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互联互通中点式级别列车的开口方法及车载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39915.6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720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郭辉;张强;杜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15/00 | 分类号: | B61L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李相雨 |
地址: | 100097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互联互通中点式级别列车的开口方法及车载控制器,方法包括:VOBC判断当前列车运行是否满足开口条件,若满足,则向人机交互装置发送用于提示允许司机开口的提示信息;VOBC接收到司机根据提示信息触发的开口运行指令,则控制当前列车在开口模式下运行;判断当前列车运行是否满足开口退出条件,若满足,则控制当前列车将开口模式切换为正常模式运行;开口条件为预先定义的当前列车的运行状态信息及轨旁设备的状态信息;开口退出条件为预先定义的在开口模式下接收到的报文信息。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开口条件的判断,进而保证列车进入开口后的特殊CM/AM模式,允许列车在开口后的限速下,向前运行去接收前方允许通过信号的MA,提高了运营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互通 中点 级别 列车 开口 方法 车载 控制器 | ||
【主权项】:
1.一种互联互通中点式级别列车的开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载控制器VOBC判断当前列车运行是否满足开口条件,若满足,则向当前列车的人机交互装置发送用于提示允许司机开口的提示信息;所述VOBC接收到司机根据所述提示信息触发的开口运行指令,则控制当前列车在开口模式下运行;其中,所述开口条件为预先定义的当前列车的运行状态信息及轨旁设备的状态信息;其中,所述开口条件包括:列车处于点式控制级别;列车当前进路不为折返进路,且列车BTM天线不在环线应答器上方;和列车的MA有效但MA终点到开口信号机的距离小于N米;或,列车的MA无效;以及,所述开口条件还包括下述的一项或多项:(1)列车在站台时,列车不在环线应答器上,且列车车头位于数据库中配置为开口信号机前N米内,列车BTM天线未越过开口信号机对应的可变应答器,以及所述VOBC与CI通信正常时,该站台前方出站信号机的状态为红灯,EBI降为0,切断列车牵引;(2)列车在站台时,列车不在环线应答器上,且列车车头位于数据库中配置为开口信号机前N米内,列车BTM天线未越过开口信号机对应的可变应答器,以及所述VOBC与CI通信正常时,该站台前方出站信号机的状态为绿灯,列车停稳且车门为关闭且锁闭、收到ATO的发车提示或ATO故障信息;(3)列车在站台时,列车不在环线应答器上,且列车车头位于数据库中配置为开口信号机前N米内,列车BTM天线未越过开口信号机对应的可变应答器,以及所述VOBC与CI通信故障时,列车停稳且车门为关闭且锁闭、收到ATO的发车提示或ATO故障信息;(4)列车在站台时,列车当前在环线应答器上,该环线应答器作用方向与列车运行方向不一致,且列车车头位于数据库中配置为开口信号机前N米内,列车BTM天线未越过开口信号机对应的可变应答器,以及所述VOBC与CI通信正常时,该站台前方出站信号机的状态为绿灯,列车停稳且车门为关闭且锁闭、收到ATO的发车提示或ATO故障信息;(5)列车在站台时,列车当前在环线应答器上,该环线应答器作用方向与列车运行方向不一致,且列车车头位于数据库中配置为开口信号机前N米内,列车BTM天线未越过开口信号机对应的可变应答器,以及所述VOBC与CI通信正常时,该站台前方出站信号机的状态为绿灯,列车停稳且车门为关闭且锁闭、收到ATO的发车提示或ATO故障信息;(6)列车在站台时,列车当前在环线应答器上,该环线应答器作用方向与列车运行方向不一致,且列车车头位于数据库中配置为开口信号机前N米内,列车BTM天线未越过开口信号机对应的可变应答器,以及所述VOBC与CI通信故障时,列车停稳且车门为关闭且锁闭、收到ATO的发车提示或ATO故障信息;(7)列车在区间时,列车车头位于数据库中配置为开口信号机前N米内,且列车BTM天线未越过开口信号机对应的可变应答器,以及所述列车当前速度低于开口模式下运行的最高速度;N大于60米小于80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139915.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