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卧式数控旋压加工系统与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39631.6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31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夏琴香;熊英超;程秀全;徐晓;肖刚锋;程思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22/16 | 分类号: | B21D22/16;B21C51/00;F15B11/028;F15B11/08;F15B13/04;F15B21/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蔡克永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卧式数控旋压加工系统与控制方法;它由床身、主轴箱、一对数控旋轮库、液压尾座、与机床主轴转速相关联的尾顶液压力控制系统、伺服电机装置及数控系统组成,尾顶液压力随主轴启动时转速所达到的百分比同步增加,以实现较大尾顶力及主轴高速转动要求下的顺利启动。对称布置的转塔式数控旋轮库可各安装4~6个旋轮(或切刀),在两个伺服电机的驱动下沿机床主轴作横、纵向进给运动,两旋轮库不同旋轮之间搭配可用于各种单旋轮或双旋轮的单一旋压成形工艺、复合旋压成形工艺及其他辅助旋转加工工艺,显著提高机床利用率及生产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轮 数控 旋压加工 液压力 尾顶 机床主轴转速 伺服电机装置 旋压成形工艺 纵向进给运动 机床利用率 成形工艺 对称布置 复合旋压 高速转动 机床主轴 控制系统 生产效率 数控系统 伺服电机 旋转加工 液压尾座 启动时 双旋轮 主轴箱 转塔式 床身 大尾 顶力 可用 切刀 下沿 搭配 关联 驱动 | ||
【主权项】:
1.一种卧式数控旋压加工系统,包括一对数控旋轮库(3)以及尾顶液压力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顶液压力控制系统包括:油缸(29)、液控单向阀(37)、节流阀(39)、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36)、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42)、电磁比例溢流阀(35)、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34)、叶片泵(32)、电机(33)、油箱(43);电机(33)带动叶片泵(32)工作,叶片泵(32)吸入油箱(43)中的油;叶片泵(32)出油口的油分成如下两个支路:其中一个支路流入电磁比例溢流阀(35)的A油口,电磁比例溢流阀(35)的C油口与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34)的P油口连接,电磁比例溢流阀(35)的B油口与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34)的T油口汇合流入油箱(43)中以调节系统压力;另一个支路流入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42)的A油口,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42)的B油口与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36)的A油口连接,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36)的P油口及T油口由于未通油因此合并流入油箱(43);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36)的B油口与液控单向阀(37)的进油口连接,此时油经液控单向阀(37)的出油口流入油缸(29)的Q油口推动活塞杆进给运动,为实现活塞杆的工进运动,在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36)的A油口与B油口之间并联一节流阀(39);油缸(29)P油口的油经与液控单向阀(37)的T油口汇合流入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42)的P油口,再经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42)的T油口流入油箱(43)中完成回油动作;该卧式数控旋压加工系统还包括:用于测量机床主轴转速的主轴转速测量装置,以及与其信号连接的转速比计算单元装置;所述转速比计算单元装置与电磁比例溢流阀(35)信号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339631.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