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块化无人机系统中的伺服模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302692.X | 申请日: | 2016-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7073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23 |
发明(设计)人: | 宋宇航;孔祥龙;王健伊;王昊臣;樵明朗;崔大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D31/00 | 分类号: | B64D31/00;B64C1/06;B64D27/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32 | 代理人: | 王顺荣;唐爱华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模块化无人机系统中的伺服模块装置,它是由:伺服模块‑上外壳(38)、伺服模块‑下外壳(39)、轴承(40)、舵机(41)和两根“碳纤杆锁紧螺栓(9)”组成;该“伺服模块‑上外壳(38)”和“伺服模块‑下外壳(39)”上均有接口;该“碳纤杆锁紧螺栓(9)”用于锁紧穿插在“碳纤杆固定孔(23)”中的“碳纤杆装置(0‑4)”;该“伺服模块‑上外壳(38)”通过“轴承(40)”与“伺服模块‑下外壳(39)”间接连接;该“舵机(41)”安装在“伺服模块‑下外壳(39)”内部,其主轴固定在“伺服模块‑上外壳(38)”上;该装置结构简单,组合方便,通用性好,制造成本低,维护容易。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无人机 系统 中的 伺服 模块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模块化无人机系统中的伺服模块装置,即“伺服模块装置(0‑3)”,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伺服模块‑上外壳(38)、伺服模块‑下外壳(39)、轴承(40)、舵机(41)和两根“碳纤杆锁紧螺栓(9)”组成;该“伺服模块装置(0‑3)”的整体形状为椭球形;该“伺服模块‑上外壳(38)”和“伺服模块‑下外壳(39)”上均有用于穿插“碳纤杆装置(0‑4)”的接口,即“碳纤杆固定孔(23)”;该“碳纤杆锁紧螺栓(9)”用于锁紧穿插在“碳纤杆固定孔(23)”中的“碳纤杆装置(0‑4)”;该“伺服模块‑上外壳(38)”通过“轴承(40)”与“伺服模块‑下外壳(39)”间接连接;该“舵机(41)”安装在“伺服模块‑下外壳(39)”内部,“舵机(41)”主体固定在“伺服模块‑下外壳(39)”上,该“舵机(41)”的主轴固定在“伺服模块‑上外壳(38)”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302692.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自动胶带封箱机
- 下一篇:一种环保的秸秆纤维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