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钩爪组件中的钩爪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98183.8 | 申请日: | 2016-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900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8 |
发明(设计)人: | 刘茂福;刘霞;李泽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华都核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C7/14 | 分类号: | G21C7/14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0 | 代理人: | 高俊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钩爪组件中的钩爪连接结构,包括缓冲轴及移动衔铁,缓冲轴及移动衔铁均为筒状结构,缓冲轴的外形呈阶梯轴状,移动衔铁的内孔为台阶孔,移动衔铁套设于缓冲轴的外侧,且缓冲轴外侧的变径段与移动衔铁内孔的变径段呈正对关系,在缓冲轴与移动衔铁发生相对运动时,以上两个变径段相互接触后限定缓冲轴与移动衔铁两者的相对位置,缓冲轴外侧的变径段与缓冲轴直径较小的一端通过倒圆或倒角相连,且倒圆的尺寸介于R0.6~R5之间。本案通过对钩爪组件中用于钩爪连接的零件的结构进行优化,可使得钩爪组件的使用寿命延长,以满足新型控制棒驱动机构对寿命的要求,可保证核电站电力调峰时的安全性、降低控制棒驱动机构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组件 中的 连接 结构 | ||
【主权项】:
钩爪组件中的钩爪连接结构,包括缓冲轴(6)及移动衔铁(3),所述缓冲轴(6)及移动衔铁(3)均为筒状结构,所述缓冲轴(6)的外形呈阶梯轴状,所述移动衔铁(3)的内孔为台阶孔,所述移动衔铁(3)套设于缓冲轴(6)的外侧,且缓冲轴(6)外侧的变径段与移动衔铁(3)内孔的变径段呈正对关系,在缓冲轴(6)与移动衔铁(3)发生相对运动时,以上两个变径段相互接触后限定缓冲轴(6)与移动衔铁(3)两者的相对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轴(6)外侧的变径段与缓冲轴(6)直径较小的一端通过倒圆或倒角相连,且所述倒圆的尺寸介于R0.6~R5之间;所述倒角的尺寸介于2×45°~4×45°之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华都核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华都核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898183.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制造的耐压壳
- 下一篇:一种地下核电站岩体洞室型安全壳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