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负表面着陆机构、旋翼无人机及其着陆与起飞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88071.2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06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何青松;于敏;徐显锐;孙正;霍凯;岳英豪;王朝阳;吴雨薇;吉爱红;戴振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25/32 | 分类号: | B64C25/32;B64C27/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梁天彦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表面着陆机构、旋翼无人机及其着陆与起飞方法,所述着陆机构用于实现无人机在着陆面为负表面上的着陆与起飞,包括底座、支杆、顶座、基板、微刺阵列、驱动装置和复位组件等,基板的顶部设有高出无人机的背部最高点的微刺阵列,微刺阵列包括倾斜设置于基板上的多个微刺;通过基板在顶座上往复运动,实现微刺与粗糙/柔软负表面之间的结合与分离。本发明通过微刺结构与负表面的机械结合,使无人机着陆,解决了基于仿生干黏附材料的着陆方式不能在粗糙负表面着陆的问题,在一些需要无人机长时间悬停的任务中,可省去执行任务过程中维持无人机高度所需的能量,延长无人机的工作时间,可用于巡检、监控以及摄像等领域。 | ||
搜索关键词: | 表面 着陆 机构 无人机 及其 起飞 方法 | ||
【主权项】:
暂无信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2011488071.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