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分子动力学径向分布函数图确定玻璃转变温度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22230.0 | 申请日: | 201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57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赵岩;刘生进;李旭阳;辛绍贺;张伟星;符加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秦皇岛一诚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13116 | 代理人: | 崔凤英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基于分子动力学径向分布函数图确定玻璃转变温度的方法,其步骤包括用高的冷却速率对材料进行冷却,制备非晶态合金,冷却的过程中,同步计算各个时间段的径向分布函数值和材料整体的平均温度值;根据径向分布函数图与材料整体平均温度值的对应关系,取在第二劈裂峰现象出现时对应的温度Tg1;加热形成的非晶态材料,直到材料彻底熔化,加热的过程中,同步计算各个时间段的径向分布函数值和材料整体的平均温度值;根据径向分布函数图与材料整体平均温度值的对应关系,取在第二劈裂峰现象消失时对应的温度Tg2;取Tg1与Tg2的平均值即为该非晶材料的玻璃转变温度值Tg。本发明无需借用大量繁复的理论公式计算,较大程度的节省了相关科技工作者的时间。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分子 动力学 径向 分布 函数 确定 玻璃 转变 温度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分子动力学径向分布函数图确定玻璃转变温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内容包括以下步骤:⑴用分子动力学语言建立晶态金属材料工件,在2400K的高温环境下,驰豫400ps使晶态材料充分熔化;⑵用高于材料本身临界冷却速率的冷却速度对材料进行冷却,使材料温度从2400K快速降温至室温300K,从而形成非晶态合金;⑶在冷却过程中,同步计算各个时间段的径向分布函数值和材料整体的平均温度值;⑷用得到的各个时间段的径向分布函数值,绘制出各时间段的径向分布函数图;⑸观察径向分布函数图中是否出现第二劈裂峰现象,一旦出现第二劈裂峰现象,则证明材料中形成了非晶态结构;⑹根据径向分布函数图与材料整体平均温度值的对应关系,推断出材料的玻璃转变温度值为Tg1;⑺加热已形成的非晶态合金材料,直到材料彻底熔化,此时材料中的非晶态结构已经完全消失;⑻在加热的过程中,同步计算各个时间段的径向分布函数值和材料整体的平均温度值;⑼用得到的各个时间段的径向分布函数值,绘制出各时间段的径向分布函数图;⑽观察径向分布函数图中第二劈裂峰现象是否消失,一旦第二劈裂峰现象消失,则证明材料中已经不存在非晶态结构;⑾根据径向分布函数图与材料整体平均温度值的对应关系,推断出材料的玻璃转变温度值为Tg2;⑿最后得到的冷却得到的玻璃转变温度值Tg1与加热得到的玻璃转变温度值Tg2的平均值,即为该非晶材料的玻璃转变温度值Tg。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422230.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