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精制棉蒸煮黑液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62619.6 | 申请日: | 2017-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23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吴广文;邹扬;周航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金汉江精制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0;B01D53/62;B01D53/56;B01D47/06;C02F9/14;C02F103/30 |
代理公司: | 荆门市首创专利事务所42107 | 代理人: | 王锋 |
地址: | 431900 湖北省荆门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制棉蒸煮黑液处理方法,具体生产工艺如下a、分流;b、预处理;c、锅炉烟气处理;d、尾气处理;e、气浮沉淀;f、调节pH值;g、厌氧处理;h、好氧处理;i、脱色沉淀;j、砂滤处理;k、浓缩,本发明优点是1、节约了大量的硫酸,同时净化了燃煤的烟气,可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2、降低了处理成本;3、臭气得到收集处理,将臭气收集,通过引风机使其混杂在烟气之中进行处理,有效地减少了臭气的排放,净化了污水处理车间的空气质量。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制 棉蒸煮黑液 处理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精制棉蒸煮黑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生产工艺如下:a、分流:将总质量为10~15%黑液通过泵打至煤场,与煤混合后送至锅炉燃烧,将总质量为85~90%黑液通过泵打至格栅井进行预处理;b、预处理:通过格栅井对黑液进行预处理,以除去大颗粒悬浮物;c、锅炉烟气处理:将经格栅井处理后的黑液通过泵输送至烟气吸收塔内,采用喷淋的方式与逆流而上的锅炉烟气进行逆向接触后落至烟气吸收塔底部形成浆液,反应后的烟气排放至尾气吸收塔,烟气吸收塔底部的一部分浆液通过调节循环泵输送至浆液喷淋层采用喷淋的方式与烟气再次进行接触,烟气吸收塔底部的另一部分浆液通过浆液排出泵排至气浮沉淀池,通过调节循环泵和浆液排出泵的流量控制烟气吸收塔底部浆液的pH值为3~4;d、尾气处理:将经烟气吸收塔排出的尾气进入尾气吸收塔,该尾气在尾气吸收塔内与喷淋而下的pH为8~9质量浓度为30~40%的烧碱溶液进行逆向接触,烧碱溶液落至尾气吸收塔底部形成碱浆液,反应后的尾气达标排至烟囱,尾气吸收塔底部一部分碱浆液通过循环泵输送至喷淋层采用喷淋方式与尾气再次进行逆向接触,尾气吸收塔底部另一部分碱浆液通过排出泵排至沉淀池,通过循环泵和排出泵的流量控制碱浆液pH值为7~8,沉淀池内的碱浆液通过刮泥机除去沉淀,再加入烧碱后将pH值调节为8~9,通过泵重新打入尾气吸收塔内;e、气浮沉淀:从烟气吸收塔内排出的浆液进入气浮沉淀池后,向气浮沉淀池内投加15~30mg/L的聚丙烯酰胺,停留时间为10~20min,使得酸析出的物质絮凝成大颗粒物质浮至水面,通过刮泥机去除后排至浓缩池,下层污水排至pH调节池;f、调节pH值:通过向pH调节池内投加质量浓度为10~20%的石灰乳溶液调节pH值至6~7,然后将析出的沉淀排至浓缩池,上层污水排至厌氧池;g、厌氧处理:通过向厌氧池内投入厌氧菌进行厌氧处理,厌氧池内的接种菌种为乙醇嗜热厌氧菌,反应温度为30~50℃,反应pH值为6~7,停留时间为1~2d,控制污水的COD小于2000mg/L,处理后的污泥排至浓缩池,污水排至好氧池;h、好氧处理:通过向好氧池内投入好氧菌进行好氧处理,同时通过罗茨风机进行曝气,控制溶氧量为2~3mg/L,好氧池内的接种菌种为固氮红细菌,反应温度为20~30℃,反应pH值为6~7,停留时间为3~5d,同时每天向好氧池内投加尿素7.5~10mg/L,磷酸三钠3.75~6.25mg/L,控制污水COD小于800 mg/L,处理后的污泥排至浓缩池,污水排至沉淀池;i、脱色沉淀:在污水进入沉淀池之前,向污水内投加脱色剂500~3000mg/L,然后加入800~1200mg/L的聚合氯化铝,使污水中的污染物质混凝成细小矾花,然后再加10~30mg/L的聚丙烯酰胺,使细小矾花絮凝沉淀,沉淀停留时间为8~10小时,沉淀后排至浓缩池,清水排至砂滤池;j、砂滤处理:沉淀池处理后的清水排至砂滤池,砂滤后的析出物排至浓缩池,砂滤后的清水可直接外排或回用;k、浓缩:将来自各池的污泥进行浓缩处理,浓缩后的滤液排至pH调节池再次处理,浓缩产生的污泥外排或回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金汉江精制棉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金汉江精制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162619.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