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收式制冷机蒸发吸收装置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6224043.5 申请日: 1996-11-14
公开(公告)号: CN2273835Y 公开(公告)日: 1998-02-04
发明(设计)人: 刘永言 申请(专利权)人: 刘永言
主分类号: F25B35/02 分类号: F25B35/0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610225 ***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一种吸收式制冷机蒸发吸收装置,它有一个置于真空容器中心位置的蒸发器,蒸发器的两侧各设置了一组吸收器,蒸发器和左右两组吸收器的下方分别有一个溶液容器,各溶液容器的输出管道均接有水泵。由于本实用新型在蒸发器的两侧设置了吸收器,使水蒸气流程缩短,蒸发和吸收的距离更近,使换热功能更充分,制冷效果更好。本实用新型为吸收式制冷空调系统提供了一种热效能比更理想的蒸发吸收装置。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吸收 制冷机 蒸发 装置
【主权项】:
1、一种吸收式制冷机蒸发吸收装置,它由低压容器、低压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溶液容器等组成,其特征在于:蒸发器置于低压容器的中心位置,吸收器分为两组设置在蒸发器的两侧,蒸发器和两吸收器的下方各有一个溶液容器,各溶液容器输出管道均接有水泵;右吸收器、左吸收器和冷凝器中的冷却水管依次成串联接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永言,未经刘永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96224043.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基于低温吸收式制冷-储能燃料电池余热利用系统及应用-202310020099.0
  • 郭东旭;李娜;罗春欢;周春廷;王汉斌 - 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
  • 2023-01-06 - 2023-05-02 - F25B35/02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低温吸收式制冷‑储能燃料电池余热利用系统及应用,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能够有效回收燃料电池产生的余热,根据需求提供冷热量,并能够对回收的余热进行储能再将其应用在燃料电池冷启动;该系统包括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产生余热流体;发生器,用于实现吸收剂溶液与余热流体的换热使余热得以释放;换热过程中将吸收剂稀溶液转化为吸收剂浓溶液和制冷剂蒸汽;冷凝器,用于对生成的制冷剂蒸汽进行冷凝;蒸发器,用于利用冷凝后的制冷剂进行蒸发制冷,并再次得到制冷剂蒸汽;吸收器,用于接收吸收剂浓溶液和制冷剂蒸汽并使两者接触反应,释放热量并得到吸收剂稀溶液;释放的热量用于燃料电池冷启动和/或环境制热。
  • 一种换热器及三相吸收式蓄能系统-202210417958.5
  • 肖赋;王盛卫;林垚 - 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
  • 2022-04-20 - 2022-08-12 - F25B35/02
  • 本发明公开一种换热器及三相吸收式蓄能系统,所述换热器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溶液输入管道、溶液通道单元和溶液输出管道,与所述溶液输入管道连通的水蒸气管道,以及依次串联连接的流体输入管道、换热通道单元和流体输出管道;所述溶液通道单元包括并联连接的多个溶液通道;所述换热通道单元包括并联连接的多个换热通道;每个溶液通道至少与一个换热通道相接触,且溶液通道的横截面积大于换热通道的横截面积。本发明所述换热器采用具有不同横截面积的溶液通道与换热通道,在保证换热流体在换热通道内正常流动的前提下,扩大溶液通道的横截面积,避免溶液析出的晶体阻塞溶液通道,提升了所述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 一种多功能换热器及其复叠吸收式系统-202011073384.1
  • 陈何根;张冬梅;秦敬轩 - 普泛能源技术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
  • 2020-10-09 - 2021-12-14 - F25B35/02
  • 本发明公开了吸收式循环技术领域的一种多功能换热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侧壁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外壳的右侧壁还设置有进液口、高压气态制冷剂进口、高压液态制冷剂出口、贫液进口、低压气态制冷剂进口、富液出口,所述外壳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水平板和第三水平板,通过设置进液口、长换热管和第一分隔板等结构,实现了管外蒸发,管内吸收、冷凝,直接通过长换热管和短换热管换热,效率较高,将两个换热器合并成一个换热器,节省设备,同时省去了原循环水间接换热,以及循环水需要的循环动力,使得贫液从上方在重力作用下从上方流到下方,而氨气从下方上升到上方,逆流,能够起到最好的吸收效果。
