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形升降自动对接新能源汽车充电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837413.3 申请日: 2018-07-26
公开(公告)号: CN108928255A 公开(公告)日: 2018-12-04
发明(设计)人: 张勤 申请(专利权)人: 张勤
主分类号: B60L11/18 分类号: B60L11/18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10093 江苏省***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提供了一种环形升降自动对接新能源汽车充电方法,其步骤在于:用户驾驶新能源汽车停放于充电平台上并且修正新能源汽车停靠于充电平台上的方位;用户操控新能源汽车使充电接头装置自动由新能源汽车的底部竖直向下伸出;充电对接装置自动由充电平台的底部竖直向上升起,对接驱动机构驱动升降机构并且由升降机构带动充电输出部件与充电输入部件进行弹性碰撞对接,此时新能源汽车处于充电状态,当新能源汽车电能充满时,充电对接装置与充电接头装置自动分离断开,并且充电对接装置由充电平台的上方竖直向下降落,用户操控新能源汽车使充电接头装置自动由新能源汽车的底部缩回,用户驾驶电能充满的新能源汽车驶离充电站。
搜索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充电 充电平台 充电接头 对接装置 升降机构 竖直向下 用户操控 自动对接 升降 驾驶 充电状态 弹性碰撞 驱动机构 输出部件 输入部件 竖直向上 自动分离 缩回 充电站 断开 停放 降落 驱动 伸出 修正
【主权项】:
1.一种环形升降自动对接新能源汽车充电方法,其步骤在于:(一)充电接头装置自动伸出;S1:用户驾驶新能源汽车停放于充电平台上并且修正新能源汽车停靠于充电平台上的方位,所述的充电平台包括水平设置于地面上的矩形底板并且底板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停放,所述的底板与新能源汽车相匹配并且底板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新能源驶入停靠的行进方向,所述底板上端面设置有感应器并且感应器用于感应检测新能源汽车停放于底板的方位,所述感应器与充电对接装置以及设置于底板底部的智能语音播报系统均建立有信号连接,所述的感应器设置有四个并且位于底板的四个边角处,所述的感应器与智能语音播报系统相互配合共同用于提示引导用户修正新能源汽车的停放于底板上的方位,所述底板沿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设置有与其匹配的矩形敞口,所述的充电对接装置设置于敞口的下方;用户驾驶新能源汽车驶入停放于底板上,感应器对新能源汽车轮胎的方位进行检测并且确认充电接头装置与充电对接装置之间的方位偏差是否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若检测的方位偏差大于允许的误差,此时,感应器与智能语音播报系统将提示引导用户驾驶新能源汽车进行不断的调整修正,用户修正新能源汽车的停靠位置使充电接头装置与充电对接装置之间的偏差在允许的误差方位内;S2:用户操控新能源汽车使充电接头装置自动由新能源汽车的底部竖直向下伸出,所述的充电接头装置包括用于与充电对接装置进行对接接通的充电输入部件、伸缩机构以及距离传感器部件,所述的充电输入部件设置成可相互切换的伸出状态与缩回状态,伸出状态为待充电的新能源汽车驶入充电站充电平台上时充电输入部件由新能源汽车的底部竖直向下伸出、缩回状态为新能源汽车电能充满驶离时充电输入部件由新能源汽车的底部竖直向上回缩,所述的伸缩机构用于控制充电输入部件在伸出状态与缩回状态之间的相互切换,所述的距离传感器部件用于限定充电输入部件切换至伸出状态时与地面的高度;所述的充电输入部件包括两端呈开口布置的固定筒体并且固定筒体的轴线方向竖直布置,所述的固定筒体与新能源汽车底盘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衔接板并且衔接板与固定筒体的下端开口相匹配,所述的固定筒体内同轴穿设有输入丝杆并且输入丝杆呈中空布置,输入丝杆内布置有沿其轴线方向延伸并且用于将电能输送至蓄电箱的输入电线,所述输入丝杆的底端端部位置同轴设置有分线套筒并且分线套筒绝缘布置,所述输入丝杆的外部同轴套设有绝缘压板并且与分线套筒的顶部固定连接,分线套筒外圆面上同轴开设有呈环形布置的分线槽,所述的分线槽内设置有沿分线套筒径向延伸布置的输入触头并且输入触头设置成圆环形,所述的电源线输出端与蓄电箱电连接、输入端穿过分线套筒与位于分线槽内部的输入触头相连接;所述的伸缩机构用于实现输入丝杆的上下伸缩运动,所述的伸缩机构包括套设于固定筒体上端开口处的固定架并且固定架套设于输入丝杆的外部,固定架与固定筒体固定连接,所述的固定架上转动设置有从动带轮并且从动带轮同轴套设于输入丝杆的外部,所述的从动带轮的内圆面上同轴设置有内花键,所述的内花键与输入丝杆之间设置有旋转套筒,旋转套筒的外圆面上设置有与内花键相匹配的外花键、内圆面与输入丝杆螺纹连接配合,所述输入丝杆的外部同轴套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位于旋转套筒的上方并且与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输入丝杆的外部还同轴套设有套接环、套接环位于固定板的上方并且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输入丝杆的外部开设有限位槽一并且限位槽一的布置方向平行于输入丝杆的轴线方向,所述的套接环上设置有与限位槽一相匹配的限位块一,限位块一与限位槽一相互配合用于限位输入丝杆随旋转套筒的同步转动;所述距离传感器部件设置于充电输入部件的底部,所述的传感器部件包括同轴设置于分线套筒底部的安装盘,所述的安装盘下端面的中部位置嵌设有距离传感器,所述的距离传感器与伸缩机构建立有信号连接;充电接头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当新能源汽车驶入充电站并且停靠于充电平台上,用户操控新能源汽车使充电输入部件由缩回状态切换至伸出状态,伸缩电机启动正转伸缩电机驱动主动带轮绕自身轴线正向转动,传动皮带将主动带轮的动力传递至从动