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性炭纤维表面改性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8123523.9 申请日: 1998-10-07
公开(公告)号: CN1066499C 公开(公告)日: 2001-05-30
发明(设计)人: 刘朗;李开喜;凌立成;张碧江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主分类号: D01F11/10 分类号: D01F11/10;C01B31/08
代理公司: 中国科学院山西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张承华,魏树巍
地址: 030001*** 国省代码: 山西;1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一种活性炭纤维(ACF)表面改性的方法,是将市售的或制备的ACF用空气或氧气于250—550℃下氧化0.5—4h后,再在N#-[2]保护下升温至700—1200℃,在该温度下停留1—2h后自然冷却即得改性ACF。本发明操作简单,重现性好,所得ACF的表面性质容易控制,可增强用不同方法制备的不同比表面积的ACF在O#-[2]和H#-[2]O存在下脱除SO#-[2]的活性。$#!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活性炭 纤维 表面 改性 方法
【主权项】:
1.一种活性炭纤维表面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将制备的或市售的活性炭纤维放入高温炉中,在N2保护下升温到250-550℃;(2)将N2切换成氧气或空气在上述温度下氧化0.5-4h;(3)将氧气或空气切换成N2升温到700-1200℃,保持1-2h,最后在N2保护下自然冷却即得改性ACF。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98123523.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碳纤维表面处理电解组件-202022181648.7
  • 谈源;王志刚;陈香伟;吴超;李红兰;刘苏赟 - 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2020-09-28 - 2021-06-11 - D01F11/10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碳纤维表面处理电解组件,包括:电解槽、设置在所述电解槽上方的盖板、驱动所述盖板相对靠近或远离所述电解槽的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包括沿所述电解槽宽度方向设置的龙门架、驱动所述龙门架沿所述电解槽高度方向移动的第一气缸、竖直设置在所述龙门架上,且伸缩端和所述盖板连接的第二气缸。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碳纤维表面处理电解组件通过第一气缸带动龙门架升降,通过第二气缸进一步带动盖板升降,在有限空间内,为电解槽的清理留下足够空间,便于清理。
  • 一种碳纤维表面处理延展机构-202022217977.2
  • 谈源;王志刚;陈香伟;吴超;李红兰;刘苏赟 - 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2020-09-28 - 2021-06-01 - D01F11/10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碳纤维表面处理延展机构,设置在进料牵引单元远离电解槽的一侧,所述延展机构包括托辊、轴承座以及驱动所述轴承座滑动的滑移单元;所述轴承座设置两个,分别位于所述托辊两端;所述滑移单元设置两个,倾斜设置在所述轴承座下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碳纤维表面处理延展机构通过滑移单元改变托辊高度,对碳纤维丝延展,使得碳纤维丝不会发生卷纱现象,提高碳纤维丝表面处理的效果。
  • 一种氧和氮共掺杂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201380063131.8
  • 徐海波;芦永红 - 中国海洋大学
  • 2013-02-19 - 2015-08-12 - D01F11/10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和氮共掺杂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该氧和氮共掺杂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由原料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经过电化学改性制备得到,使其表面具有含氧活性官能团和含氮活性官能团组成的活性层,其中,含氮活性官能团是由原料聚丙烯腈基碳纤维中自身含有的掺杂氮经过电化学改性被活化而得到的。该氧和氮共掺杂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原料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置于电解质溶液中,经过在电化学氧化和电化学还原之间的循环处理后,得到所述氧和氮共掺杂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本发明的氧和氮共掺杂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同时具有氧化还原反应的准电容特性和对氧阴极还原反应的电催化特性。
  • 一种高比表面积纳米碳纤维的制备方法-200610038064.6
  • 左宋林;沈俭一;黄玉安 - 南京大学
  • 2006-01-26 - 2006-09-13 - D01F11/10
  • 一种高比表面积纳米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它是将未经处理的纳米碳纤维直接与活化剂KOH或NaOH以1∶2-1∶7的质量比混合研磨,然后混合物在惰性气氛下,以2~5℃/min的升温速度升至500~700℃,预活化30-60min;再升温至700~900℃活化30-60min,活化料在惰性气氛下冷却至室温后,经水洗,再酸洗,最后水洗至中性,干燥,得到比表面积高于540m2/g的高表面积纳米碳纤维。本发明的高比表面积纳米碳纤维的制备方法简便易行,得到的纳米碳纤维的比表面积可高达1060m2/g。
  • 一种用于碳纤维与非极性树脂结合界面的改性方法-200510010279.2
  • 黄玉东;张学忠;刘丽;刘立洵;王天玉;胡立江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2005-08-24 - 2006-02-08 - D01F11/10
  • 一种用于碳纤维与非极性树脂结合界面的改性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界面改性的方法,它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复合材料界面的处理缺乏表面活化方法而导致碳纤维与非极性树脂构成的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低的问题。本发明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一、预处理;二、制备涂层溶液;三、活化碳纤维;四、引入涂层溶液;五、后处理。采用本发明处理后的碳纤维和聚芳基乙炔硅树脂通过模压可以制备成树脂含量为35mass%的复合材料,而这种复合材料在室温下的层间剪切强度可达到38~52MPa,在高温氧化后,层间剪切强度只下降到32.5~37.5Mpa。
  • 一种活性炭纤维表面改性的方法-98123523.9
  • 刘朗;李开喜;凌立成;张碧江 -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 1998-10-07 - 2001-05-30 -
  • 一种活性炭纤维(ACF)表面改性的方法,是将市售的或制备的ACF用空气或氧气于250—550℃下氧化0.5—4h后,再在N#-[2]保护下升温至700—1200℃,在该温度下停留1—2h后自然冷却即得改性ACF。本发明操作简单,重现性好,所得ACF的表面性质容易控制,可增强用不同方法制备的不同比表面积的ACF在O#-[2]和H#-[2]O存在下脱除SO#-[2]的活性。$#!
  • 碳纤维的表面处理方法及装置-92108723.3
  • 贺福;李润民;梁涛;王润娥 -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 1992-08-11 - 1996-12-04 -
  • 一种用于改善碳纤维表面活性的碳纤维处理方法及设备,是将含氧20-100%的气体经脱水干燥后进入臭氧发生器,产生含臭氧的氧化性气氛,并连续导入表面处理炉,来自碳化炉的碳纤维连续通过表面处理炉,在含有臭氧的氧化性气氛下进行表面处理,碳纤维在连续通过表面处理炉时处理炉内二次发生臭氧,并由电流脉冲发生器向碳纤维连续输入脉冲电流或恒定电流。本发明的表面处理炉不采用外加热结构,炉内产生二次臭氧,因而炉内的臭氧含量更高,对纤维直接通电处理,使其表面性能及复合材料的性能均有较大提高。
  • 碳纤维表面处理方法及其设备-86108839.5
  • 贺福;王润娥;侯树元 -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 1986-12-25 - 1990-02-21 -
  • 一种用于改善碳纤维表面活性的碳纤维表面处理方法及其设备,将含有氧气的气体通过由紫外灯管(10)和密闭气体容器(11)等组成的紫外线臭氧发生器所产生的高活性的臭氧(臭氧的浓度为0.5毫克/升~15毫克/升)连续导入碳纤维表面处理炉与来自碳化炉的碳纤维进行表面处理。本发明设备结构简单,工艺流程短。操作方便且能与碳纤维生产线相配套,处理效果显著,经处理,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可达800~1080kg/cm2。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