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异质叠层非晶薄膜供给的平面锗硅及相关纳米线生长形貌和组分调控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653561.5 申请日: 2017-08-02
公开(公告)号: CN107640741B 公开(公告)日: 2019-11-15
发明(设计)人: 余林蔚;赵耀龙;王军转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大学
主分类号: B82B3/00 分类号: B82B3/00;B82Y40/00
代理公司: 32249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陈建和<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地址: 210093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一种利用叠层非晶前驱体层制备异质或合金半导体纳米线的方法,以硅锗体系为例,通过非晶硅(a‑Si)/非晶锗(a‑Ge)叠层薄膜作为前驱体,制备出自发相分离的硅锗岛链纳米线结构,采用叠层非晶薄膜作为前驱体层,通过金属液滴的吸收和平面纳米线生长过程,实现自发相分离的平面硅锗纳米线,其形貌可通过叠层的厚度以及叠加次序加以控制,调控为硅锗岛链结构;其中,当非晶锗层处于底部即a‑Si/a‑Ge结构时,硅锗纳米线中较宽的岛区为锗高浓度区域,而较细的纳米线连接为硅高浓度区域;或通过相反的叠加次序实现直径较为均匀的硅锗合金纳米线结构,或者其中包涵微区间隔的“硅‑锗”交替区域结构。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基于 异质叠层非晶 薄膜 供给 平面 相关 纳米 生长 形貌 组分 调控 方法
【主权项】:
1.一种利用叠层非晶前驱体层制备异质半导体纳米线的方法,在硅锗体系中,通过非晶硅a-Si/非晶锗a-Ge叠层薄膜作为前驱体,制备出自发相分离的硅锗岛链纳米线结构,其特征在于:采用非晶硅a-Si/非晶锗a-Ge叠层薄膜作为前驱体层,通过金属液滴的吸收和平面纳米线生长过程,实现自发相分离的平面硅锗纳米线,其形貌通过叠层薄膜的厚度以及叠加次序加以控制,调控为硅锗岛链结构;其中,当非晶锗层处于底部即a-Si/a-Ge结构时,硅锗纳米线中宽的岛区为锗高浓度区域,而细的纳米线连接为硅高浓度区域;步骤如下,1)在平整的衬底上,利用光刻图案生成技术,蒸镀In、Sn或In、Sn合金金属膜,金属膜厚度在20nm~200nm;2)将上述样品置于PECVD系统内,在温度200℃-500℃,氢气等离子体处理样品2-10分钟后,金属膜会形成呈现出正态分布的催化金属颗粒;金属颗粒径为30-400nm;3)PECVD系统中,首先沉积第一层半导体材料4-5纳米的非晶锗,再次沉积第二种半导体材料非晶硅,形成异质叠层前驱体;4)在真空中或者氢气、氮气氛围下退火、温度在250-600℃,催化金属颗粒会被激活,自发吸收非晶锗与非晶硅,并自适应析出锗富集岛状平面硅锗异质结纳米线,同时直径、组分发生周期性的跃升,锗的含量与结的尺度通过锗层厚度以及催化液滴的直径来实现调控。/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653561.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纳米森林结构的制备方法及纳米森林结构的调控方法-201910304292.0
  • 杨宇东;毛海央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2019-04-16 - 2020-02-11 - B82B3/00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森林结构的制备方法及纳米森林结构的调控方法。该纳米森林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包括偶联剂和聚合物的混合物在衬底上形成薄膜层;S2,对薄膜层进行等离子体轰击,形成纳米森林结构。采用等离子体对聚合物层进行轰击,能够使聚合物产生的部分产物再次聚合,以形成森林纳米结构,而本发明通过在聚合物的基础上增加偶联剂,在进行等离子体轰击过程中,薄膜层中的聚合物和偶联剂的基团被激活,偶联剂的有机基团和无机基团分别与聚合物的有机基团和无机基团相互连接,同时偶联剂的有机基团之间发生交联作用,从而被等离子体轰击产生的活性基团再次聚合,原混合物层消失,同样形成了纳米森林结构。
  • 一种纳米器件的制备方法-201710295872.9
  • 朱振东;李群庆;范守善 - 清华大学;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2017-04-28 - 2020-02-07 - B82B3/00
  • 一种纳米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一第一基底;在所述第一基底表面沉积一金属膜,并对所述金属膜进行退火处理使其在该第一基底表面形成金属海岛结构;在形成有金属海岛结构的所述第一基底的表面铺设金属纳米球,所述第一基底、所述金属海岛结构及所述金属纳米球形成一复合结构,将所述复合结构铺设有金属纳米球的表面定义为第一表面,并烘烤所述复合结构;在所述复合结构的第一表面形成一光刻胶层;提供一第二基底,在所述第二基底表面形成一脱模剂层;及在真空环境下,将所述复合结构表面的光刻胶层和所述第二基底表面的脱模剂层压合在一起,分阶段升温,并在各个阶段对所述第一基底和所述第二基底施加电压,在第一基底表面形成分形纳米结构。
