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合电容器及混合电容器用隔板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80017302.7 申请日: 2016-04-01
公开(公告)号: CN107430945B 公开(公告)日: 2019-07-23
发明(设计)人: 高木和典;爪田覚;石本修一 申请(专利权)人: 日本贵弥功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H01G11/52 分类号: H01G11/52;H01G11/06
代理公司: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代理人: 杨贝贝;臧建明
地址: 日本东京品***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提供一种长期稳定性优异的混合电容器及混合电容器用隔板。所述混合电容器包括:含有具有碳材料的正极活性物质层1a的正极1,其中所述碳材料含有具有电双层电容的多孔质结构或纤维状结构;以及含有具有能够吸藏放出锂离子的材料的负极活性物质层2a的负极2,在正极活性物质层1a与负极活性物质层2a之间介隔存在捕捉质子的锂化合物。更包括配置于正极活性物质层1a与负极活性物质层2a之间的隔板3,隔板3包含锂化合物。
搜索关键词: 混合 电容器 电容 器用 隔板
【主权项】:
1.一种混合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含有具有碳材料的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其中所述碳材料含有具有电双层电容的多孔质结构或纤维状结构;以及含有具有能够吸藏放出锂离子的材料的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在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与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之间介隔存在捕捉质子的Li2TiO3,所述Li2TiO3的比表面积为100m2/g以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贵弥功株式会社,未经日本贵弥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80017302.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双电层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201680043518.0
  • 堀川景司;栗本岩;中野惠介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2016-09-12 - 2019-07-26 - H01G11/52
  • 提供薄型的双电层电容器。第1电极(11)具有第1集电极(11a)和第1极化电极(11b)。第1极化电极(11b)设置于第1集电极(11a)之上。第2电极(12)具有第2集电极(12a)和第2极化电极(12b)。第2极化电极(12b)设置于第2集电极(12a)之上。隔板(13)介于第1极化电极(11b)和第2极化电极(12b)之间。在隔板(13)内含浸电解质。在隔板(13)设置填充有树脂的粘接部(14)。粘接部(14)抵达隔板(13)之中的第1极化电极(11b)侧的表面。隔板(13)与第1极化电极(11b)通过粘接部(14)而被粘接。
  • 混合电容器及混合电容器用隔板-201680017302.7
  • 高木和典;爪田覚;石本修一 - 日本贵弥功株式会社
  • 2016-04-01 - 2019-07-23 - H01G11/52
  • 本发明提供一种长期稳定性优异的混合电容器及混合电容器用隔板。所述混合电容器包括:含有具有碳材料的正极活性物质层1a的正极1,其中所述碳材料含有具有电双层电容的多孔质结构或纤维状结构;以及含有具有能够吸藏放出锂离子的材料的负极活性物质层2a的负极2,在正极活性物质层1a与负极活性物质层2a之间介隔存在捕捉质子的锂化合物。更包括配置于正极活性物质层1a与负极活性物质层2a之间的隔板3,隔板3包含锂化合物。
  • 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201680019039.5
  • 清水诚;中林诚;山崎信行 - 日本贵弥功株式会社
  • 2016-03-22 - 2019-05-03 - H01G11/52
  • 一种电容器,该电容器使用了将分隔件介于阳极箔与阴极箔之间并卷绕而成的电容器元件,可以为,分隔件具有阳极箔与阴极箔之间的绝缘功能低的低绝缘部,在电容器元件的高度方向的中央部的90%的范围且从电容器元件的中心起沿直径方向的5~90%的范围内,具有低绝缘部。由此在电容器陷入异常状态时,能够避免壳体或封口板的破损,避免电容器元件从壳体飞出等异常情况。
  • 蓄电器件用隔板以及采用该隔板的蓄电器件-201580035030.9
  • 市村拓己;藤本直树;和田典弘;松冈学 - 日本高度纸工业株式会社
  • 2015-07-15 - 2018-12-04 - H01G11/52
  • 一种双电层电容器用隔板,其具有由长网或短网抄纸的纤维层A和圆网抄纸的纤维层B形成的双层结构,纤维层A是CSF值暂时降低到0ml(下限值)后,进一步继续叩解,叩解到转而上升的CSF值为CSF10~600ml的层,纤维层B是叩解到CSF值为CSF700~0ml的范围的层,纤维层A、B分别含有70质量%以上的再生纤维素纤维,双层结构整体的密度为0.25~0.65g/cm3,厚度为10~150μm。由此,能够提供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优良的双电层电容器用隔板,在卷绕型或层叠型双电层电容器的制造工序中,实现隔板不会破裂的程度的机械强度,不会给作为蓄电器件的电容器的内阻、漏电流特征带来恶劣影响,能够提高生产率。
  • 锂离子电容器-201480005375.5
  • 冈田宣宏;齐藤修;新村健介 - 旭化成株式会社
  • 2014-01-21 - 2018-10-02 - H01G11/52