带轮并且使从动带轮绕自身轴线正向转动,从动带轮将带动旋转套筒同步转动并且旋转套筒的转动将驱使输入丝杆竖直向下运动,输入丝杆将带动分线套筒、输入触头以及距离传感器部件由固定筒体的下端开口伸出并且竖直向下运动,在此过程中,距离传感器将充电输入部件的底部与地面之间的高度信号实时反馈至伸缩电机,当充电输入部件的底部向下运动至预定高度时,伸缩电机自动关闭,此时,充电输入部件切换至伸出状态,当新能源汽车电能充满并且驶离充电站时,用户操控新能源汽车使充电输入部件由伸出状态切换至缩回状态,伸缩电机启动反转伸缩电机驱动主动带轮绕自身轴线反向转动,传动皮带将主动带轮的动力传递至从动带轮并且使从动带轮绕自身轴线反向转动,从动带轮将带动旋转套筒同步转动并且旋转套筒的转动将驱使输入丝杆竖直向上运动,输入丝杆将带动分线套筒、输入触头以及距离传感器部件由固定筒体的下端开口下方复位回缩于固定筒体的内部,此时,充电输入部件切换至缩回状态;(二)充电对接装置自动升起;S3:充电对接装置自动由充电平台的底部竖直向上升起,所述的充电对接装置包括升降机构、设置于升降机构上的充电输出部件以及设置于升降机构底部的对接驱动机构,所述的充电输出部件与充电站总电源电连接并且设置成可相互切换的升起状态与降落状态,所述的升降机构用于驱动充电输出部件在升起状态与降落状态之间的相互切换,所述的对接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升起状态的充电输出部件与伸出状态的充电输入部件进行弹性碰撞对接接通;所述的升降机构沿新能源汽车行进方向活动设置于敞口的下方,所述的升降机构包括开口竖直向上布置的外筒体,外筒体的开口处设置有与其匹配的矩形顶板并且顶板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新能源汽车的行进方向,所述的外筒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其与顶板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两端端部位置均与顶板固定连接、中间位置与外筒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外筒体内沿其轴线方向活动设置有与其匹配的内筒体,所述的充电输出部件设置于内筒体的内壁上;所述的外筒体外圆面上转动套设有套环并且套环靠近外筒体的开口布置,所述外筒体外圆面上延其所在的圆周方向开设有贯穿至外筒体内部的弧形限位槽二,所述的限位槽二设置有三个并且沿外筒体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所述的限位槽二与套环对应布置,所述套环上设置有沿外筒体径向布置的升降推杆并且升降推杆穿过限位槽二延伸至外筒体的内部,所述的升降推杆与限位槽二相匹配并且沿外筒体所在圆周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所述的升降推杆设置有三个并且与限位槽二一一对应布置,所述的内筒体的外圆面上设置有螺旋布置的升降滑槽,所述的升降滑槽设置有三个并且沿内筒体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所述的升降滑槽与升降推杆一一对应配合,升降推杆在限位槽二的引导下转动并且在升降推杆与升降滑槽的配合下促使内筒体沿着外筒体竖直上下运动;所述外筒体的外圆面上还设置有升降驱动构件,所述的升降驱动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外筒体外圆面上的升降电机以及设置于套环外圆面上的齿条,所述齿条设置成与套环相匹配的圆弧形并且齿条所在圆周的转线方向与套环的轴线方向重合,所述升降电机的输出端竖直布置并且输出端的端部位置同轴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的主动齿轮与齿条相啮合,所述的升降电机与感应器建立有信号连接;当停放于底板上的新能源汽车位置修正后,并且用户操控使新能源汽车底部的充电输出部件切换伸出状态,此时,伸出状态的充电输出部件位于外筒体的开口正上方,感应器控制升降机构带动充电输出部件由降落状态切换至升起状态,升降电机启动正转,升降电机的输出端将带动主动齿轮同步正向转动,主动齿轮将带动齿条绕自身轴线反向转动,齿条将带动套环以及升降推杆绕套环的轴线方向同步反向转动,升降推杆将沿着限位槽二逆时针转动,逆时针转动的升降推杆将挤压升降滑槽的上侧壁并且推动内筒体沿自身轴线方向竖直向上运动,向上运动的内筒体带动设置于其内部的充电输出部件切换至升起状态;当新能源汽车电能充满并且充电输出部件与充电输入部件脱开分离后,感应器控制升降机构带动充电输出部件由升起状态切换至降落状态,具体表现为,升降电机启动反转,升降电机的输出端将带动主动齿轮同步反向转动,主动齿轮将带动齿条绕自身轴线正向转动,齿条将带动套环以及升降推杆绕套环的轴线方向同步正向转动,升降推杆将沿着限位槽二顺时针转动,顺时针转动的升降推杆将挤压升降滑槽的下侧壁并且推动内筒体沿自身轴线方向竖直向下运动,向下运动的内筒体带动设置于其内部的充电输出部件切换至降落状态;(三)自动对接阶段;S4:对接驱动机构驱动升降机构并且由升降机构带动充电输出部件与充电输入部件进行弹性碰撞对接,所述的充电输出部件包括呈圆环形布置的绝缘分隔环,所述绝缘分隔环的底部设置有与其匹配的圆环形输出触头,所述的输出触头与输入触头相匹配并且与输出电线电连接,所述的绝缘分隔环设置有四个并且上下间距叠放布置,所述绝缘分隔环与内筒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固定环,固定环与内筒体的内壁以及绝缘分隔环均为固定连接;所述的对接驱动机构包括安装架并且安装架与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的安装架设置有两个并且沿底板的宽度方向对称布置,所述的升降机构活动设置于两安装架之间,所述的两安装架之间设置有沿新能源汽车行进方向布置的导轨,所述的导轨设置有两个并且沿平行于新能源汽车的行进方向对称布置,所述的导轨与固定安装于外筒体底部的滑块相匹配并且滑块沿导轨的布置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所述两导轨之间设置有沿新能源汽车行进方向布置的对接丝杆并且对接丝杆转动设置于安装架上,所述对接丝杆的一端与固定安装于安装架上的对接电机的输出端同轴连接,所述对接电机与感应器建立有信号连接,所述的对接丝杆的外部活动套设有固定套一与固定套二并