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微生物发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42058.0 | 申请日: | 201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021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林俊良;曾正光;曾驿舜;刘盼西 | 申请(专利权)人: | 拜肯生物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16 | 分类号: | C12M1/16;C12M1/04;C12M1/02;C12M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王小荣 |
地址: | 201799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微生物 发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复合微生物发酵装置。
背景技术
微生物发酵是指利用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将原料经过特定的代谢途径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物的过程。有时为了同时得到多种发酵产物,会预先将多种相互之间无拮抗作用的微生物菌种混合在一起,之后再进行发酵,即复合微生物发酵。对于复合微生物在固体基质上的发酵过程中,为了保证充足的空气供应及良好的散热,常常需要对固体物料进行翻堆,并在发酵罐的侧壁上设置夹套,通过夹套内的低温水将复合微生物发酵产生的热量带走。该方式过程复杂,需要使用大量的低温水进行散热,且利用发酵罐的侧壁进行热传导散热,散热效果差,影响了发酵效果和产物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且操作简单的复合微生物发酵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复合微生物发酵装置,该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菌种复合单元、固液混合单元、物料输送单元及发酵单元,该发酵单元内设有畚斗抛射机构,所述的菌种复合单元内的复合菌种液在固液混合单元中与固体基质混合均匀后,由物料输送单元输送至发酵单元中,之后在畚斗抛射机构的作用下进行翻堆及散热。
所述的菌种复合单元包括复合室壳体、多个设置在复合室壳体顶部的菌种液加料口、设置在复合室壳体底部的复合菌种液出料管、设置在复合室壳体内部的复合室搅拌桨以及与复合室搅拌桨传动连接的复合室搅拌桨驱动电机,所述的复合菌种液出料管的一端与固液混合单元相连通。复合室搅拌桨驱动电机能够带动复合室搅拌桨转动。分别通过多个菌种液加料口加入多种微生物菌种液,并在复合室壳体内由复合室搅拌桨充分搅拌均匀,得到含有多种微生物的复合菌种液,复合菌种液经复合菌种液出料管进入固液混合单元中。
所述的复合菌种液出料管上设有流量控制阀。当复合室搅拌桨转动,使多种微生物菌种液混合时,流量控制阀关闭;混合均匀后,打开流量控制阀,并调节流速,将复合菌种液逐渐加入固液混合单元中。
所述的固液混合单元包括与复合菌种液出料管相连通的混合室壳体、设置在混合室壳体侧壁上的固体基质进料口、设置在混合室壳体内部的混合室搅拌桨以及与混合室搅拌桨传动连接的混合室搅拌桨驱动电机,所述的混合室壳体的底部与物料输送单元相连通。通过固体基质进料口向混合室壳体内部加入固体基质,之后启动混合室搅拌桨驱动电机,带动混合室搅拌桨转动,使混合室壳体内部的固体基质与由复合菌种液出料管加入的复合菌种液充分混合均匀。
所述的混合室壳体内设有与复合菌种液出料管相连通的喷头。喷头能够将复合菌种液喷洒入混合室壳体内,以便使固体基质与复合菌种液更快地混合均匀。
所述的物料输送单元包括与混合室壳体的底部相连通的物料输送室壳体、设置在物料输送室壳体内部的螺旋叶片转轴、绕设在螺旋叶片转轴上的螺旋叶片以及与螺旋叶片转轴传动连接的螺旋叶片转轴驱动电机。混合物料经混合室壳体的底部进入物料输送室壳体内,之后螺旋叶片转轴驱动电机带动螺旋叶片转轴转动,使螺旋叶片将混合物料以螺旋输送的方式输送至发酵单元内。
所述的物料输送室壳体包括与混合室壳体的底部相连通的物料输送室壳体倾斜段以及分别与物料输送室壳体倾斜段、发酵单元相连通的物料输送室壳体水平段,所述的螺旋叶片转轴及螺旋叶片均设置在物料输送室壳体水平段内。混合室壳体内的混合物料沿物料输送室壳体倾斜段滑入物料输送室壳体水平段,之后由螺旋叶片输送至发酵单元内。
所述的物料输送室壳体倾斜段与混合室壳体的底部之间设有混合室出料挡板以及与混合室出料挡板传动连接的混合室出料挡板驱动电机。当混合室壳体内进行固液混合时,混合室出料挡板将物料输送室壳体倾斜段与混合室壳体之间隔断;当混合完毕后,通过混合室出料挡板驱动电机使混合室出料挡板转动,将物料输送室壳体倾斜段与混合室壳体之间连通,使混合物料逐渐进入物料输送室壳体倾斜段内。
所述的发酵单元包括与物料输送室壳体相连通的发酵室壳体、设置在发酵室壳体底部的出料口、设置在发酵室壳体顶部的辅料加料口以及一下一上分别设置在发酵室壳体侧面的进气口、出气口,所述的畚斗抛射机构位于发酵室壳体内部。在发酵过程中,无菌空气由进气口进入发酵室壳体内,为混合物料提供充足的空气,同时将发酵产生的热量带走,之后由出气口排出。可根据实际发酵需要,通过辅料加料口加入水或其它辅料,维持发酵过程的正常进行。发酵结束后,产物由出料口排出。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物料输送室壳体与发酵室壳体的侧面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拜肯生物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拜肯生物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420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沼气池排出的废料余热增温沼气池系统
- 下一篇:PCR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