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热泵提取回水热量的混水供热调峰热源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20612089.0 申请日: 2018-04-26
公开(公告)号: CN208253691U 公开(公告)日: 2018-12-18
发明(设计)人: 张新光;杨佩;梁婧 申请(专利权)人: 天津市热电设计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F24D3/06 分类号: F24D3/06;F24D3/10;F24D3/18
代理公司: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代理人: 王蕴华
地址: 300204***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热泵提取回水热量的混水供热调峰热源,其特征在于设置一热泵,所述热泵的低温热源侧进水管和高温热源侧进水管均连接靠近用户端的一次网回水管;所述热泵的低温热源侧出水管连接靠近主热源端的一次网回水管;所述热泵的高温热源侧出水管连接靠近热源端的一次网进水管;在所述高温热源侧进水管上设置混水加压泵组;热泵为燃气驱动的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热泵的低温热源侧进水管和高温热源侧进水管汇合,并在汇合管道上设置调峰热源切换阀门;热泵的低温热源侧出水管和高温热源侧出水管上分别设置调峰热源切换阀门。有益效果是:设备简化,降低运行成本,改善管网水力工况。
搜索关键词: 热泵 进水管 高温热源 低温热源 出水管 热源 混水 一次网回水管 调峰热源 供热调峰 回水热量 阀门 汇合 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本实用新型 管网水力 燃气驱动 设备简化 运行成本 加压泵 一次网 主热源
【主权项】:
1.一种利用热泵提取回水热量的混水供热调峰热源,其特征在于设置一热泵,所述热泵的低温热源侧进水管和高温热源侧进水管均连接靠近用户端的一次网回水管;所述热泵的低温热源侧出水管连接靠近主热源端的一次网回水管;所述热泵的高温热源侧出水管连接靠近热源端的一次网进水管;在所述高温热源侧进水管上设置混水加压泵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热电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热电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0612089.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用于水暖器的压力补偿装置-201821805286.0
  • 胡洋铭 - 浙江洋铭工贸有限公司
  • 2018-11-02 - 2019-08-13 - F24D3/06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水暖器的压力补偿装置,包括水暖器主体,水暖器主体包括热水管、位于热水管一侧下端的进水口和位于热水管另一侧上端的出水口,热水管对应设有与热水管接触的散热片,热水管在进水口一端的上侧设有排气口,排气口的端部设有排气阀,排气口内设有缓冲腔,缓冲腔和排气阀的一端连接,缓冲腔包括两个密封壳体,密封壳体内设有带开口的空气腔,其中一个密封壳体的带开口的一端可在另一个密封壳体的空气腔内滑动,两个密封壳体之间设有滑动密封圈。本实用新型的好处是通过缓冲腔来缓解管路的负压,补偿水暖器排气时的内部压降,实现水暖器内水流流速的稳定过渡,提高水暖器的供暖效率。
  • 一种利用热泵提取回水热量的混水供热调峰热源-201820612089.0
  • 张新光;杨佩;梁婧 - 天津市热电设计院有限公司
  • 2018-04-26 - 2018-12-18 - F24D3/06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热泵提取回水热量的混水供热调峰热源,其特征在于设置一热泵,所述热泵的低温热源侧进水管和高温热源侧进水管均连接靠近用户端的一次网回水管;所述热泵的低温热源侧出水管连接靠近主热源端的一次网回水管;所述热泵的高温热源侧出水管连接靠近热源端的一次网进水管;在所述高温热源侧进水管上设置混水加压泵组;热泵为燃气驱动的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热泵的低温热源侧进水管和高温热源侧进水管汇合,并在汇合管道上设置调峰热源切换阀门;热泵的低温热源侧出水管和高温热源侧出水管上分别设置调峰热源切换阀门。有益效果是:设备简化,降低运行成本,改善管网水力工况。
  • 水能回收式换热机组-201721919252.X
  • 高群淞 - 柳箭;北京天箭星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 2017-12-29 - 2018-12-04 - F24D3/06