且固定套一与固定套二均与外筒体的外部固定连接,所述的固定套一与固定套二沿底板的宽度方向对称布置,所述的固定套二指向固定套一的方向新能源汽车的行进方向一致,所述的固定套一与固定套二之间设置有对接导杆,所述的对接导杆设置有两个并且沿对接丝杆的轴线方向对称布置,所述的两对接导杆之间设置有活动套并且活动套与导杆沿其轴线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所述的活动套与对接丝杆螺纹连接配合,所述对接丝杆的外部套设有对接弹簧一,所述的对接弹簧一一端与固定套一抵触、另一端与活动套抵触并且对接弹簧一的弹力始终由活动套指向固定套一,所述的对接丝杆的外部还套设有对接弹簧二,所述的对接弹簧二一端与固定套二抵触、另一端与活动套抵触并且对接弹簧二的弹力始终由活动套指向固定套二,所述对接弹簧一与对接弹簧二的结构、形状相同;所述的活动套与外筒体之间设置有控制组件,所述的控制组件与对接地电机之间建立有信号连接并且用于控制对接电机实现自行关闭,所述的控制组件包括沿新能源汽车行进方向对称布置的控制组件一与控制组件二,所述的控制组件二位于控制组件一左侧,所述的控制组件一包括固定安装于活动套右侧的控制传感器一,所述外筒体的底部设置有与控制传感器一相对应布置的复位元件一以及与复位元件一沿平行于新能源汽车行进方向共线布置的止停元件一,所述的止停元件一设置于复位元件一与固定套二之间并且靠近复位元件一布置,所述的控制传感器一与复位元件一以及止停元件一均建立有信号连接,所述的控制组件二包括固定安装于活动套左侧的控制传感器二,所述的外筒体的底部设置有与控制传感器二相对应的复位元件二以及与复位元件二沿平行于新能源汽车行进方向共线布置的止停元件二,所述的止停元件二设置于复位元件二与固定套一之间并且靠近复位元件二布置,所述的控制传感器二与复位元件二以及止停元件二均建立有信号连接;当充电输入部件切换至伸出状态并且充电输出部件切换至升起状态,输入触头与输出触头位置相对应,此时,对接驱动机构驱动升降机构并且由升降机构带动充电输出部件与充电输入部件进行弹性碰撞对接,感应器检测识别新能源汽车停放于底板上的位置信息并且判断位于内筒体内部的输出触头的方位;当位于内筒体内部的输入触头靠近固定套二时,感应器控制对接电机启动正转,对接电机的输出端将驱动对接丝杆绕自身轴线同步正转,对接丝杆将带动与其螺纹连接配合的活动套沿新能源汽车的行进方向滑动,活动套将挤压对接弹簧一,对接弹簧一逐渐压缩弹力增大并且对接弹簧二逐渐拉长弹力减小,对接弹簧一将推动固定套一沿新能源汽车的行进方向运动,固定套一将带动外筒体同步运动,滑块沿着滑轨朝向新能源汽车的行进方同步滑动,外筒体将带动内筒体以及充电输出部件沿新能源汽车的行进方向同步运动,输出触头与输入触头碰撞对接接通,输出电线与输入电线接通,充电站总电源对新能源汽车内部的蓄电箱进行充电,并且输入触头对输出触头形成约束,外筒体停止滑动并且位置固定,而后,控制组件二控制对接电机自行关闭,具体表现为,碰撞对接后活动套沿着对接导杆继续沿新能源汽车的行进方向滑动,对接弹簧一进一步压缩并且对接弹簧二进一步拉长,当控制传感器二与止停元件二相对应并且接收到止停元件二的止停信号时,控制传感器二控制对接电机自行关闭,充电完成后,感应器控制对接电机启动反转,对接丝杆将带动活动套背离新能源汽车的行进方向滑动,对接弹簧一逐渐拉长复位并且对接弹簧二逐渐压缩复位,当对接弹簧一与对接弹簧二复位时,控制传感器二将与复位元件二相对应并且接受复位元件二的复位信号,感应器控制对接电机继续反转复位运动,对接弹簧二逐渐压缩弹力增大并且对接弹簧一逐渐拉长弹力减小,对接弹簧二将推动固定套二背离新能源汽车的行进方向复位运动,固定套二将带动外筒体复位运动;当位于内筒体内部的输入触头靠近固定套一时,感应器控制对接电机启动反转,对接电机的输出端将驱动对接丝杆绕自身轴线同步反转,对接丝杆将带动与其螺纹连接配合的活动套背离新能源汽车的行进方向滑动,活动套将挤压对接弹簧二,对接弹簧二逐渐压缩弹力增大并且对接弹簧一逐渐拉长弹力减小,对接弹簧二将推动固定套二背离新能源汽车的行进方向运动,固定套二将带动外筒体同步运动,滑块沿着滑轨背离新能源汽车的行进方同步滑动,外筒体将带动内筒体以及充电输出部件背离新能源汽车的行进方向同步运动,输出触头与输入触头碰撞对接接通,输出电线与输入电线接通,充电站总电源对新能源汽车内部的蓄电箱进行充电,并且输入触头对输出触头形成约束,外筒体停止滑动并且位置固定,而后,控制组件一控制对接电机自行关闭,具体表现为,碰撞对接后活动套沿着对接导杆继续背离新能源汽车的行进方向滑动,对接弹簧二进一步压缩并且对接弹簧一进一步拉长,当控制传感器一与止停元件一相对应并且接收到止停元件一的止停信号时,控制传感器一控制对接电机自行关闭,充电完成后,感应器控制对接电机启动正转,对接丝杆将带动活动套沿新能源汽车的行进方向滑动,对接弹簧二逐渐拉长复位并且对接弹簧一逐渐压缩复位,当对接弹簧一与对接弹簧二复位时,控制传感器一将与复位元件一相对应并且接受复位元件一的复位信号,感应器控制对接电机继续正转复位运动,对接弹簧一逐渐压缩弹力增大并且对接弹簧二逐渐拉长弹力减小,对接弹簧一将推动固定套二沿新能源汽车的行进方向复位运动,固定套二将带动外筒体复位运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勤,未经张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837413.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汽车充电箱-201710470067.5
  • 王锦林 - 王锦林
  • 2017-06-20 - 2018-12-28 - B60L11/18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汽车充电箱,包括从居民楼或办公楼接入电源的箱体、铰接在箱体顶部一侧的上翻盖和固定在上翻盖内的L型挡板;所述箱体内侧壁安装有电能表、漏电保护开关和插座;所述箱体底壁开设有供插头进入的开槽:所述上翻盖和箱体内侧壁分别对应安装有螺纹锁主体和螺纹锁座;用于限位固定所述插头的L型挡板固定在所述上翻盖与所述插座对应的内侧壁或者固定在所述螺纹锁主体上。本申请通过在各个居民楼或者办公楼配备上述充电箱,可替代传统意义上的充电桩,每栋楼的充电箱由业主自由控制并维护,降低了单独建造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建设和维护的费用,同时也为电动汽车车主给汽车充电提供了方便,便于电动汽车的普及和推广。
