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处理垃圾焚烧飞灰的超高温火焰熔融炉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59938.5 | 申请日: | 2017-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600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闫高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G7/00 | 分类号: | F23G7/00;F23D11/00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程园园 |
地址: | 030006***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处理垃圾焚烧飞灰的超高温火焰熔融炉系统,解决了垃圾焚烧飞灰无害化处理的问题。本发明主要包括液氧储罐、气化器、飞灰储仓、螺旋给料机、变频冷却风机、自动控制系统、微型布袋除尘器、电动调节阀、油罐、油泵、流量计、超高温火焰发生器、热电偶、耐火层、熔融炉本体、熔融炉水冷夹套等,提出的超高温火焰发生器,能够在化学当量比为1:1的情况下实现柴油在纯氧氛围下的绝热燃烧,生成温度超过5000°的超高温火焰,并使得垃圾焚烧产生的飞灰在超高温火焰中停留足够长的熔融时间,从而将飞灰中重金属等污染物固化在玻璃质熔渣里面,实现了焚烧飞灰的无害化处理,能够使得处理后的熔渣的重金属浸出毒性比处理前减少95%以上。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处理 垃圾 焚烧 超高温 火焰 熔融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处理垃圾焚烧飞灰的超高温火焰熔融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液氧储罐(1)、气化器(2)、垃圾焚烧锅炉布袋除尘器(3)、飞灰储仓(4)、螺旋给料机(5)、变频冷却风机(6)、自动控制系统(7)、微型布袋除尘器(8)、排烟口(9)、电动调节阀(10a,10b,10c,10d)、油罐(11)、油泵(12)、流量计(13a,13b)、压力变送器(14)、超高温火焰发生器(15)、热电偶(16a,16b)、耐火层(17)、熔融炉本体(18)、熔融炉水冷夹套(19)、垃圾焚烧锅炉省煤器(20),所述液氧储罐(1)的出口通过氧气管道与气化器(2)的入口连接,气化器(2)的出口分为两路,一路通过设有电动调节阀(10a)和流量计(13a)的管路与超高温火焰发生器(15)的负载氧气套管(153)的入口连接,另一路通过设有电动调节阀(10b)和流量计(13b)的管路与超高温火焰发生器(15)的值班氧气套管(152)的入口连接,油罐(11)的出口通过燃油管道与油泵(12)的入口连接,油泵(12)的出口分为二路,一路与超高温火焰发生器(15)的微油枪(151)入口连接,另一路通过设有电动调节阀(10c)的回油管与油罐(11)的入口连接,在油泵(12)与超高温火焰发生器(15)的微油枪(151)入口的连接管道上安装有压力变送器(14),超高温火焰发生器(15)的出口安装在熔融炉本体(18)的下部,熔融炉水冷夹套(19)设在熔融炉本体(18)的内壁,耐火层(17)设在熔融炉水冷夹套(19)内壁的下部,变频冷却风机(6)的出口通过管道与超高温火焰发生器(15)的冷却风套管(154)的入口连接,垃圾焚烧锅炉省煤器(20)的供水管通过设有电动调节阀(10d)的管道与熔融炉水冷夹套(19)的入口连接,熔融炉水冷夹套(19)的出口和垃圾焚烧锅炉省煤器(20)的出口连接,熔融炉本体(18)的出口与微型布袋除尘器(8)的入口连接,微型布袋除尘器(8)的出口连接至排烟口(9),热电偶(16b)安装在超高温火焰发生器(15)的隔焰罩(157)的壁面上,热电偶(16a)安装在熔融炉水冷夹套(19)的下部,垃圾焚烧锅炉布袋除尘器(3)的出口与飞灰储仓(4)的入口连接,飞灰储仓(4)的出口与螺旋给料机(5)的入口连接,螺旋给料机(5)的出口与流量计(13a)的出口管道连接,螺旋给料机(5)、变频冷却风机(6)、电动调节阀(10a,10b,10c,10d)、油泵(12)、流量计(13a,13b)、压力变送器(14)和热电偶(16a,16b)与自动控制系统(7)连接,自动控制系统(7)用于根据螺旋给料机(5)、变频冷却风机(6)、电动调节阀(10a,10b,10c,10d)、油泵(12)、流量计(13a,13b)、压力变送器(14)和热电偶(16a,16b)反馈的信息,控制螺旋给料机(5)的转速、变频冷却风机(6)的转速、电动调节阀(10a,10b,10c,10d)的开度及油泵(12)的启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大学,未经山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259938.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