  • 一种水能回收式换热机组,包括:一次网供水管(1),一次网回水管(16),换热器(3),二次网供水管(9),二次网回水管(10),本地控制器(4),上位机(5),发电机(6),一次网回水管(16)上安装:水轮机(14),电动调节阀(15),二次网供水管(9)上安装:增压循环水泵泵头(7),热量表(8),二次网回水管(10)上安装变速循环水泵(11),备用循环水泵(12),跨越管(13),水轮机(14)与增压循环水泵泵头(7)之间安装传动装置(2),水轮机(14)由一次网的剩余压头驱动旋转,带动增压循环水泵泵头(7)运行,为二次网提供循环动力。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无需设置一次网减压阀,一次网剩余压头水能由水轮发电机转换为旋转机械能,驱动二级循环泵泵头,补充二次网循环动力,节约二次网循环式泵电耗,能量利用更加合理、方便,系统的实用性更强。
  • 一种利用热泵提取回水热量的混水供热调峰热源-201810383287.9
  • 张新光;杨佩;梁婧 - 天津市热电设计院有限公司
  • 2018-04-26 - 2018-09-07 - F24D3/06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热泵提取回水热量的混水供热调峰热源,其特征在于设置一热泵,所述热泵的低温热源侧进水管和高温热源侧进水管均连接靠近用户端的一次网回水管;所述热泵的低温热源侧出水管连接靠近主热源端的一次网回水管;所述热泵的高温热源侧出水管连接靠近热源端的一次网进水管;在所述高温热源侧进水管上设置混水加压泵组;热泵为燃气驱动的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热泵的低温热源侧进水管和高温热源侧进水管汇合,并在汇合管道上设置调峰热源切换阀门;热泵的低温热源侧出水管和高温热源侧出水管上分别设置调峰热源切换阀门。有益效果是:设备简化,降低运行成本,改善管网水力工况。
  • 喷射装置及供热监控系统-201721246793.0
  • 尚鹏;尚子熙 - 尚鹏
  • 2017-09-26 - 2018-04-03 - F24D3/06
  •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喷射装置及供热监控系统。该喷射装置包括喷射器、壳体、数据采集装置和处理器;喷射器的工作流体进口、引射流体进口和混合流体出口分别连通第一进液管路、第二进液管路和出液管路;第一进液管路、第二进液管路和出液管路中至少一条管路连接有数据采集装置,数据采集装置能够将采集到的信号输送至处理器进行数据处理,以便于工作人员对于喷射装置的引入的供热系统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利用该喷射装置在供热系统中使用时,由于集成数据采集装置和处理器为一体,具有使用调节和安装方便的优点,不在需要在供热系统中单独安装各个运行参数监控装置。该供热监控系统,包括热网监控中心和上述的喷射装置。
  • 智能型多功能混水供热机组-201720380372.0
  • 周福军 - 吉林英格博莱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2017-04-12 - 2017-11-14 - F24D3/06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型多功能混水供热机组,该供热机组由第一电动蝶阀、第二电动蝶阀、第一电动调节阀、第二电动调节阀、第三电动调节阀、止回阀、第一温度变送器、第一压力变送器、第二压力变送器、第二温度变送器、第三压力变送器、第四压力变送器、第三温度变送器、反冲洗过滤器、第一手动蝶阀、第二手动蝶阀、第三手动蝶阀、第四手动蝶阀、软连接、第五手动蝶阀、止回阀、加压泵、第一混水泵、第二混水泵、软启动器、变频器和智能控制系统组装构成;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能够应用在任何工况的供热机组,通过两台电动蝶阀来切换四种模式,通过电动调节阀和手动调节阀来调节冷热水混合比进行换热。
  • 喷射式大温差换热方法与喷射式大温差换热装置-201510907019.9
  • 李伟;李金峰;佟博儒;尚德敏 - 哈尔滨工大金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5-12-05 - 2017-06-13 - F24D3/06
  • 本发明给出喷射式大温差换热方法和喷射式大温差换热装置,它的结构包括蒸发器、喷射器、冷凝器和一些连接管路;它在外形上分为左中右三大块左方是立式的多级蒸发器,右方是立式的多级冷凝器,在蒸发器和冷凝器每级之间,设有蒸汽喷射器相连接;从供热管网来的有一定压力的高温水,通过喷射器引射蒸发器内的低压水蒸汽,形成中等压力的汽水混合物进入冷凝器;进入冷凝器的汽水混合物,对供暖循环水进行加热,蒸汽凝结并溶入其余水中形成中温水,中温水从冷凝器的出水口流出,再流进蒸发器;经过从上到下的几个蒸发室逐级蒸发,中温水降温变为低温水,低温水从蒸发器底部排水口排出,流回热网的回水管道。
  • 一种自动调节式喷射泵-201510195881.1
  • 殷振康;魏文品;许雯 - 中徽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5-04-23 - 2016-11-23 - F24D3/06
  • 本发明一种自动调节式喷射泵,包括由喷嘴、吸入室、混合管和扩散器四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喷嘴的一端设置有管道A,在管道A的一端设置有法兰盘E;在喷嘴和管道A的外侧设置有圆柱体的喷嘴外壳;喷嘴外壳分别和喷嘴、管道A的外壁形成一个空腔体;所述空腔体为一种吸入室;在吸入室的一侧设置有圆锥形的通道,在吸入室的上端设置有管道B,在管道B的上端设置有法兰盘C;在通道的一端设置有圆锥形的混合管,在混合管的一端设置有扩散器;在扩散器的一端设置有一圆形的开口,在开口上设置有法兰盘D。所述喷嘴为一种圆锥形,管道A为一种圆柱体,喷嘴较宽的一端和管道A的一端为一体制作而成。
