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吡咯烷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31473.5 | 申请日: | 2016-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784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兆国;丁广妮;谢小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09/44 | 分类号: | C07D209/44;C07D487/04;C07D209/62;C07D209/72;C07D471/04;C07D295/03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王锡麟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吡咯烷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将溶解于有机溶剂中的环状酰亚胺类化合物与作为还原剂的硅氢试剂和作为催化剂的路易斯酸混合,在回流的条件下制备得到芳香环以及脂肪环吡咯烷类化合物。本发明合成路线简洁,高效和经济,条件温和,适用性广,对吡咯烷类化合物的后期工业化生产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 ||
搜索关键词: | 吡咯烷类 合成 环状酰亚胺 合成路线 类化合物 路易斯酸 有机溶剂 芳香环 还原剂 脂肪环 硅氢 催化剂 制备 溶解 | ||
【主权项】:
1.一种吡咯烷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吡咯烷类化合物的结构式包括:N‑苄基异吲哚啉
N‑((4‑三氟甲基)苄基)异吲哚啉
2,6‑二苄基‑1,2,3,5,6,7‑六氢苯并联吡咯
N‑苄基‑2,3‑二氢‑苯并异吲哚
N‑苄基‑4,7‑桥亚甲基‑全氢异吲哚
N‑苄基全氢异吲哚
N‑苄基吡咯烷
或6‑苄基八氢吡咯并[3,4‑B]吡啶
所述的合成方法,将溶解于甲苯中的环状酰亚胺类化合物与作为还原剂的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和作为催化剂的B(C6F5)3混合,在回流的条件下制备得到芳香环以及脂肪环吡咯烷类化合物,其反应式为:
所述的环状酰亚胺类化合物和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中氢的量的反应摩尔比为1/6‑1/4;所述的B(C6F5)3的用量为环状酰亚胺的0.1‑2.0mol%;所述的回流是指,在110℃环境下回流反应,反应完成后加入水猝灭剩余的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萃取有机层后浓缩,直接柱层析得到目标产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31473.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