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磺化聚苯并咪唑‑聚酰亚胺嵌段共聚物复合膜及其制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64544.2 | 申请日: | 2017-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3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潘海燕;常志宏;金明;万德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81/00 | 分类号: | C08G81/00;C08G73/10;C08G73/18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磺化聚苯并咪唑‑聚酰亚胺嵌段共聚物复合膜及其制备,制备时,采用溶液缩聚法以四胺、二酸为单体,加入封端剂制备氨基封端的聚苯并咪唑,采用溶液缩聚法以二酐、二胺为单体制备酸酐封端的聚酰亚胺,将聚苯并咪唑嵌段、聚酰亚胺嵌段在高温下缩聚合成了聚苯并咪唑‑聚酰亚胺嵌段共聚物,后经磺化反应,合成得到长侧链型磺化聚苯并咪唑‑聚酰亚胺嵌段共聚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既保留了sPBI本身的优良的质子传导率,尤其是无水状况下的质子传导率,通过PI的加入来改善sPBI的成膜性,制备工艺可控性好,原料来源广泛,工艺条件温和,可有效节约生产成本,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磺化 苯并咪唑 聚酰亚胺 共聚物 复合 及其 制备 | ||
【主权项】:
磺化聚苯并咪唑‑聚酰亚胺嵌段共聚物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多聚磷酸加入至反应容器中,通入惰性气体,边搅拌边加入四胺,继续搅拌直至四胺均匀地分散溶解在多聚磷酸中,再加入二酸、封端剂及吸水剂,随后升温至200‑210℃,恒温反应18‑22小时,反应结束后,待反应体系温度冷却至140‑150℃,转移至去离子水中,反复洗涤,去除多聚磷酸,接着转移至碱性溶液中,搅拌反应12‑24小时,之后用去离子水反复洗涤,除去碱,经真空干燥,即制得磺化聚苯并咪唑;步骤(2):在另一个完全干燥的反应容器中,加入二胺和N‑甲基吡咯烷酮,通入惰性气体,搅拌直至二胺完全溶解,再加入二酐及催化剂,于室温下搅拌8‑10小时后,加热至210‑220℃,使溶剂回流,反应10‑12小时,制得聚酰亚胺;步骤(3):在步骤(2)的基础上,将反应体系降温至100℃,而后加入PBI和催化剂,再升温至210‑220℃使溶剂回流,反应18‑20小时,待反应结束后,降温至100℃,将产物缓慢倾倒入丙酮中,反复洗涤,除去催化剂和溶剂,后经真空干燥,即制得聚苯并咪唑‑聚酰亚胺嵌段共聚物;步骤(4):将步骤(3)制得的聚苯并咪唑‑聚酰亚胺嵌段共聚物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加入催化剂,抽真空,加热至75‑90℃,使聚苯并咪唑‑聚酰亚胺嵌段共聚物完全溶解,反应2‑3小时,再加入磺化剂,随后升温至100℃,反应20‑24小时,待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将产物加入到丙酮中沉淀,过滤,保留滤渣,后经洗涤、干燥,制得磺化聚苯并咪唑‑聚酰亚胺嵌段共聚物;步骤(5):将步骤(4)制得的磺化聚苯并咪唑‑聚酰亚胺嵌段共聚物溶解于有机溶剂中,于75‑85℃下直接浇铸成聚合物膜,将聚合物膜于75‑85℃下用醇洗涤20‑24小时,然后再用酸溶液洗涤20‑24小时,后经烘干,即制得所述的磺化聚苯并咪唑‑聚酰亚胺嵌段共聚物复合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264544.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