  • 一种区域供热节能技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201610252920.1
  • 王海;朱彤 - 同济大学
  • 2016-04-22 - 2016-08-31 - F24D3/06
  • 本发明涉及一种区域供热节能技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结合动力设备和与之匹配的换热器及各类阀门等设备进行灵活组合,成为一种既可满足二次热网的供热需求,又可大量减少电力消耗的节能系统;该系统应用于热力站内,可有效提高供热系统的能源效率,该系统由动力设备,水‑水换热器,阀门,动力输出引擎,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控制装置组成。能够根据供热区域的供热面积,单位供热功率等条件,采用动力设备与换热器串联或并联的两种方式进行组合。
  • 一种双相流体的超音速喷射加热装置-201521026551.1
  • 周新田 - 天津展晨超能科技有限公司
  • 2015-12-08 - 2016-05-18 - F24D3/06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相流体的超音速喷射加热装置,包括导流嘴、混流体、结合套、下支体和挤压体,进液嘴、束流腔、混流腔、加压槽和导液道分别处于混流体上,喷射腔处于挤压体下方,导流嘴安装在混流体内且其处于混流腔的上方,加压槽处于混流腔的底部且其处于混流体内部底面与侧面的交界处,混流体的下端和下支体的上端通过结合套连接在一起,挤压体安装在下支体内。
  • 一种自动调节式喷射泵-201520249738.1
  • 殷振康;魏文品;许雯 - 中徽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5-04-23 - 2016-01-20 - F24D3/06
  • 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调节式喷射泵,包括由喷嘴、吸入室、混合管和扩散器四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喷嘴的一端设置有管道A,在管道A的一端设置有法兰盘E;在喷嘴和管道A的外侧设置有圆柱体的喷嘴外壳;喷嘴外壳分别和喷嘴、管道A的外壁形成一个空腔体;所述空腔体为一种吸入室;在吸入室的一侧设置有圆锥形的通道,在吸入室的上端设置有管道B,在管道B的上端设置有法兰盘C;在通道的一端设置有圆锥形的混合管,在混合管的一端设置有扩散器;在扩散器的一端设置有一圆形的开口,在开口上设置有法兰盘D。所述喷嘴为一种圆锥形,管道A为一种圆柱体,喷嘴较宽的一端和管道A的一端为一体制作而成。
  • 热源再利用集成换热机组-201320589458.6
  • 张英昌;荣丁石;詹福才 - 四平市巨元瀚洋板式换热器有限公司
  • 2013-09-24 - 2014-04-16 - F24D3/06
  • 一种热源再利用集成换热机组,包括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板式换热器、二次网循环水泵、二次网补水系统、电控系统、管路、阀门等。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包括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溶液泵、冷剂泵、溶液热交换器;发生器进口与一次网供水连接,该发生器的出口与所述的板式换热器连接。板式换热器与蒸发器连接,该蒸发器的出口与一次网回水连接;该吸收器的入口通过二次网循环水泵与二次网回水连接。该吸收器的出口连接所述冷凝器的入口,该冷凝器的出口与二次网供水连接。连接二次网回水的该二次循环水泵同时连接所述板式换热器进口,该板式换热器的出口与二次网供水连接。由于热源的再利用回收,提高了热利用率,很大程度上降低一次管网布置改造投资和降低循环泵的耗能。
  • 轻便式供热设备-201320211472.2
  • 韩晓斌;郭德渠;贾文广;宋廷强;徐俊;王希凤;周广安;杜斌 - 青岛沃泰水技术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2013-04-24 - 2013-09-25 - F24D3/06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轻便式供热设备,所述供热设备位于供热管网和用热管网之间的智能供热器和电控柜,所述智能供热器包括消音管路和内置于消音管路内的供热泵体,所述消音管路的一端与供热管网相接,另一端与用热管网相接,供热介质在供热泵体的作用下,从供热管网经过消音管路进入用热管网,所述消音管路与用热管网相接的一端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电控柜相接。本实用新型只需占用很小的空间,运行噪音小,节约能源,适合各种供热系统,特别适合高层建筑。本实用新型可以直接从热源管网串连供热,能够充分利用热源管网的原有压力,在用户用热负荷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始终保持恒压恒温安全供热。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