  •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站有序充电方法-201710471414.6
  • 李超;张丹丹;袁健;朱建威;王森 - 南京理工大学
  • 2017-06-20 - 2018-12-28 - B60L11/1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站有序充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通过电动汽车上的电池管理系统获取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接着根据充电需求和系统运行状态制定分时电价,由用户自主相应分时电价,确定充电计划;最后采用蒙特卡洛算法模拟用户充电需求,预测电动汽车充电站在有序充电和无序充电两种情况下的配电变压器负荷、充电站运营经济效益和用户充电成本。本发明在综合考虑用户的充电需求和电网负荷水平的基础上,以削峰填谷为目标,采用启发式算法动态的求解介入充电站电动汽车的分时电价时段,并由用户自主响应,可用于大规模电动汽车充电站的有序充电控制。
  • 一种分时租赁电动汽车充电桩-201710471700.2
  • 蒋阳川 - 宁波轩悦行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 2017-06-20 - 2018-12-28 - B60L11/18
  • 本发明创造属于分时租赁电动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分时租赁电动汽车充电桩,公开了一种分时租赁电动汽车充电桩,包括外壳,底座,读卡器,充电系统,充电开关,安全门;电磁锁,将安全门锁住;弹簧,开启安全门;牵引绳,关闭安全门;牵引绳滚筒,收放牵引绳,与1号电动机同轴连接;1号电动机,带动牵引滚筒转动;充电插头,为电动汽车;充电线,为充电插头供电;插头卡口,悬挂充电插头;电线滚筒,收放电线,与2号电动机传动连接;充电线挂钩,悬挂盘绕的电线;保护壳,保护分时租赁电动汽车充电桩不受地下盐碱的腐蚀;液压机,控制充电桩的升降;本发明创造提及了一种体积小、稳定性高、维护费用低的一种分时租赁电动汽车充电桩。
  • 一种分时租赁电动汽车充电桩集群控制系统-201710471726.7
  • 蒋阳川 - 宁波轩悦行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 2017-06-20 - 2018-12-28 - B60L11/18
  • 本发明创造属于控制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分时租赁电动汽车充电桩集群控制系统。包括服务器,连接用户系统和终端硬件,至少一个充电桩,为电动汽车充电,与市电电缆电连接;通讯终端,与服务器和集群控制器进行数据交互,与集群控制器电连接;集群控制器,控制集群中的充电桩运作,与充电桩电连接。动作控制器,控制充电桩的动作,与充电桩电连接;状态管理器,汇总集群中充电桩的工作状态,与通讯终端电连接。
  • 一种电动汽车自动提示救助系统及方法-201710472065.X
  • 蒋阳川 - 宁波轩悦行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 2017-06-20 - 2018-12-28 - B60L11/1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自动提示救助系统及方法,方法包括步骤1:系统开始工作,主服务器监控接入网络的各个电动汽车的实际情况;步骤2:某个电动汽车自身发现故障,判断故障的类型,并通过无线向主服务器发送故障报告;步骤3:主服务器收到故障报告后,定义故障的等级,并根据故障等级进行相应的处理措施。电动汽车自动提示救助系统及方法能够及时获取电动汽车发生故障的情况,并及时作出正确的提示提醒驾驶人员,使驾驶人员根据提示能作出相应正确的操作。
  • 电动汽车智能安全租赁系统-201710472236.9
  • 蒋阳川 - 宁波轩悦行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 2017-06-20 - 2018-12-28 - B60L11/18
  • 本发明公开了电动汽车智能安全租赁系统,涉及电动汽车还车处理技术领域,该系统还车使用方便,还车安全性和可靠性高,智能化程度高。包括电动汽车的租赁平台和为电动汽车充电的充电桩,在电动汽车车身上的充电插孔内设有还车车端接入装置;在充电桩的充电枪上分别设有异常还车桩端接入装置和正常还车桩端接入装置;正常还车桩端接入装置的控制端和异常还车桩端接入装置的控制端分别与租赁平台通信连接;并且当充电枪插入在充电插孔内时,如果是正常还车则租赁平台可通过正常还车桩端接入装置与还车车端接入装置通信连接,如果是异常还车则租赁平台可通过异常还车桩端接入装置与还车车端接入装置通信连接。
  • 电动汽车状态监控方法-201710472361.X
  • 蒋阳川 - 宁波轩悦行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 2017-06-20 - 2018-12-28 - B60L11/1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状态监控方法,包括设有第一无线收发器的服务器、若干个充电站,设于每个充电站中的子服务器和若干个充电桩,每个充电桩均包括主机和与主机连接的电子锁,服务器分别与各个子服务器电连接,每个充电站的子服务器分别与各个充电桩的主机电连接;每个电动汽车均包括车载处理器、GPS定位仪、电池管理芯片、报警器、速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摄像头和第二无线收发器,车载处理器分别与GPS定位仪、速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摄像头、报警器、电池管理芯片和第二无线收发器电连接,第二无线收发器和第一无线收发器无线连接。本发明具有可有效降低提高管理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特点。
  • 电动汽车安全租赁控制系统-201710472459.5
  • 蒋阳川 - 宁波轩悦行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 2017-06-20 - 2018-12-28 - B60L11/18
