15/1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熔盐及其运行方法。该熔盐包括容器、泵和换热装置;该容器的内部自下而上设有下室、与该容器同轴的芯、上室和顶盖,下室和芯通过与容器内径相同的下支撑板分割,芯和上室通过与容器内径相同的上支撑板分割;芯的内径小于容器的内径,芯的外壁面与容器的内壁面形成环形空间;换热装置包括U型换热管,U型换热管设于环形空间内,U型换热管的入口端和出口端穿过顶盖,在容器的外部,与冷却介质管路连接;泵设于上室中,用于驱动下室中的熔盐燃料经芯向上室流动本发明的熔盐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 一种熔盐堆及其运行方法
  • [发明专利]塑胶制品自动挤料压缩设备-CN201210126621.5有效
  • 黄虹宾;凌中水;潘莹;梁业兴 - 深圳大学
  • 2012-04-27 - 2012-09-19 - B29C45/56
  •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胶制品自动挤料压缩设备,带的模具、向内注入填料的挤料装置、将内填料压缩至模内并在模具冷却过程中向持续加压的压缩装置,与模具模连通,容积大于模具模容积通过在模具上设置与模连通的,先将高温的填料通过挤料装置注入内,再将模具移至压缩装置下方,通过压缩装置向内持续加压,模具在冷却过程中,内的填料能够持续向模补料,以填补因模内填料收缩时产生的空隙
  • 塑胶制品自动压缩设备
  • [实用新型]塑胶制品自动挤料压缩设备-CN201220184146.2有效
  • 黄虹宾;凌中水;潘莹;梁业兴 - 深圳大学
  • 2012-04-27 - 2013-01-30 - B29C45/56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胶制品自动挤料压缩设备,带的模具、向内注入填料的挤料装置、将内填料压缩至模内并在模具冷却过程中向持续加压的压缩装置,与模具模连通,容积大于模具模容积通过在模具上设置与模连通的,先将高温的填料通过挤料装置注入内,再将模具移至压缩装置下方,通过压缩装置向内持续加压,模具在冷却过程中,内的填料能够持续向模补料,以填补因模内填料收缩时产生的空隙
  • 塑胶制品自动压缩设备
  • [发明专利]集流式双流程超临界水冷-CN201310042981.1有效
  • 张宏亮;罗英;李翔;范恒;刘晓;周禹;李燕;杜华;陈训刚;王留兵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2013-02-04 - 2013-05-15 - G21C13/036
  • 本发明公开了集流式双流程超临界水冷,包括反应压力容器、出口热套管(204)及设置在反应压力容器内的内构件,反应压力容器与内构件之间构成有环及接通环的下室,内构件内设有上腔体、出口蒸汽、集流及接通上腔体的混合腔体,上腔体与环接通,集流与下室接通,出口热套管(204)与出口蒸汽接通,反应压力容器设有接通环的进口接管(107)及接通出口热套管(204)的出口接口管(103),混合腔体和出口蒸汽均通过燃料组件与集流接通。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实现,并通过设计为双流程芯结构,避免了过多的流程导致芯安全系数降低的风险。
  • 集流式双流临界水冷
  • [实用新型]集流式双流程超临界水冷-CN201320062494.7有效
  • 张宏亮;罗英;李翔;范恒;刘晓;周禹;李燕;杜华;陈训刚;王留兵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2013-02-04 - 2013-07-10 - G21C15/1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集流式双流程超临界水冷,包括反应压力容器、出口热套管(204)及设置在反应压力容器内的内构件,反应压力容器与内构件之间构成有环及接通环的下室,内构件内设有上腔体、出口蒸汽、集流及接通上腔体的混合腔体,上腔体与环接通,集流与下室接通,出口热套管(204)与出口蒸汽接通,反应压力容器设有接通环的进口接管(107)及接通出口热套管(204)的出口接口管(103),混合腔体和出口蒸汽均通过燃料组件与集流接通。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实现,并通过设计为双流程芯结构,避免了过多的流程导致芯安全系数降低的风险。
  • 集流式双流临界水冷
  • [发明专利]核电厂反应堆堆结构及建造方法-CN201210171408.6无效
  • 鲁勤武;刘少松 -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
  • 2012-05-29 - 2012-10-03 - G21C13/0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厂反应堆堆结构及建造方法,结构包括多个彼此连接成圆柱体的子模块,每一子模块包括外面板、内面板和连接于内外面板之间的肋板,外面板、内面板和肋板都为钢板;建造方法的步骤为:建造反应混凝土基础及利用钢板预制结构,所建造的反应混凝土基础包括混凝土堆基座;将预制的结构安装就位到混凝土堆基座;向就位的结构内浇筑混凝土。本发明将原在施工现场逐层施工的混凝土堆改为钢板-混凝土构造,从而实现了结构的工厂化制造和现场快捷浇注,提高了核电厂反应堆堆建造的施工进度和质量,缩短了核电厂建造的工期。
  • 核电厂反应堆堆结构建造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