  •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容器,其在内部短路时可在抑制电容器的温度上升的情况下抑制气化‑冒烟‑点燃的发生,同时还具有低电阻(即,高输出密度)及高循环特性的优选全部特性。本发明的锂离子电容器是将电极层积体与含有含锂离子电解质的非水系电解液一起收纳于外装体中而成的锂离子电容器,该电极层积体是将负极电极体与正极电极体按照隔着层积隔板对置的方式进行层积而成的,该负极电极体含有含碳材料的负极活性物质,该正极电极体含有正极活性物质,该层积隔板是将聚烯烃多孔膜与绝缘多孔膜层积而成的;该锂离子电容器的特征在于,该绝缘多孔膜与该负极电极体相接。
  • 双电层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201680064276.3
  • 堀川景司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2016-10-11 - 2018-07-31 - H01G11/52
  • 本发明提供一种薄型的双电层电容器。隔离件(13)包含聚丙烯腈。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计测定的隔离件(13)的红外吸收光谱在2240cm‑1以上且2250cm‑1以下的范围具有第一峰,并且在1580cm‑1以上且1630cm‑1以下的范围具有第二峰。第二峰的强度相对于第一峰的强度的比率为0.08以上。
  • 双电层电容器用隔膜-201680064582.7
  • 野口健吾;道畑典子;佐藤芳德 - 日本宝翎株式会社
  • 2016-11-04 - 2018-07-31 - H01G11/52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实现一种即使在高温环境下,尺寸、形状等的热稳定性也优异的隔膜。由将由均聚PAN纤维构成的无纺布在210~30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耐热化处理的无纺布构成,在该均聚PAN无纺布的红外吸收光谱分析中,碳碳双键特征区域(1580~1610cm‑1)中的吸收峰值强度ID,与腈基特征区域(2240cm‑1)中的吸收峰值强度IN的比ID/IN的值为0.07以上,而且,在含有碳酸丙烯酯的140℃的电解液中浸渍30分钟后的纤维形状以及尺寸被稳定地保持。
  • 锂离子电容器-201380047862.3
  • 冈田宣宏;齐藤修;新村健介 - 旭化成株式会社
  • 2013-09-18 - 2017-09-29 - H01G11/52
  • 本发明提供具有高能量密度、高输出以及高安全性的锂离子电容器。本发明的锂离子电容器包含电极层积体以及非水系电解液,该电极层积体以及非水系电解液收纳于外装体中,该电极层积体是将负极电极体、隔板以及正极电极体层积而成的,该负极电极体中,含有碳材料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活性物质层设置于负极集电体,该隔板由含有聚乙烯的聚烯烃树脂形成;该正极电极体中,含有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活性物质层设置于正极集电体,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由碳材料或碳化合物材料的任意一种形成;所述非水系电解液含有含锂离子的电解质;该锂离子电容器的特征在于,该隔板的热收缩率处于预定的范围,与该正极电极体的正极活性物质层的面积或该负极电极体的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面积相比,该隔板的面积更大,且该电极面积与该隔板不重叠的部分的长度与该隔板的尺寸呈特定关系。
  • 电容器用隔膜及电容器-201380081716.2
  • 田中宏典;藤本直树 - 日本高度纸工业株式会社
  • 2013-12-19 - 2016-08-31 - H01G11/52
  • 提供一种阻抗特性以及耐短路性优异、实现了电容器小型化和/或高容量化的电容器用隔膜以及采用该隔膜的电容器。一种电容器用隔膜,由以不形成纤维素衍生物地溶解及再生的再生纤维素(A)和纤维形状的成分(B)构成的多孔质膜所构成,例如,纤维形状的成分(B)为选自可用作造纸原料的植物来源的纸浆、再生纤维素纤维、纤维素类纤维、动物纤维、无机纤维、合成纤维中的一种以上的纤维;再生纤维素(A)是,纤维素溶解在胺氧化物系溶剂中的纤维素溶液成型为膜状,于水或胺氧化物系溶剂的贫溶剂中浸渍,由此纤维素发生凝固、再生,再生的纤维素用水进行洗涤除去胺氧化物系溶剂后,进行干燥所得到的,由此多孔质膜是氯含量为2ppm以下、硫酸盐含量为10ppm以下、膜厚为3~70μm、密度为0.1g/cm3以上且平均孔径为5μm以下的多孔质膜。另外,一种电容器,其特征在于,采用了该隔膜。
  • 双电层电容器用隔板及双电层电容器-201380067964.1
  • 早川友浩;川井弘之;林英男 - 可乐丽股份有限公司
  • 2013-12-24 - 2015-09-02 - H01G11/52
  •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保持强度性质的同时具有透气性,而且厚度薄的双电层电容器用隔板、以及具备该隔板的双电层电容器。所述双电层电容器用隔板由纤维片构成,其密度为0.25~0.7g/cm3的范围内,厚度为5μm以上且小于40μm的范围内,所述纤维片是配合热水溶解温度低于100℃且高于85℃的聚乙烯醇类纤维而形成的,且相对于所述纤维片100质量%,所述聚乙烯醇类纤维的配合量为10质量%以上。
  • 电化学器件-201380030147.9
  • 真野响太郎;萩原直人 - 太阳诱电株式会社
  • 2013-03-05 - 2015-02-25 - H01G11/52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化学器件,即使在隔片的被夹在两电极片的部分每当产生电解液量减少的现象的情况下也能够迅速且可靠地消除该现象。电化学器件(100)包括蓄电元件(13),该蓄电元件(13)包括第一电极片(13a)、第二电极片(13b)和设于两电极片(13a)和(13b)之间的隔片131c,该隔片(131c)具有被两电极片(13a)和(13b)夹着的第一部分(高吸液度部)(13c1)、从两电极片(13a)和(13b)向外侧伸出且与盖(12)为非接触的第二部分(低吸液度部)(13c2)、与第二电极片(13b)的边缘面(13b3)相接触的第三部分(接触部)(13c3)。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