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薄规格中碳钢的工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16872.2 | 申请日: | 201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014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甘晓龙;毛新平;徐进桥;李国彬;汪水泽;孙宜强;蔡珍;谭文;王成;郑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8/02 | 分类号: | C21D8/02;C22C38/04;C22C38/02;C22C38/38;C22C38/06;C22C38/22;C22C38/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刘杰 |
地址: | 43008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产薄规格中碳钢的工艺方法,包括:将铁水进行脱硫,转炉吹炼、吹氩;对吹氩后的铁水进行精炼,获取合金化处理后的钢水;对钢水进行冶炼,获取连铸坯,连铸坯的厚度为50~70mm;对连铸坯进行加热,控制连铸坯的入炉温度为950~1050℃,出炉温度为1182~1231℃;对连铸坯进行七道次精轧,控制第一道次及第二道次的压下率为45~60%;控制终轧温度为859~881℃;终轧后获取热轧板;对所述热轧板进行一次温轧,在一次温轧的三道次轧制过程中,控制轧制温度为351~550℃,控制每道次冷轧的压下率为30~40%;对一次温轧后的热轧板进行二次温轧,在二次温轧的三道次轧制过程中,控制轧制温度为152~237℃,控制每道次冷轧的压下率为8~15%;对二次温轧后的热轧板进行退火,获得成品钢板。 | ||
搜索关键词: | 温轧 连铸坯 热轧板 压下率 中碳钢 控制轧制 轧制过程 钢水 铁水 吹氩 冷轧 终轧 退火 合金化处理 成品钢板 转炉吹炼 精轧 入炉 脱硫 出炉 加热 精炼 冶炼 生产 | ||
【主权项】:
1.一种生产薄规格中碳钢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铁水进行脱硫,将脱硫后的铁水送入转炉吹炼,对吹炼后的铁水进行吹氩;对吹氩后的铁水进行精炼,获取合金化处理后的钢水;所述合金化处理后钢水的各化学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包括C:0.25~0.60%,Si:0.17~0.40%,Mn:0.40~1.70%,Cr:0.15~1.10%,Als:0.015~0.040%,Mo:≤0.25%,V:≤0.16%,P:≤0.015%,S:≤0.010%,N:≤0.008%,其余为Fe和杂质;对所述钢水进行冶炼,获取连铸坯,所述连铸坯的厚度为50~70mm;对所述连铸坯进行加热,控制所述连铸坯的入炉温度为950~1050℃,出炉温度为1182~1231℃;对所述连铸坯进行七道次精轧,控制第一道次及第二道次的压下率为45~60%;控制终轧温度为859~881℃;终轧后获取热轧板;所述热轧板的厚度为0.8~1.8mm;将所述热轧板冷却至室温后进行酸洗;酸洗后在防氧化气氛保护下对所述热轧板进行一次均热;一次均热后在防氧化气氛保护下对所述热轧板进行一次温轧,在一次温轧的三道次轧制过程中,控制轧制温度为351~550℃,控制每道次冷轧的压下率为30~40%;一次温轧后在防氧化气氛保护下对所述热轧板进行二次均热,二次均热后在防氧化气氛保护下对所述热轧板进行二次温轧,在二次温轧的三道次轧制过程中,控制轧制温度为152~237℃,控制每道次冷轧的压下率为8~15%;对二次温轧后的热轧板进行退火,在退火过程中,控制升温速度50~80℃/h,球化温度690~750℃,保温时间12~20h,缓慢冷却至室温,冷却速度35~55℃/h,获取成品钢板,所述成品钢板的厚度为0.11~0.38m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316872.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木质笛子
- 下一篇: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制剂的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