  • 本发明公开了电动汽车安全租赁控制系统,涉及电动汽车还车处理技术领域,该系统还车使用方便,还车安全性和可靠性高,智能化程度高。包括电动汽车的租赁平台和为电动汽车充电的充电桩,在电动汽车车身上的充电插孔内设有还车车端接入装置;在充电桩的充电枪上分别设有异常还车桩端接入装置和正常还车桩端接入装置;正常还车桩端接入装置的控制端和异常还车桩端接入装置的控制端分别与租赁平台通信连接;并且当充电枪插入在充电插孔内时,如果是正常还车则租赁平台可通过正常还车桩端接入装置与还车车端接入装置通信连接,如果是异常还车则租赁平台可通过异常还车桩端接入装置与还车车端接入装置通信连接。
  • 电动汽车紧急救援方法-201710472486.2
  • 蒋阳川 - 宁波轩悦行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 2017-06-20 - 2018-12-28 - B60L11/1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紧急救援方法,包括设有第一无线收发器的服务器、若干个充电站,设于每个充电站中的子服务器和若干个无人机;服务器分别与各个子服务器电连接,每个电动汽车均包括车载处理器、GPS定位仪、电池管理芯片、报警器和第二无线收发器,车载处理器分别与GPS定位仪、报警器、电池管理芯片和第二无线收发器电连接,每个无人机均包括控制器、升降装置、摄像头和第三无线收发器,控制器分别与升降装置、摄像头和第三无线收发器电连接。本发明具有可有效降低提高管理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特点。
  • 一种适用于无人艇的无线充电方法及装置-201810685161.7
  • 瞿丹;黄虎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 2018-06-28 - 2018-12-28 - B60L11/1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无人艇的无线充电方法及装置。使用本发明能够实现对无人艇的远距离充电,且设备尺寸小、电磁干扰弱、方向性好、能量密度高、保密性强、安全性高。本发明采用激光方式对无人艇进行无线充电,并对激光器和光电池进行设计,利用光电池平行返回的光子激发激光器产生更多光子,使得激光器发出的激光发射强度能够随无人艇在波浪中的波动自动调整,无需不断调整发射端和接收端的对准度,不会因对准问题造成能量浪费、其他设备的损坏,安全性高,且设备尺寸小、电磁干扰弱、方向性好、能量密度高、保密性强、易于实现,适合于无人艇使用。
  • 一种电动汽车交流充电唤醒电路及方法-201810804963.5
  • 高挺;沈敏扬;郑方平 - 上海思致汽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2018-07-20 - 2018-12-28 - B60L11/18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汽车交流充电唤醒电路及方法,该充电唤醒电路包括单片机、脉宽调制电路、逻辑或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脉宽调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充电枪接口中的CP信号,所述逻辑或模块的两个输入端分别与所述脉宽调制电路的输出端和单片机的存活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逻辑或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所述单片机还分别与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和脉宽调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需要充电时唤醒,在充电任务等待和任务完成状态下睡眠,实现了按需唤醒,能够防止馈电,减少能量消耗,减少ECU工作时间,减少车载DC‑DC控制器工作时间,延长ECU及铅酸电池寿命。
  • 一种基于电动汽车底盘的电池承载装置结构-201810816690.6
  • 陈倩;高春娜;高智勇 - 陈倩;高春娜;高智勇
  • 2018-07-24 - 2018-12-28 - B60L11/18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电动汽车底盘的电池承载装置结构,包括汽车底盘、无线充电线圈、承载槽、密封盖板、调温机构、换热管、蓄电池组、控制电路,汽车底盘内设承载腔,承载槽嵌于承载腔内,内部设若干隔板,并通过隔板将承载槽分割为若干定位腔,密封盖板汽车底盘铰接,蓄电池组分别嵌于各定位腔内,无线充电线圈嵌于承载腔对应的汽车底盘内,换热管嵌于承载腔内侧面,调温机构嵌于承载腔内,控制电路嵌于密封盖板上端面。本发明一方面可有效的提高对蓄电池组的承载定位能力,在提高蓄电池组定位稳定性的同时,可有效的提高蓄电池使用的数量,另一方面可有效的实现对蓄电池组进行感应式充电和调温降温作业。
  • 高速公路汽车充电桩-201810825617.5
  • 吴润之 - 浙江华建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2018-07-25 - 2018-12-28 - B60L11/18
  • 本发明公开了高速公路汽车充电桩,涉及汽车充电桩技术领域,包括路基,路基的内部设有预埋件,预埋件的上端设有基座,基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充电桩,充电桩的顶端设有固定框,固定框内设有太阳能电池板,固定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挡板的中部开设有排水孔,充电桩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散热箱,散热箱内设有散热鳍片,散热箱的上端设有散热风机,基座的内部开设有凹槽。该可遮雨可散热可防盗的高速公路汽车充电桩,通过设置预埋件,对基座达到了固定作用,防止充电桩和基座一起被盗,通过设置太阳能电池板,既达到了节能的效果,又实现了遮雨的目的,通过设置散热箱,达到了散热的效果。