  • 一种单一取向碳纳米管喷印排布方法-201610914928.X
  • 李倩;刘华平;周维亚;解思深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2016-10-20 - 2020-02-07 - B82B3/00
  • 一种单一取向碳纳米管喷印排布方法,包括:利用十八烷基三氯硅烷(OTS)等修饰基底,使之表面具有疏水性;在功能化的疏水基底上采用喷墨打印实现取向碳纳米管薄膜位置、取向密度以及图案化的精确可控,排布出密度均匀、取向一致的不同图案的碳纳米管薄膜。本发明的方法可有效控制碳纳米管排布的面积,从几微米到晶圆级尺寸;可解决目前各种排布方法无法高效精确的控制一维纳米材料在基底上的排布位置、排布取向、排布密度以及薄膜阵列的图案化问题;可广泛用于制备各种基于碳纳米管的高性能光电器件、逻辑电路以及功能薄膜,在柔性可穿戴纳米器件领域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一种平行纳米线的非热融合及其系列结构成形加工方法-201810576536.6
  • 朱贤方;苏江滨;程亮 - 厦门大学
  • 2018-06-06 - 2020-02-04 - B82B3/00
  • 一种平行纳米线的非热融合及其系列结构成形加工方法,制备TEM样品;安装TEM样品;筛选纳米线;辐照加工。利用两根平行接触的非晶硅氧化物纳米线在接触位置和接触位置周围表面区域结构不稳定性的差异,采用透射电镜高能电子束进行均匀大面积辐照,非热激活诱导两根平行接触的非晶硅氧化物纳米线上的原子定向的扩散的原子向负曲率处扩散,从而降低体系的能量;从而纳米线接触位置周围表面区域的原子扩散到接触位置,在辐照范围内逐渐实现了两根平行接触纳米线的非热融合及融合过程中不同结构成型的加工。可通过控制硅氧化物纳米线的直径、电子束的束斑尺寸和辐照电流密度等参数实现对平行纳米线的非热融合及最终形貌的有效控制。
  • 纳米材料制备系统及其制备方法-201910282972.7
  • 杨华;陈平;胡先春;黄晔 - 广东广牧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
  • 2019-04-10 - 2020-01-17 - B82B3/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材料制备系统及其制备方法,该系统包括旋风机械装置和谐振装置,谐振装置包括谐振组件和主谐振腔体;旋风机械装置用于产生旋风且与谐振装置连通,以使旋风机械装置产生的旋风进入主谐振腔体中,谐振组件在主谐振腔体中的旋风的作用下共振。上述纳米材料制备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在保证所制得的纳米材料能够满足粒径和粒度需求的同时,能够很大程度降低能耗,绿色环保。
  • 一种纳米孔精确制造方法-201910108417.2
  • 袁志山;雷鑫;王成勇 - 广东工业大学
  • 2019-01-18 - 2020-01-17 - B82B3/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孔精确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玻璃毛细管一端收缩至一定孔径;S2.将玻璃毛细管收缩后的一端置于芯片的薄膜的一侧,并靠近所述薄膜;所述薄膜的另一侧与电解质溶液接触;在玻璃毛细管内加入电解质溶液;S3.通过玻璃毛细管内的电解质溶液和薄膜另一侧的电解质溶液对薄膜两侧施加电压,当纳米孔达到预期孔径,停止施加电压。本发明可以在氮化硅薄膜、氧化硅薄膜及其他纳米级或微米级单层薄膜或多层复合薄膜上制备纳米孔,本发明既可以实现纳米孔的精确定位,又可实现所需孔径的纳米孔的精确制造,制造方法简单高效,适用范围广,在DNA测序及癌症早期检测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
  • 一种高度有序并且重复性好的呈轴对称的周期性的纳米孔洞结构的制备方法-201910870310.1
  • 张小龙;张永军;王雅新;陈雷;赵晓宇;朱琪 - 吉林师范大学
  • 2019-09-16 - 2020-01-10 - B82B3/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度有序并且重复性好的呈轴对称的周期性的纳米孔洞结构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于微纳结构制造的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用于多种材料的微孔腔状结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二维聚苯乙烯胶体阵列为基础结构,先经过第一次蚀刻将小球直径缩小,在通过磁控溅射一层金属材料,然后利用胶带将其粘附到胶带表面使溅射形成的小孔朝上,漏出聚苯乙烯小球,然后利用四氢呋喃溶液将聚苯乙烯小球去除,最后再利用等离子体刻蚀机对胶带表面的样品分别刻蚀1~3min,得到一种高度有序并且重复性好的呈轴对称的周期性的纳米孔洞结构。
  • 原位组装一维纳米材料的方法和装置-201710019657.6
