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微生物发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42058.0 | 申请日: | 201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021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林俊良;曾正光;曾驿舜;刘盼西 | 申请(专利权)人: | 拜肯生物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16 | 分类号: | C12M1/16;C12M1/04;C12M1/02;C12M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王小荣 |
地址: | 201799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微生物发酵装置,该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菌种复合单元、固液混合单元、物料输送单元及发酵单元,该发酵单元内设有畚斗抛射机构,菌种复合单元内的复合菌种液在固液混合单元中与固体基质混合均匀后,由物料输送单元输送至发酵单元中,之后在畚斗抛射机构的作用下进行翻堆及散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畚斗抛射机构,使混合物料与空气进行充分接触,实现了在得到充足的空气供应的情况下,直接与空气进行热量交换,同时具备翻堆及散热功能,工艺过程简单,节省了大量冷却水,且散热效果好,有效保证了发酵效果及产物质量。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微生物 发酵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复合微生物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菌种复合单元、固液混合单元、物料输送单元及发酵单元,该发酵单元内设有畚斗抛射机构,所述的菌种复合单元内的复合菌种液在固液混合单元中与固体基质混合均匀后,由物料输送单元输送至发酵单元中,之后在畚斗抛射机构的作用下进行翻堆及散热;所述的菌种复合单元包括复合室壳体(1)、多个设置在复合室壳体(1)顶部的菌种液加料口(2)、设置在复合室壳体(1)底部的复合菌种液出料管(3)、设置在复合室壳体(1)内部的复合室搅拌桨(4)以及与复合室搅拌桨(4)传动连接的复合室搅拌桨驱动电机,所述的复合菌种液出料管(3)的一端与固液混合单元相连通;所述的固液混合单元包括与复合菌种液出料管(3)相连通的混合室壳体(6)、设置在混合室壳体(6)侧壁上的固体基质进料口(7)、设置在混合室壳体(6)内部的混合室搅拌桨(8)以及与混合室搅拌桨(8)传动连接的混合室搅拌桨驱动电机,所述的混合室壳体(6)的底部与物料输送单元相连通;所述的物料输送单元包括与混合室壳体(6)的底部相连通的物料输送室壳体(10)、设置在物料输送室壳体(10)内部的螺旋叶片转轴(11)、绕设在螺旋叶片转轴(11)上的螺旋叶片(12)以及与螺旋叶片转轴(11)传动连接的螺旋叶片转轴驱动电机;所述的发酵单元包括与物料输送室壳体(10)相连通的发酵室壳体(22)、设置在发酵室壳体(22)底部的出料口(15)、设置在发酵室壳体(22)顶部的辅料加料口(16)以及一下一上分别设置在发酵室壳体(22)侧面的进气口(14)、出气口(17),所述的畚斗抛射机构位于发酵室壳体(22)内部;所述的畚斗抛射机构包括一上一下分别设置在发酵室壳体(22)内部的主动轮(18)及从动轮(19)、与主动轮(18)传动连接的主动轮驱动电机、绕设在主动轮(18)与从动轮(19)之间的皮带(20)以及多个均匀布设在皮带(20)上且与发酵室壳体(22)的内壁相适配的畚斗(2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拜肯生物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拜肯生物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0442058.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沼气池排出的废料余热增温沼气池系统
- 下一篇:PCR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