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扩展的扩孔自锚式锚杆及支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59159.6 | 申请日: | 2016-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378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农;马鹏;韩昌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21/00 | 分类号: | E21D21/00;E21D20/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可扩展的扩孔自锚式锚杆及支护方法,尤其适用于煤矿井巷工程。在分段式锚杆的两节杆体上布置大螺旋结构,简易钻头一次扩孔切割煤体,简易钻头外径小于大螺旋杆体的外径,大螺旋结构在钻进过程中二次扩孔自钻自锚;大螺旋结构径向抑制煤壁板状裂隙扩展发育,同时利用岩体自稳过程嵌固在煤体中。分段式结构实现杆体长度和锚固长度的可调节,连接套外径小于螺旋结构外径,并保证强度。利用大螺旋杆体扩孔自锚来约束帮部变形、片帮,实现钻锚一体化,简化了帮部支护工艺,实现了分段加长锚固,在巷道生命周期内不同阶段采取针对性支护措施,能够明显提高支护效能,满足高效、安全、快速掘进的要求。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扩展 扩孔 锚式锚杆 支护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可扩展的扩孔自锚式锚杆支护方法,包括简易钻头(1)、锚杆体,和预紧装置;其中锚杆体包括多根钻进段杆体(3),多个连接套(5)和加长段杆体(6),多根钻进段杆体(3)通过多个连接套(5)相互连接,并在尾部通过连接套(5)连接加长段杆体(6),所述钻进段杆体(3)内部设有轴向通孔,外侧设有大螺旋结构(2),钻进段杆体(3)头部外侧设有顶端螺纹(11),尾部设有六棱连接部(4),钻进段杆体(3)侧面设有多个与内部通孔连通的注浆孔(7),所述连接套(5)内部设有连接套通孔(17),连接套(5)一端内侧设有与钻进段杆体(3)六棱连接部(4)相匹配的六面连接部(16),另一端内侧设有与加长段杆体(6)顶部的锚固螺纹(12)相匹配的螺纹连接部(18);所述预紧装置为顺序设置在加长段杆体(6)螺母螺纹(13)上的止浆塞(8)、托盘(9)和螺母(10);所述的简易钻头(1)为钢材加工的一次性钻头,钢材的强度超过钻进岩体强度的1.2倍,其外径小于螺旋杆体外径2mm‑10mm;所述连接套(5)外径小于螺旋结构外径,包括六面连接部(16)、连接套通孔(17)、螺纹连接部(18);所述多根钻进段杆体(3)的长度在800mm‑1500mm之间,所述的加长段杆体的长度在600mm‑1200mm之间;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a.巷道掘进支护时,在需要加长支护的区域设计支护位置,先将简易钻头(1)装配在第一根钻进段杆体(3)上,第一根钻进段杆体(3)的尾部六棱连接部(4)直接与机载或者单体锚杆钻机的六方连接套连接,启动锚杆钻机后,利用简易钻头(1)在锚杆钻机的驱使下一次扩孔破煤钻进,由于简易钻头(1)的外径小于大螺旋杆体的外径,大螺旋结构(2)在钻进过程中二次扩孔自锚;b.当第一段钻进段杆体(3)钻入煤壁只尾部剩余200mm露在煤壁时停止,根据地质条件设计锚固长度,需要利用多根钻进段杆体(3)时,将锚杆钻机从第一段钻进段杆体(3)尾部拆下,利用连接套(5)的六面连接部(16)与第一段钻进段杆体(3)六棱连接部(4)匹配,把第二个钻进段杆体(3)通过顶端螺纹(11)与连接套(5)的螺纹连接部(18)连接后,将锚杆钻机安装在第二个钻进段杆体(3)尾部,启动锚杆钻机,使第二段钻进段杆体(3)钻入煤壁,其余钻进段杆体(3)依次类推设置;c,完成钻进段杆体(3)安装后,用连接套(5)的六面连接部(16)与钻进段杆体(3)尾部的六棱连接部(4)匹配,螺纹连接部(18)与加长段杆体(6)顶部的锚固螺纹(12)连接,在加长段杆体(6)的螺母螺纹(13)上安装预紧装置,并用加长段杆体(6)的杆尾六棱段(14)与锚杆钻机连接,启动钻机钻进,当托盘(9)与煤壁紧密接触,停止钻进完成加长段杆体(6)的安装,重复上述步骤完成巷道掘进支护;d.支护完成24h‑48h之后,锚杆体上的大螺旋结构(2)利用岩体自稳过程与煤体嵌固耦合,产生以嵌固力和摩擦力为主的工作锚固力,再次充分紧固预紧装置的螺母(10),让托盘(9)挤压煤壁,使杆体大螺旋结构径向与煤壁板状裂隙相互作用,抑制裂隙扩展发育;e.当巷道结构松软或存在裂隙发育,则利用锚杆体的通孔(15)及注浆孔(7)滞后掘进迎头10~30m间隔注浆;e.巷道投入使用后,受采动影响,根据矿压显现实际,进行补充注浆加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059159.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