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精度钢球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26554.1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757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晶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顺市虹翼特种钢球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遵义浩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2112 | 代理人: | 李明 |
地址: | 5610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精度钢球的加工方法,所述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冷镦压成型→退火→光球→一次软磨→一次热酸洗外观→二次软磨→一次热处理→硬磨→二次冷酸洗外观→去腐蚀层→一次稳定→强化处理→初研→二次稳定→精研→外观选别→超精研→二次热处理→油洗→检测。采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高精度钢球的加工方法,加工过程中整个淬火、热处理时间缩短50%以上,热处理效率大大提高,所加工的钢球具有与现有的淬火、热处理时间长的钢球相比的球化率、硬度和强度性能都有显著提高,增加其使用寿命,满足了滚动体行业对钢球的较高的质量要求。同时该方法既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人工投入和生产成本,又确保了产品的质量,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精度 加工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高精度钢球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冷镦压成型→退火→光球→一次软磨→一次热酸洗外观→二次软磨→一次热处理→硬磨→二次冷酸洗外观→去腐蚀层→一次稳定→强化处理→初研→二次稳定→精研→外观选别→超精研→二次热处理→油洗→检测;具体加工方法包括以下内容:(1)将钢棒线材在将钢棒线材在1350~1380℃加热1~2小时,加热后快速风冷后的钢棒线材以≥0.5℃/s的冷速风冷至890~910℃并采用自动校直,校直后的钢棒线材与冷镦轧机对接,钢棒线材在冷镦轧机中经剪切、冲压轧成轧制小段,进行一次软磨和热酸洗后,再进行二次软磨成光球结构形状;(2)将经过二次软磨后的光球在淬火炉中进行一次热处理,淬火温度为1030~1060℃并保温70~80分钟,再冷却至860~880℃并保温90~100分钟后出炉空冷,光球进行一次回火后将其冷却至常温,再放入温度为零下45~零下40℃的冷处理设备中冷却150~180分钟进行冷处理,冷处理后的光球再进行二次回火,二次回火的温度为470~490℃,保温100~120分钟后出炉空冷至常温,然后进行硬磨和二次冷酸洗后去除腐蚀层,最后进行一次稳定;(3)将经过一次稳定后进行强化处理,采用LZJ09—型钢球强化机进行强化处理,滚桶转速为2~15r/min,装球量为200~300kg,强化时间为5~7小时,强化后的硬度不超过HRC60,批球间硬度差和单球硬度散差均不超过1HRC;经强化处理放入球磨机中并加入研磨液进行初研,研磨时间为2~3小时;然后进行二次稳定和精研,精研在高密度研磨机中研磨8~10小时;最后进行挑拣及外观选别后进行超精研,超精研在超高密度研磨机中研磨12~15小时,超精研要求球直径变动量小于0.25μm,批直径变动量小于0.5μm;(4)将经过超精研钢球进行二次热处理,采用无氧淬火炉870~890℃进行加热3~5小时,并用氮气保护气体保温1.5~2小时,然后经无氧淬火炉温度为80~85℃进行低温快速淬火1~1.5小时,再经240~260℃的中低温回火2~3小时;(5)将经过二次热处理后进行油洗,经煤油清洗后,并筛选成份;(6)将经过油洗后的钢球经高性能的视觉传感器,用外接触式光学方法来检测产品的缺陷,并自动分离合格品和不合格品,再用红外线光感检测仪进行表面质量及几何精度的检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顺市虹翼特种钢球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安顺市虹翼特种钢球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126554.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模块的自动整形工装及整形方法
- 下一篇:一种铝盖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