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井下救援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91090.9 | 申请日: | 201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74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胡建超;王继承;闫立强;张宇川;田玉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澄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99/00 | 分类号: | A62B99/00;B25J11/00 |
代理公司: | 蚌埠幺四零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6 | 代理人: | 尹杰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井下救援机器人,包括设置支架机构和套筒机构;底座在井口的两侧,支杆搭设在两底座上,辊筒套装在支杆上,钢丝绳绕于辊套外表面;吊架底面沿其圆周安装有多个微型气缸;套筒机构包括外筒和内筒;外筒与吊架活动连接;内筒由若干个弧形的内筒单片组合而成;每个内筒单片的内侧面底部设置有一托板;每个微型气缸对应一个内筒单片,微型气缸的输出端与内筒单片的顶部固定连接;每个内筒单片插装在相邻两个隔条之间;托板与内筒单片之间通过电磁吸合在一起。这种救援机器人,结构简单,完全井外人员控制,通过人体的弹性机制将救援套筒落下,并将人员整体包裹在筒体内,有效避免拉拽过程中井壁对其造成的二次伤害。 | ||
搜索关键词: | 井下 救援 机器人 | ||
【主权项】:
一种井下救援机器人,包括设置在井口处的支架机构和进入井内的套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机构包括底座、支杆、辊筒、钢丝绳和吊架;所述底座分别设置在井口的两侧,支杆搭设在两底座上,辊筒套装在支杆上,所述钢丝绳绕于辊套外表面,所述钢丝绳的自由端分别与所述吊架的上表面连接;所述吊架底面沿其圆周安装有多个微型气缸;所述套筒机构包括外筒和内筒;所述外筒与吊架活动连接,所述外筒的内壁上均匀设置有隔条;所述内筒由若干个弧形的内筒单片组合而成;每个内筒单片的内侧面底部设置有一托板,该托板通过连接件与内筒单片铰接在一起;每个所述微型气缸对应一个内筒单片,微型气缸的输出端与内筒单片的顶部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内筒单片插装在相邻两个所述隔条之间;所述托板与内筒单片之间通过电磁吸合在一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澄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澄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991090.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过滤鼻塞
- 下一篇:内燃机车使用细水雾灭火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