  • 朱振兴;魏飞;白云祥 - 清华大学
  • 2017-01-11 - 2020-01-10 - B82B3/00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原位组装一维纳米材料的方法和装置,包括:将推送一维纳米材料的生长基底设置于基板或舟上,所述基板或舟连接于内部磁石,并且整体设置于管式加热炉的反应器内部;电机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悬挂有外部磁石的滑轨在反应器的外部进行直线移动,利用外部磁石与内部磁石之间的磁力作用来控制所述基板或舟的移动速度;通过改变所述一维纳米材料在生长阶段时外部磁石的移动速度或调整所述生长基底初始设置的方式来实现所述一维纳米材料的缠绕、拉断或不同形状一维纳米材料的原位组装。采用上述方法及装置可实现一维纳米材料的一步法原位组装,避免了因后期操纵引起的材料损伤,并可推广用于其他一维材料结构组装设计。
  • 一种激光脉冲辅助制备复合金属纳米颗粒阵列的方法-201711023348.2
  • 梅菲;周远明;徐进霞;冯佳欢 - 湖北工业大学
  • 2017-10-27 - 2020-01-07 - B82B3/00
  • 一种激光脉冲辅助制备复合金属纳米颗粒阵列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制备出大小、形状和材料种类可调节的贵金属纳米颗粒阵列的方法,该方法先利用自组装的技术在导热基底上制备出不同形貌和材料的贵金属纳米颗粒阵列。利用高能量密度的激光束作为热源轰击贵金属纳米颗粒阵列基底背部,将该贵金属纳米颗粒阵列从基底表面熔解脱落,与正下方的另一组贵金属纳米颗粒阵列表面复合,从而形成两层或多层三维贵金属纳米颗粒阵列。该方法可以通过改变上下两层贵金属纳米阵列的形貌、材料以及调节激光能量、频率等参数而得到不同形状的复合型合金纳米颗粒阵列。这种有序合金纳米颗粒阵列在化学和生物传感器、超高密度数据存储介质、光电器件和化学催化剂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 一种纳米连接装置-201822256318.2
  • 杨立军;王根旺;王扬;侯超剑;丁烨;赵春洋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2018-12-29 - 2019-12-27 - B82B3/00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纳米连接装置,涉及加工制造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所述纳米连接装置,包括真空腔、近场光发生装置、电子束发射及调控模块、电子束物镜、纳米操作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纳米操作装置包括样品台和执行端操作装置,所述纳米操作装置设置于所述真空腔内部,所述近场光发生装置包括激光发射装置和执行端,所述执行端设置于所述真空腔内部且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执行端操作装置上,所述电子束发射及调控模块与所述电子束物镜相连接,所述近场光发生装置、所述电子束发射及调控模块、所述纳米操作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不需要移出样品,通过所述样品台配合所述执行端操作装置,所述样品的操作灵活度更佳,从而提高纳米连接的精度。
  • 一种精密操控和传递纳米线的装置及方法-201910293348.7
  • 邓杨保;邓曙光;文兵;张光富 - 湖南城市学院
  • 2019-04-12 - 2019-12-20 - B82B3/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密操控和传递纳米线的装置及方法,涉及微纳制造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飞秒脉冲光源、显微镜物镜、覆设有银膜的第一玻璃片、第二玻璃片、交流电源;该方法包括首先飞秒脉冲光源发出的飞秒脉冲激光经过显微镜物镜聚焦后照射在银膜上形成银膜间隙,其次交流电源与银膜间隙的两端连接,并在银膜间隙上滴入纳米线溶液使纳米线取向排列在银膜间隙的两端,然后反转第一玻璃片,再次发出的飞秒脉冲激光经过显微镜物镜聚焦后照射在第一玻璃片未覆设有纳米线的一面以使纳米线从第一玻璃片转移到第二玻璃片上。本发明结合介电泳技术和基于氧化石墨烯作为动态释放层的激光诱导前向转移技术,实现简单、方便、快捷地精密操控和传递纳米线。
  • 一种纳米材料等离子体表面改造的方法-201811384316.X
  • 侯中宇 - 上海交通大学
  • 2018-11-20 - 2019-12-10 - B82B3/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材料等离子体表面改造的方法,涉及电子、材料、医学、航空航天中的微纳加工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设置介质阻挡放电型的等离子体反应装置;2、在空气间隙中放置基底材料;3、添加工质溶液;4、激励产生等离子体并作用于基底材料表面。本发明提出了将加热、反应和相变沉积相融合的方法,具有广谱适应性、灵活性、可靠性,在室温或自然环境温度范围内采用无需密封的简易装置,实现材料的表面改造过程,适用于多种异型结构和大面积工件改造。