  • 一种基于充电桩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站-201810841702.0
  • 朱治杰 - 南京灵雀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 2018-07-27 - 2018-12-28 - B60L11/18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充电桩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包括承载底座、承载立柱、防护顶板、隔板、充电桩、布线架、充电母线、收线器、充电导线及充电接头,承载立柱位于承载底座上端面,承载立柱侧表面设定位槽,充电桩安装在承载底座上端面并嵌于定位槽内,防护顶后端与承载立柱上端面连接,防护顶板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与一个隔板相互连接,布线架轴线与防护顶板下端面平行分布,充电母线嵌于布线架内,充电导线后端通过收线器与布线架前端面连接,充电导线前端与充电接头电气连接。本发明一方面可有效的满足对充电桩设备进行安装定位作业的需要,提高充电桩设备使用的灵活性,另一方面可有效的提高充电桩设备运行时的灵活性和安全性。
  • 一种电动汽车应急移动充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201810892373.2
  • 刘贵如;刘志军;王陆林 - 安徽工程大学
  • 2018-08-07 - 2018-12-28 - B60L11/18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电动汽车应急移动充电系统,系统设有小型发动机、发电机和充电枪,所述小型发动机的输出轴连接发电机,所述发动机的电源输出端经熔断器连接充电枪,所述充电枪设有与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匹配的慢充接口,所述小型发动机和发电机固定在壳体内,所述小型发动机的油箱固定在壳体内,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油箱连接的加油口,所述加油口上设有油箱盖,所述发电机与充电枪之间通过电源线连接。本发明是一种新型的纯电动汽车应急移动充电设备,当电动汽车电池耗尽导致电动汽车无法行驶的情况发生时,该系统能够方便快捷的为汽车充电,可以提高汽车的续航里程。
  • 一种基于车载RFID标签的动态无线充电系统-201810943318.1
  • 高立克;肖静;祝文姬;杨艺云;欧世锋;韩帅;郭小璇;姚知洋;吴宛潞;郭敏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2018-08-17 - 2018-12-28 - B60L11/1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载RFID标签的动态无线充电系统,该系统在具有无线充电接收系统的电动汽车的车头和车尾分别配置一个RFID标签,将无线充电发射系统设为多段导轨式,在每一段导轨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一个RFID阅读器,每一段导轨设置一个能量投切控制器,RFID阅读器与能量投切控制器连接,且所述能量投切控制器与管理中心通信,当RFID阅读器读取到电动汽车上的RFID标签时,控制对应导轨的能量投切控制器工作,并向所述管理中心发送计费信息。本发明解决了电动汽车蓄电池容量有限,电动汽车续航不足的问题,实现了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实时的动态智能充电,避免了通电导轨设置过长或者通电导轨开通过多导致的能源浪费。
  • 新能源汽车停车位充电桩的智能化管理装置-201810987561.3
  • 张陆胜 - 芜湖炬胜机电设备厂
  • 2018-08-28 - 2018-12-28 - B60L11/18
  •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的新能源汽车停车位充电桩的智能化管理装置,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停车位充电桩的智能化管理装置的充电桩(2)上的充电孔(3)底部安装充电插座(4),充电插座(4)通过连接线(8)与供电电源连接,连接线(8)上设置电子开关(9),充电桩(2)上安装读卡器(10),充电桩(2)设置充电孔(3)的前部表面位置还设置开闭板件(15),开闭板件(15)与伸缩气缸(16)连接,伸缩气缸(16)与控制部件(11)连接,本发明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停车位充电桩的智能化管理装置,能够有效确保充电桩的电能不会随意被他人使用,适用于公共停车位充电桩智能管理。
  •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停车位充电桩的管理方法-201810987578.9
  • 张陆胜 - 芜湖炬胜机电设备厂
  • 2018-08-28 - 2018-12-28 - B60L11/18
  •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的用于新能源汽车停车位充电桩的管理方法,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停车位充电桩的管理方法的管理步骤为:将充电插头(7)插装到充电孔(3)内,充电插头(7)与充电插座(4)插装连接;读卡器(10)读取到解锁卡(12)的解锁信息,向控制部件(11)反馈信号,控制部件(11)根据信号控制电子开关(9)连通;充电完成后,拔下充电插头(7),红外线感应器(13)向控制部件(11)反馈信号,控制部件(11)根据信号控制电子开关(9)断开,本发明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停车位充电桩的管理方法,能够有效控制充电桩电能流失,确保充电桩的电不会随意被他人使用,适用于公共停车位充电桩智能管理。
  • 一种便携式方便固定的新能源汽车用充电装置-201811006744.9
