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蓝绿发光二极管及其外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39107.0 | 申请日: | 201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467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林志伟;陈凯轩;卓祥景;姜伟;汪洋;童吉楚;陈亮;李俊贤;吴奇隆;刘英策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乾照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32 | 分类号: | H01L33/32;H01L33/06;H01L33/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渠述华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火炬***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蓝绿发光二极管,包括有源区,该有源区由从下至上依次生成的低温前阱层、量子阱、盖帽层和量子垒多个循环组成,该盖帽层由生长温度阶梯式升温的第一盖帽层、第二盖帽层和第三盖帽层组成。本发明还公开一种蓝绿发光二极管的外延方法。本发明可以提高有源区的晶体质量,从而有效提高内量子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盖帽层 绿发光二极管 源区 内量子效率 温度阶梯 量子垒 量子阱 阱层 生长 | ||
【主权项】:
1.一种蓝绿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源区,该有源区由从下至上依次生成的低温前阱层、量子阱、盖帽层和量子垒多个循环组成,该盖帽层由生长温度阶梯式升温的第一盖帽层、第二盖帽层和第三盖帽层组成;所述低温前阱层、量子阱和第一盖帽层的生长温度为650‑800摄氏度,第二盖帽层的生长温度为较第一盖帽层升高大于零摄氏度且小于50摄氏度,第三盖帽层的生长温度为较第一盖帽层升高大于50摄氏度且小于120摄氏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乾照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乾照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3910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