  • 一种多功能换热器及其复叠吸收式系统-202011072749.9
  • 祝令辉;王德升;黄瑞瑞 - 普泛能源技术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
  • 2020-10-09 - 2021-07-27 - F25B35/02
  • 本发明公开了吸收式循环技术领域的一种多功能换热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设置有出气口、第一进液口、第二进液口、进气口和第二出液口,所述外壳的内壁连接有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所述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之间安装有换热装置,所述第一平板位于第二平板上方,出气口和第一进液口位于第一平板上侧,第二进液口、进气口和第二出液口均位于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之间,实现了管内蒸发,管外吸收、冷凝,直接通过换热管换热,效率较高,将两个换热器合并成一个换热器,节省设备,同时省去了原循环水间接换热,以及循环水需要的循环动力,增加了吸收时间,提升了吸收效果,可以进一步降低制冷温度,或者在低温工况下提高下一级的制冷效率。
  • 一种车载吸收式制冷用发生器-201910343634.X
  • 李见波;李金钰;王柏公;孔祥强;刘锴 - 山东科技大学
  • 2019-04-26 - 2019-08-09 - F25B35/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吸收式制冷用发生器,具体涉及吸收式制冷领域。该发明主要包括发生器主体、气液分离装置和气液两相管,该系统基于液体闪蒸的工作原理,高温高压的工质对进入低压的气液分离装置,由于压力突然降低,使制冷剂与吸收剂有效的分离。该车载吸收式制冷用发生器的使用,增加了制冷剂流量,提高了工质对利用率和系统性能,对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 吸收式制冷单元浅槽式换热机构-201510843932.7
  • 邱伟;杨如民;武祥辉;武维建;刘彦武 - 四川捷元科技有限公司
  • 2015-11-26 - 2017-06-06 - F25B35/02
  • 一种吸收式制冷单元浅槽式换热机构及使用该换热机构的制冷单元和制冷矩阵,换热机构包括浅槽式换热器,由若干排呈上下层排列的导流槽和换热管组成;溶液分配器,设置在所述浅槽式换热器上部;所述溶液分配器是封闭型长方体,内部为腔体,下部为溶液喷洒面,向下方的浅槽式换热器上端面喷洒溶液。本发明的浅槽式换热机构使溶液充分浸润换热管,有效消除干斑现象,并减少溶液的飞溅现象;使溶液沿加长的“之”字型路径流动,既增加与换热管的接触换热时间又产生紊流,有利于提高换热效率;简化溶液分配器结构,实现换热器和溶液分配器体积的减小,有利于采用该换热机构的吸收式制冷单元小型化。
  • 吸收式制冷单元浅槽式换热机构-201520963045.9
  • 邱伟;杨如民;武祥辉;武维建;刘彦武 - 四川捷元科技有限公司
  • 2015-11-26 - 2016-08-03 - F25B35/02
  • 一种吸收式制冷单元浅槽式换热机构及使用该换热机构的制冷单元和制冷矩阵,换热机构包括:浅槽式换热器,由若干排呈上下层排列的导流槽和换热管组成;溶液分配器,设置在所述浅槽式换热器上部;所述溶液分配器是封闭型长方体,内部为腔体,下部为溶液喷洒面,向下方的浅槽式换热器上端面喷洒溶液。本实用新型的浅槽式换热机构使溶液充分浸润换热管,有效消除干斑现象,并减少溶液的飞溅现象;使溶液沿加长的“之”字型路径流动,既增加与换热管的接触换热时间又产生紊流,有利于提高换热效率;简化溶液分配器结构,实现换热器和溶液分配器体积的减小,有利于采用该换热机构的吸收式制冷单元小型化。
  • 吸收扩散式制冷机构的发生器-200910096448.7
  • 沈根法 - 沈根法
  • 2009-03-05 - 2009-08-05 - F25B35/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收扩散式制冷机构的发生器,包括内管,外管,加热套,在外管上设有一开口,加热套设置在所述的开口内,且外管的开口与加热套密封连接。本发明的原理及优点是:本发明将外加热改为内加热,即将加热套焊接于发生器内管与外管之间,使得加热套内放入电加热棒后,可直接对内管加热,使内管中的氨水浓溶液沸腾时间大大减少,提高了吸热效率,缩短了整个制冷系统的启动时间。此外,电加热棒发出的热量也被内外管之间的水或氨水稀溶液充分吸收,较之现有技术,减少了热量向空气中流失,节省了热能。
  • 新型带排气装置的淋激式发生器-200820161456.6
  • 毛洪财 - 江苏双良空调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2008-09-28 - 2009-07-29 - F25B35/02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蒸汽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新型带排气装置的淋激式发生器,包括蒸汽进口管、进口端盖、管板、换热管束、稀溶液布液装置、出口端盖和凝水出管,在出口端盖内设置有一排气装置,排气装置包括内排气支管、内排气管和外排气管道,内排气支管有若干个,竖直连接在内排气管下方,每个内排气支管上蒸汽出口的反方向沿高度方向开有若干个排气孔。本实用新型将多组分气体中不凝性气体排出,保证淋激式发生器的换热效果,进而提高机组的性能和稳定性。