  • 徐元芳 - 潍坊华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2018-08-31 - 2018-12-28 - B60L11/1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方便固定的新能源汽车用充电装置,包括主体和接口,所述主体的左右两侧上端连接有吸盘,且主体与吸盘之间紧密贴合,所述吸盘的左右两端固定有充电管,且吸盘与充电管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吸盘的顶部上下两端连接有塑料棒,所述主体的底部安装有升降柱,且主体与升降柱之间为焊接连接。该便携式方便固定的新能源汽车用充电装置,通过主体和橡皮板之间的弹簧,从而能够将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和外壳保持一定工作空间,而且能够为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提供散热空间,同时能够避免外界对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的碰撞,从而能够预防汽车操作不便发生碰撞意外,而且能够一定程度上保护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的零部件。
  • 一种便于移动的新能源汽车用充电设备-201811006802.8
  • 徐元芳 - 潍坊华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2018-08-31 - 2018-12-28 - B60L11/1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移动的新能源汽车用充电设备,包括安装板和连接轴,所述安装板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滑行轨道,且第一滑行轨道的内部下端左侧安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一滑行轨道之间通过冲压构成一体化连接,所述第一滑行轨道的左侧下端镶嵌有第一凸块,且第一滑行轨道的正面连接有滑动块,所述第一凸块与第一滑行轨道之间为焊接,所述滑动块与第一滑行轨道之间为滑动连接。该便于移动的新能源汽车用充电设备设置有第一凹槽,其与第一凸块的大小相同,则第一凸块可以插入到第一凹槽的内部,就能够实现多个第一滑行轨道之间的相互吻合拼装,使该充电设备的滑行距离范围增大。
  • 一种隐藏式充电桩安装结构-201811054680.X
  • 王连明;周星星;王有锁 - 安徽卓越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2018-09-11 - 2018-12-28 - B60L11/1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隐藏式充电桩安装结构,属于充电桩领域,包括充电桩本体,所述充电桩本体位于车位下方开设的安装孔位上,充电桩本体顶部固定连接有隔挡板,隔挡板与地面平齐,所述充电桩本体底部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轴承架,轴承架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转轴,所述固定转轴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导向齿轮,所述安装孔位内壁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导向齿,导向齿与导向齿轮相啮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使用时通过上下运动安装于车位下方的充电桩,可是实现充电桩的隐藏式安装,避免了将充电桩安装于车位附近在倒车时受到损坏的情况,同时装置能够通过安装的太阳能板收集太阳能,从而节约能源。
  • 一种具有光照范围调节功能的新能源充电桩-201811054718.3
  • 王连明;周星星;王有锁 - 安徽卓越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2018-09-11 - 2018-12-28 - B60L11/18
  • 本发明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光照范围调节功能的新能源充电桩,包括本体,本体下侧四周处均设置有滚轮,所述本体上侧开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设置有若干个转轮,转轮上侧共同固定连接有圆板,圆板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竖直柱,第一竖直柱顶端通过第一支承座铰接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第一竖直柱右侧的圆板上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角度调节装置与太阳能电池板下侧相铰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上表面四周处布置有光照传感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角度调节装置使太阳能电池板发生倾斜,从而使角度发生改变,使太阳能电池板的角度跟太阳的移位一起改变,实现了光照接收面积的最大化。
  • 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充电桩-201811119544.4
  • 付德龙 - 郑州康晓科技有限公司
