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下工程主体结构与附属结构接口渗漏水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18312.2 | 申请日: | 201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2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岳;王均;孙泽顺;蒋文国;崔成敬;李鹏举;龙中皇;王文轩;黄磊;韩振宇;尹敏;陈诚;张力;孔亮亮;李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南昌铁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02 | 分类号: | E02D31/02;E02D2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471 | 代理人: | 张丹 |
地址: | 330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工程 主体 结构 附属 接口 渗漏 水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工程防水施工领域,尤其是一种地下工程主体结构与附属结构接口渗漏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地下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地下工程在富水地区修建,由于主体结构和附属结构不是同步施工,后期混凝土存在不均匀收缩导致接口处形成自然断缝,出现严重的渗漏水现象。如果在主体结构工程和附属结构工程施工完成后不能采取有效的止水措施,后期运营过程中发生频繁的渗漏水现象,不仅增加了后期渗漏水处治的难度,而且大大的增加了成本投入。
现今地下工程的修建越来越多,在岩溶富水区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和施工结束后结构渗漏水现象也较为突出,特别在主体结构和附属结构接口处最为明显,情况严重时可能影响后期运营过程中的安全。
针对岩溶富水区地下工程主体结构和附属结构接口处渗漏水处治,目前仍没有一套成熟的施工方法,施工完成后无法保证接口处的止水效果。
现有技术是对接口处采用注浆进行堵漏止水,由于岩溶区地质情况复杂,注浆过程中吃浆量大、不易控制,注浆时可能对已施工完成的结构造成破坏,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地下工程主体结构和附属结构接口处渗漏水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地下工程主体结构与附属结构接口渗漏水处理方法,能有效处治主体结构和附属结构接口处渗漏水,保证后期运营过程中无渗漏水出现。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该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附属结构顶板施工完成后,采用岩芯钻机在主体结构和附属结构接口中间进行钻孔,孔为咬合孔,孔的直径为20-30mm,钻孔深度至附属结构底板底面;钻孔完成后,采用与墙体同标号的自流平砂浆和钢纤维进行填塞。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钻孔工序完成后,还包括清孔工序,用于清出孔内的杂物。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清孔工序还包括清水冲洗工序和空压机进行通风清理工序。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自流平砂浆由水泥、细砂、外加剂、防收缩剂和纤维素组成。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自流平砂浆中水泥、细砂、外加剂、防收缩剂和纤维素的质量比为1:1.03:0.022:0.014:0.003。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钢纤维的掺入量占混合物总质量的0.8%~1.2%。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钢纤维的掺入量占混合物总质量的1.0%。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钢纤维的长度为孔直径的二分之一。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咬合孔的垂直度在5mm以内。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自流平砂浆和钢纤维进行填塞过程中为边填塞边捣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
1.在主体结构和附属结构之间通过咬合孔形成一个填充空间,咬合孔凹凸的不平结构保证了填充物能有效的结固在两者之间,防止开裂;
2.利用自流平砂浆的流动性和钢纤维的韧性有效的进行结合,保证填缝的密实性和强度以达到止水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接口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接口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结构;2、附属结构;3.咬合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十四局集团南昌铁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十四局集团南昌铁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183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