  • 一种回收脏烟气余热的发生器装置-200820013661.8
  • 王建伟;韩世庆;刘明军;王辰;梁刚强;孟玲燕;运栋;黄贺 - 大连三洋制冷有限公司
  • 2008-06-25 - 2009-05-06 - F25B35/02
  •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收式中央空调发生器装置。一种回收脏烟气余热的发生器装置,其主要分为前烟箱、后烟箱及传热烟管三部分,传热烟管进口端与前烟箱接通,出口端与后烟箱接通,前烟箱、烟管及后烟箱内分别加装隔板,隔板将传热面分隔为二个以上不相通的传热面,每个传热面前烟箱接通进口烟道,进口烟道装有烟气阀,后烟箱接通出口烟道。本实用新型将“脏烟气”的余热直接通过发生器进行回收利用的情况,目前国内外均未见报道。采用隔传热面的结构,随着工业生产活动的周期性变化,其排放的余热烟气量也相应地产生周期性的变化,可以不停机实现频繁的清理积灰过程,并且不影响用户使用。
  • 带排气装置的淋激式发生器-200810155413.1
  • 毛洪财 - 江苏双良空调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2008-09-28 - 2009-03-04 - F25B35/02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蒸汽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带排气装置的淋激式发生器,包括蒸汽进口管(1)、进口端盖(2)、管板(3)、换热管束(4)、稀溶液布液装置(5)、出口端盖(6)和凝水出管(7),在出口端盖(6)内设置有一排气装置(8),排气装置(8)包括内排气支管(8.1)、内排气管(8.2)和外排气管道(8.3),内排气支管(8.1)有若干个,竖直连接在内排气管(8.2)下方,每个内排气支管(8.1)上蒸汽出口的反方向沿高度方向开有若干个排气孔(8.1.1),每个内排气支管(8.1)的底部设有起排液和排气作用的开孔(8.1.2),所述外排气管道(8.3)下端与内排气管(8.2)相连通,上端伸出出口端盖(6)外。本发明将多组分气体中不凝性气体排出,保证淋激式发生器的换热效果,进而提高机组的性能和稳定性。
  • 一种使用多种能源的发生器-200420034921.1
  • 张跃 - 张跃
  • 2004-01-17 - 2005-02-16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吸收式制冷制热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使用多种能源的发生器。该使用多种能源的发生器包括发生器筒体、炉膛、燃烧机,在发生器筒体内的溴化锂溶液,在含有溴化锂溶液的容器内有余热发生器,该余热发生器与外部的提供蒸汽或热水的供热管道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充分有效利用企业生产过程中大量多余的蒸汽、热水,发生器需要的能源不足部分由燃料通过燃烧机来提供,既可达到节能增效,又能保证空调正常运行。
  • 溴化锂吸收式冷水、冷热水机组用热管发生器-200320110363.8
  • 朱宏清;张长江;孙文哲 - 江苏双良空调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2003-10-23 - 2005-01-26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溴化锂吸收式冷水、冷热水机组用热管发生器,它包括筒体5、换热管束4、隔板6、稀溶液进口1、浓溶液出口8、烟气进口7和烟气出口2,换热管束4直立布置于筒体5内,隔板6横向设置于筒体5内,隔板6以下筒体5内走余热烟气,以上的筒体5内走溴化锂溶液,换热管束内放置液体工作介质,稀溶液进液口1和烟气出口2设置于筒体5一侧,浓溶液出口8和烟气进口7设置于筒体5另一侧。本实用新型的换热面积小,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
  • 扩散吸收式制冷机芯薄膜包覆加热器-03228754.2
  • 胡连方 - 胡连方
  • 2003-02-10 - 2004-01-07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扩散吸收式制冷机芯薄膜包覆加热器。薄膜包覆加热器依次逐层包覆在发生器外管壁上。包覆层具有耐高压、耐高温软质包覆绝缘层、加热层、外部保护层组成。本实用新型采用软质材料制成,包覆在机芯发生器的外部,借此相对降低热阻以降低加热器本身的温度在300℃以下。从而保证加热器的使用寿命。且因发热器本身温度的降低,很容易进行外层的保温,从而降低热量损耗,提高热效率,在一般情况下能提高效率为20%左右:制作简单,原料成本低。
  • 一种高压发生器内的新型热交换结构-00224141.2
  • 王宏丁 - 王宏丁
  • 2000-01-27 - 2001-01-31 -
  • 一种高压发生器内的新型热交换结构,其是采用无缝不锈钢管绕制成扁筒形圆圈结构,在扁筒形下部的不锈钢管表面为光管,中部和上部的不锈钢管表面均带有肋片,其上部的肋片数量明显多于中部的肋片数量。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热交换管与炉膛壁焊接处因热应力而发生的裂缝泄漏问题,并有利于清灰和检漏,上部和中部肋片能充分地使热交换管内的溶液与管外高温烟气流热交换,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采用不锈钢管,又延长了热交换结构的使用寿命。