  • 2018-09-26 - 2018-12-28 - B60L11/1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充电桩,包括柜体,所述柜体正面的右侧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柜门,所述柜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充电桩本体,所述柜体内腔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柜体内腔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通风口。本发明通过设置柜体、合页、柜门、充电桩本体、温度传感器、通风口、排风扇、蜂鸣器、报警灯、控制箱、显示屏操作面板、处理器、散热孔、挡尘板、立柱、挡雨板、底板、安装孔和把手的相互配合,达到了报警功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充电桩不具有报警功能的问题,当充电桩出现温度过高时,可以及时通知工作人员进行处理,不会导致充电桩内部元件出现损坏,方便了人们使用。
  • 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装置-201811121096.1
  • 陈兴颖 - 陈兴颖
  • 2018-09-26 - 2018-12-28 - B60L11/18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装置,包括底座、桩体、防护罩、升降机构、识别机构和限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板、升降组件和若干支柱,升降组件包括伸缩架、滑轨、两个驱动单元和两个滑块,识别机构包括识别盒,识别盒内设有识别组件和两个密封组件,识别组件包括摄像头、齿轮、齿条和调节单元,该具有保护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装置通过识别机构对汽车车牌和驾驶员头部进行图像采集,便于进行人脸识别,以确定驾驶员身份是否合法,从而保护车主的财产安全,不仅如此,通过升降机构可带动防护罩进行升降移动,方便在确认驾驶员身份合法后对汽车进行充电,同时保护桩体,防止遭受外部破坏,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 充电桩用预制式钢筋混凝土固定底座-201811238153.4
  • 杨茜 -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
  • 2018-10-23 - 2018-12-28 - B60L11/18
  •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充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为电动车充电桩安装辅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桩用预制式钢筋混凝土固定底座。本发明包括:支撑底板及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安装台;所述的安装台设置在支撑底板的上部中间位置,为一体式整体加工形成一个“凸”字形结构;支撑底板的厚度为0.1‑0.5m,其上设置于接地螺栓,接地螺栓的下部通过接地引线与接地金属块相连接;安装台的高度为0.2‑0.5m,其上面与侧面设置有相连通的电缆孔;安装台的上端面的四个角部设置有预埋的安装螺栓。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户外钢筋混凝土固定底座施工受施工地点、环境、天气等影响施工,而导致周期长的技术问题。
  • 电池充电连接方法-201711300505.X
  • 李奕民;王天炜 - 曾正扬
  • 2017-12-10 - 2018-12-28 - B60L11/18
  • 本发明一种电池充电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第一连接座上安装充电装置,本发明操作方便,结构简单,可以将整个充电装置通过安装杆快速放置于第一连接座上,此时第二连接座可以快速固定于电池上,从而转动第一转动轮,使得第二转动轮被带动转动,进而使得整个螺纹杆可以不断地转动,使得第二连接管可以快速与螺纹杆螺纹连接,从而使得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之间的间距缩小。
  • 车辆无线充电系统-201721579660.5
  • 刘远芳 - 深圳市无电通科技有限公司
  • 2017-11-22 - 2018-12-28 - B60L11/18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车辆无线充电系统,包括至少一车辆供给子系统,其中该车辆供给子系统被设置在该电动车辆上,用以供能给该电动车辆;至少一电力基站子系统,该电力基站子系统具有多个电力基站,该车辆供给子系统与该电力基站之间形成一有效能量传输范围,在该有效能量传输范围内,该电力基站与该车辆供给子系统可动态地无线电连接,以供传输电能为该电动车辆充;以及至少一管理平台,该管理平台通信地连接该车辆供给子系统和该电力基站子系统。
  • 一种基于无线充电技术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201820146054.2
  • 孔令琛;李双鹿 - 长安大学
  • 2018-01-29 - 2018-12-28 - B60L11/18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充电技术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包括:主控中心;电力传输模块,受控于主控中心,用于无线传输电能,所述电力传输模块包括设置在停车场上且用于传递能源的发射线圈以及设置在电动汽车上的接收线圈;对位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的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是否对准;电源模块,受控于主控中心,用于向电动汽车提供电能;太阳能充电模块,与电源模块相连接,用于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本实用新型具有采用无线充电的方式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简化了充电步骤的优点。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