  • 连接到光纤的纳米线的制造方法-201780088903.1
  • 金钟国;诸丁镐;金楠浩;李俊虎 - 莱森格斯株式会社
  • 2017-11-17 - 2019-12-03 - B82B3/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到光纤的纳米线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如下:a)使用用于形成纳米线的材料溶液填充微管;b)将所述微管与所述光纤在所述光纤的末端同轴对齐,使得所述光纤的纵轴和所述微管的纵轴成直线排列;c)形成用于形成所述纳米线的所述材料溶液的弯月面;以及d)在将含有所形成的弯月面的所述微管沿远离所述光纤的方向提升的同时蒸发掉用于形成所述纳米线的所述材料溶液的溶剂以制造所述纳米线,其中所述方法可以进一步地包括用激光束选择性地照射所制造成的纳米线以控制所述纳米线的末端的形状的步骤。
  • 基于微纳米尺度的粒子三维微纳结构化排布的复合材料制造方法-201811141344.9
  • 蒋维涛;刘红忠;郑祥文;张雅君;韩捷;牛东 - 西安交通大学
  • 2018-09-28 - 2019-11-26 - B82B3/00
  • 一种基于纳米粒子三维微纳结构化排布的复合材料制造方法,现将微纳米尺度的粒子置于母液中,得到含有微观粒子的溶液;将部分溶液置于容器内流平,将第一结构化场施于容器中的溶液,对的溶液中的粒子进行操控,实现溶液中粒子的可控图案化排布;再将容器中溶液固化成型,容器向下移动,容器内补充含有微观粒子的溶液,改变结构场参数,实现溶液中粒子的纵向可控排布,采用不同结构场,实现含有微观粒子的溶液中粒子的不同图案化排布;将第一结构场换为第二结构场,使粒子排布成相应形状;重复直至获得功能纳米粒子三维微纳结构化排布的复合材料;本发明具有可定向定域调节、高效率、可实现任意三维形状结构的成型等优点。
  • 一种纳米操作装置-201811647147.4
  • 杨立军;王根旺;王扬;侯超剑;龙昊天;丁烨;赵春洋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2018-12-29 - 2019-11-22 - B82B3/00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操作装置,涉及加工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纳米操作装置包括:第一运动机构、第二运动机构和控制装置,所述第一运动机构具有多个平动自由度和至少一个旋转自由度,所述第二运动机构具有多个旋转自由度和至少一个平动自由度,所述第一运动机构和所述第二运动机构上均安装有执行端,所述第一运动机构和所述第二运动机构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接,所述控制装置适于控制所述第一运动机构和所述第二运动机构带动所述执行端运动。本发明通过在所述第一运动机构和所述第二运动机构上安装执行端,通过多个所述执行端的配合使用而形成微镊子,实现对所述纳米线或纳米颗粒的夹取。
  • 一种基于异质叠层非晶薄膜供给的平面锗硅及相关纳米线生长形貌和组分调控的方法-201710653561.5
  • 余林蔚;赵耀龙;王军转 - 南京大学
  • 2017-08-02 - 2019-11-15 - B82B3/00
  • 一种利用叠层非晶前驱体层制备异质或合金半导体纳米线的方法,以硅锗体系为例,通过非晶硅(a‑Si)/非晶锗(a‑Ge)叠层薄膜作为前驱体,制备出自发相分离的硅锗岛链纳米线结构,采用叠层非晶薄膜作为前驱体层,通过金属液滴的吸收和平面纳米线生长过程,实现自发相分离的平面硅锗纳米线,其形貌可通过叠层的厚度以及叠加次序加以控制,调控为硅锗岛链结构;其中,当非晶锗层处于底部即a‑Si/a‑Ge结构时,硅锗纳米线中较宽的岛区为锗高浓度区域,而较细的纳米线连接为硅高浓度区域;或通过相反的叠加次序实现直径较为均匀的硅锗合金纳米线结构,或者其中包涵微区间隔的“硅‑锗”交替区域结构。
  • 一种纳米操作装置-201822256270.5
  • 杨立军;王根旺;王扬;侯超剑;丁烨;赵春洋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2018-12-29 - 2019-11-15 - B82B3/00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纳米操作装置,涉及加工制造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所述纳米操作装置包括:第一运动机构、第二运动机构和控制装置,所述第一运动机构具有多个平动自由度和至少一个旋转自由度,所述第二运动机构具有多个旋转自由度和至少一个平动自由度,所述第一运动机构和所述第二运动机构上均安装有执行端,所述第一运动机构和所述第二运动机构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接,所述控制装置适于控制所述第一运动机构和所述第二运动机构带动所述执行端运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第一运动机构和所述第二运动机构上安装执行端,通过多个所述执行端的配合使用而形成微镊子,实现对所述纳米线或纳米颗粒的夹取。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