  • 一种直燃角形高压发生器-98242333.0
  • 吴植仁 - 吴植仁
  • 1998-10-09 - 2000-02-23 -
  • 一种直燃角形高压发生器。是由燃烧器(燃油或燃气)、燃烧室、对流室、蒸发室、汽液分离挡板、液面控制器、温度、压力测量仪表、安全装置和稀溶液入口、浓溶液和冷剂蒸汽出口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对流室的传热面不用管束而用板材卷制而成。烟气和溶液分别在相邻互不串通的通道中边流动边换热。为使它们互不串通、流动有序,在对流室的两端设有配流板和集散室。
  • 高压发生器烟道自动除垢结构-96242551.6
  • 胡恢 - 衡阳市经发制冷空调实业有限公司
  • 1996-11-28 - 1999-01-06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高压发生器烟道自动除垢结构,其传热管(1)竖着安装在烟道(2)上,传热管(1)内走溴化锂溶液,传热管(1)外走烟气,且相邻的三个传热管(1)成等边三角形排列,烟气与传热管(1)接触以后,分成两股气流交叉与后面的传热管接触,对传热管(1)表面的污垢产生剥离作用,使传热管表面的污垢自动清除,无须停车,并保持高压发生器高效传热,防止制冷机组冷量衰减,并且可以节约能源。
  • 发生器多通道逆流传热装置-96242555.9
  • 徐卫华 - 衡阳市经发制冷空调实业有限公司
  • 1996-11-28 - 1998-04-29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发生器多通道逆流传热装置,其在本体(1)外设有相互隔离的进、出水室(5)、(14)和循环水室(2)、(3)、(12)、(13),三者之间用传热管(7)连通,本体(1)内设有循环隔板(9)、(10)和起伏隔板(8)、(11)。本实用新型的热水和溶液成循环逆向流动,溶液循环流动时,起伏隔板(8)、(11)又使其成上下扰动状态,因而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热交换效率高,无需较大的传热面积,就能产生所需要的冷剂蒸气,减少了发生器体积,降低了制造成本。
  • 一种带有前置式预热器的发生器-96242554.0
  • 徐卫华 - 衡阳市经发制冷空调实业有限公司
  • 1996-11-28 - 1998-04-29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前置式预热器的发生器,其在本体(1)内设有热交换器(5)和前置式预热器(6),隔板(2)设在这两者之间,隔板(2)与本体(1)之间有缺口(3),本体(1)上设有稀溶液进口(4),浓溶液出口(7),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减轻了原有发生器内的热交换器的热负荷,而发生效果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从而减少了原有发生器的体积和重量,降低了制造成本。
  • 一种新型热水型发生器-96242556.7
  • 徐卫华 - 衡阳市经发制冷空调实业有限公司
  • 1996-11-28 - 1998-04-29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新型热水型发生器,包括本体,本体上有稀溶液进口、浓溶液出口,在本体内有多通道逆流传热器和前置式预热器,在多通道逆流传热器与前置式预热器之间有隔板,隔板与本体之间有缺口,前置式预热器的出水室与多通道逆流传热器的进水室之间用水管连通。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热交换效率高,无需较大传热面积,就能产生所需的冷剂蒸气,从而缩小了发生器的体积,减少了材料消耗、降低了制造成本。
  • 一种吸收式制冷机蒸发吸收装置-96224043.5
  • 刘永言 - 刘永言
  • 1996-11-14 - 1998-02-04 -
  • 一种吸收式制冷机蒸发吸收装置,它有一个置于真空容器中心位置的蒸发器,蒸发器的两侧各设置了一组吸收器,蒸发器和左右两组吸收器的下方分别有一个溶液容器,各溶液容器的输出管道均接有水泵。由于本实用新型在蒸发器的两侧设置了吸收器,使水蒸气流程缩短,蒸发和吸收的距离更近,使换热功能更充分,制冷效果更好。本实用新型为吸收式制冷空调系统提供了一种热效能比更理想的蒸发吸收装置。
  • 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高压发生器-96240389.X
  • 何俊南 - 杭州溴化锂制冷机厂
  • 1996-10-14 - 1998-01-07 -
  • 一种中心回焰湿背式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高压发生器,前烟室设内层体、外层体和隔腔,隔腔上部设进液口,下端设出液口连于进液管,进液管贯通于筒体内腔;与前端管板相联的炉腔其后端封闭并与后端管板相离;本高压发生器,溴化锂溶液从前烟室上端进液口输入,流经隔腔,再从下端出液口和所联进液管进入筒体;火焰从炉膛中心进入,再返回至前烟室,烟气从后烟室排出。本高压发生器热效率高、构造简单、热应力小。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