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浮动针齿的摆线针轮传动装置及其修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81027.0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636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卜王辉;李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55/17 | 分类号: | F16H55/17;F16H1/28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褚明伟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基于浮动针齿的摆线针轮传动装置及其修形方法。基于浮动针齿的摆线针轮传动装置包括壳体、摆线齿轮、针齿、弹簧及端盖,壳体在内侧壁开设有用于放置针齿的针齿槽,摆线齿轮放置在壳体中心,针齿放置于针齿槽内,且针齿同时与摆线齿轮及针齿槽接触,针齿为圆台形针齿,摆线齿轮侧面为与针齿的锥面相配合的圆锥面,端盖连接在壳体上,弹簧设置在各针齿的大端面与端盖之间,针齿的锥度角 |
||
搜索关键词: | 针齿 摆线齿轮 摆线针轮传动 针齿槽 端盖 壳体 浮动 锥度角 弹簧 修形 锥面 承载能力 工作磨损 间隙缺陷 壳体中心 摩擦系数 制造误差 大端面 圆台形 圆锥面 侧壁 传动 侧面 配合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浮动针齿的摆线针轮传动装置的修形方法,使摆线针轮传动装置中所有针齿都与摆线齿轮始终保持接触,并且自动消除因工作磨损造成的齿侧间隙,提高摆线针轮传动的承载能力和传动精度,其特征在于:将传统摆线针轮传动装置中的圆柱形针齿改为圆台形针齿,并在各针齿大端面配有弹簧及固定弹簧的端盖,将传统摆线针轮传动装置中摆线齿轮侧面改为圆锥面,从而与针齿的锥面相配合;将圆台形针齿锥度角
角限定在:
其中μ为壳体针齿槽与针齿相接触表面的摩擦系数,摆线齿轮在宽度方向上的锥度角θ角与针齿锥度角有关,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18102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