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哌啶取代的异黄酮化合物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58032.6 | 申请日: | 2017-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60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天泰;吴松;王冬梅;胡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311/36 | 分类号: | C07D311/36;A61K31/4545;A61P25/28;A61P25/16;A61P25/14;A61P25/00;A61P29/00;A61P3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5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新型双哌啶取代的异黄酮类化合物I在安全剂量下可剂量依赖性的抑制细胞组胺H3受体的活性及细胞乙、丁酰胆碱酯酶活性,这种单分子具有多靶点活性的化合物能够保护神经细胞;减轻神经细胞缺氧损伤;调节神经炎症;对组胺H3受体及乙、丁酰胆碱酯酶活性均有较强抑制作用;动物实验结果证明,化合物I毒性较低,可透过血脑屏障,可明显改善东莨菪碱所致的小鼠痴呆,能够增强学习记忆功能。化合物I有望成为预防和/或治疗学习记忆障碍和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帕金森病,亨廷顿氏病等的药物。 |
||
搜索关键词: | 哌啶 取代 异黄酮 化合物 及其 用途 | ||
【主权项】:
1.一种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958032.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