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下工程主体结构与附属结构接口渗漏水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18312.2 | 申请日: | 201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2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岳;王均;孙泽顺;蒋文国;崔成敬;李鹏举;龙中皇;王文轩;黄磊;韩振宇;尹敏;陈诚;张力;孔亮亮;李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南昌铁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02 | 分类号: | E02D31/02;E02D2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471 | 代理人: | 张丹 |
地址: | 330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地下工程主体结构与附属结构接口渗漏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附属结构顶板施工完成后,采用岩芯钻机在主体结构和附属结构接口中间进行钻孔,孔为咬合孔,孔的直径为20‑30mm,钻孔深度至附属结构底板底面;钻孔完成后,采用与墙体同标号的自流平砂浆和钢纤维进行填塞。在主体结构和附属结构之间通过咬合孔形成一个填充空间,咬合孔凹凸的不平结构保证了填充物能有效的结固在两者之间,防止开裂;利用自流平砂浆的流动性和钢纤维的韧性有效的进行结合,保证填缝的密实性和强度以达到止水的目的。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工程 主体 结构 附属 接口 渗漏 水处理 方法 | ||
【主权项】:
地下工程主体结构与附属结构接口渗漏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附属结构顶板施工完成后,采用岩芯钻机在主体结构和附属结构接口中间进行钻孔,孔为咬合孔,孔的直径为20‑30mm,钻孔深度至附属结构底板底面;钻孔完成后,采用与墙体同标号的自流平砂浆和钢纤维进行填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十四局集团南昌铁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十四局集团南昌铁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118312.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